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萬曆援朝之役實質上並不是近代以來國與國的戰爭,而是明朝為了維護東亞宗藩體系而進行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對於戰爭中一些具體細節也會有不同的評價,用歷史的眼光看歷史,才能更貼近歷史的脈絡。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1592-1598年萬曆援朝逐倭戰爭事關中日韓三國國運,窺一斑而見中華宗藩體制之全豹。以此簡評,代為前言。

“假中華”為什麼犯境

1

萬曆十九年(1591),大明皇帝、中華宗藩體制的“天下共主”明神宗朱翊鈞連接密報,稱日本正備戰侵華,不但舉國動員,還威脅周邊各國參與。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可能嗎?明廷將信將疑。

癥結出在朝貢上——此前日本請求恢復朝貢,明朝答覆是先解決禍亂沿海的倭寇問題,雙方僵持不下。東亞朝貢體系是中華宗藩體制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各國承認明朝為其宗主,得到明帝冊封成為藩屬,就取得朝貢的資格,以少量貢品換得大量賞賜,還能順帶做生意。這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差價最高達十倍之多。

朝貢關乎日本經濟命脈,明朝中日關係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明初把日本國王封號授予幕府將軍,建立朝貢關係。室町幕府衰落後日本進入戰國時代,群藩林立。藩國盜用幕府名義在中國殺人越貨,明廷怒而終止一百五十年的朝貢關係,這是第二件。倭寇是海盜,有日本藩國支持,其中很多是因海禁失業,鋌而走險的中國漁民和商人。

明廷認識到單靠剿滅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於是部分開放海禁,取得一定效果,但同時嚴令中國人不得赴日貿易。這樣一來,無論朝貢還是開海,日本都被撇在了一邊,只有眼紅幹看的份兒,不禁怒火中燒。

不過日本也有運氣,16世紀發現了金、銀礦,白銀出口量一度佔全球三分之一。最早在亞洲建立殖民地和傳教區的葡萄牙人奔波於印度、南洋、中國和日本之間,用藥品和香料換絲綢,絲綢換白銀,白銀換瓷器,也做軍火生意,大獲其利。誰料盛極而衰,西班牙無敵艦隊戰敗(當時葡萄牙國王是西班牙人)讓葡人風光不再。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改變東亞歷史的石見銀山

(現為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特權商人渴望填補這一真空,僅僅從中國劫掠和走私已經滿足不了胃口。何況日本已結束分裂,完成統一,兵強馬壯,不可一世。這就是第三件大事:明末日本企圖以戰爭叩開中國大門,重開朝貢,發動者是關白(即最高執政者)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對世界的理解基於對日本的過度自信。他認為自己平定陸地和海洋,保障商人旅行安全,禁絕海盜(即倭寇),明朝應該來謝恩才是。

萬國來朝的對象不應再是衰落的明朝,而是興起的日本。位至人極的秀吉想再進一步作天下的主宰,死後取得神位,享受大豪傑的祭禮並實現永生。日本素有自稱“中國”和“華夏”的傳統,秀吉甚至想合日本、朝鮮和中國三國為一。但他對天下秩序的理解是征服惟恃武力,也即中國儒家從來擯棄的“霸道”而非“王道”。

中華宗藩體制脫胎於儒家“家天下”概念,要義是“天下一家,事大字小”。“字”即孕婦在屋內產子,引申為養育、撫愛。宗藩,即宗主與藩屬。宗主好比家長,藩屬好比子女,藩屬間好比兄弟;藩屬服侍宗主,宗主愛護藩屬,藩屬間友好相處。藩屬受欺,宗主主持公道,所謂“興滅繼絕”;宗主有事,藩屬效力支持,所謂“尊王攘夷”。這些在秀吉都不需要,可見他的所謂“中華”是冒牌貨。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戰國第一暴發戶豐臣秀吉

(狩野隨川繪)

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對外部世界所知不多。他聽說中國畏倭如虎,幾百海盜即可橫掃數省,如入無人之境;又聽說朱翊鈞無道失政,武備不足,就認為明朝不堪一擊。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他。當初幕府接受明朝冊封,雖說為了換取朝貢,但懾於中華文明的巨大威力,表現還是相當恭敬的,日本上下也以使用“大唐”舶來品為榮。在朝貢期間,日本商人多次不守規矩,在華逞兇,明廷總是息事寧人,不了了之,助長了對方的囂張氣焰和輕慢之心。再加上倭寇之亂始終無法解決,更讓日方覺得明朝徒有其表。

“厚往薄來”的朝貢機制是不平等的貿易方式,長期海禁更是束縛自己的手腳。久而久之,不但明廷無法承受,日本也為謀求暴利而不擇手段,以至於昧於大義和大勢,發動一場註定失敗但為害甚烈的侵略戰爭。

“小中華”為什麼瞞報

2

本來是侵略中國,為什麼戰爭發生在朝鮮呢?從日本到中國,有海路和陸路兩條選擇。海路從遼東、山東、江浙、閩粵登陸,即倭寇襲擾的老路。日本水軍落後,投入海戰勝算不大,豐臣秀吉心知肚明,從始至終未發一船一艦侵華。陸路經朝鮮,他致書朝鮮國王李昖(音同言)借道。

作為中華宗藩體制頭號藩屬,自稱“小中華”的朝鮮理所當然予以拒絕,但卻遲遲不向明廷通報敵情。朝鮮與日本隔海相鄰,往來不斷,按說應該非常瞭解其動向。獲悉明廷得知日本意圖後,朝方更加不安,君臣展開討論。

一方主張通報,一方擔心被認為私通日本,主張隱瞞。迫於壓力,韓王派使臣進京通報。明帝破格接見,嘉勉有加,一團和氣背後面是兩國不動聲色的博弈。

公元1592年春,壬辰,大明萬曆二十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日本文祿元年,明廷連遇兩件大事,一是請定太子,二是寧夏叛亂,大費周章,無暇東顧。就在此時,豐臣秀吉命二十萬大軍登陸釜山,朝鮮稱為壬辰倭亂,中國稱為朝鮮之役,本文稱為萬曆援朝逐倭戰爭。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釜山之戰後日軍幾乎未遇到像樣的抵抗

僅僅兩個月,兵不血刃佔領王京漢城,攻取開城、平壤,連克三都,朝鮮幾乎全境淪陷。李昖奔至鴨綠江邊,請求越境避難,喜不自勝的秀吉則發佈遷都北京的準備令。

朝鮮潰敗如此之快,出乎明廷意料,甚至生出朝日勾結,製造假象,共謀中國的疑慮。究其原因,通常說法是該國政治昏暗,武備鬆弛。從韓王在停戰期間聽信讒言,囚禁和殺害良將來看,此言非虛。不過研究中朝關係特別是邊界歷史,會發現另有原因。簡而言之,朝鮮戰略防禦重點放在北部而非南部,這是日方迅速得手的主要原因。

朝鮮半島三面環海,無處發展,“北拓”是此地所有朝代的共識。金元以來,鴨綠江、圖們江兩岸由女真人居住。朝鮮蠶食鯨吞,將女真人驅離故土,並得到朱棣認可:

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

有邊無防、有疆無界,這是中華宗藩體制的特點,為後世留下無窮麻煩。最終,朝鮮佔得9萬平方公里土地,使上述兩江成為兩國界河。然而,這一大片疆土處於高寒地帶,且多高山,幾乎沒有宜耕土地,習慣溫帶生活的朝鮮人要付出相當代價才能生存。何況還要對付強悍的女真部落,又耗費了巨大精力。這應該能解釋為什麼顧不上防範日本。

雖然中朝之間有包括女真問題在內的諸多矛盾,不過大敵當前,明廷擱置爭議,就如何維護宗藩體制展開爭論。宗,即供奉祖先牌位的屋子;藩,本意是籬笆,引申為屏障。中國好比屋子,北京好比牌位,遼東好比門戶,朝鮮好比籬笆。

一方認為籬笆是為門戶作屏障,而不是恰恰相反,也不是全無道理。從政治上,中朝一體,必須救援,日本對宗藩體制的挑釁必須制止;而從軍事上講,明軍以逸待勞在遼東與日軍會戰,既無勞師遠征、人地兩疏、補給困難之苦,又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助,最終勝利仍將屬於中國,代價是坐視朝鮮一度被吞併,動搖藩屬對宗藩體制的信心,這是大國如明朝在道義上不能承受的損失。因此另一方認為:

關白之圖李氏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李氏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李氏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於泰山矣……而我兵之救李氏朝鮮,實所以保中國。

日方的底牌是最大程度壓榨和瓜分朝鮮,同時通過打砸中國國門實施威嚇,達到通商目的,這已為其後的事實所證明。那些認為中國出兵是為了自保,朝鮮為中國而犧牲的觀點是對歷史的無視和對宗藩體制的無知。朱翊鈞決意援朝,命令遼東做好安置李昖的準備。韓王一旦入遼避難,就標誌著朝鮮亡國,“興滅繼絕”的時候到了。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明神宗朱翊鈞

作為宗主,他在致李昖的答辭中直言不諱批評朝鮮君昏臣暗,文恬武嬉,內鬥不休,國政荒廢。這才是藩屬隱瞞不報敵情的深層次原因。

“大中華”為什麼議和

3

援朝逐倭一波三折,分為壬辰倭亂(1592)、癸巳議和(1593)、丙申冊封(1596)和丁酉再亂(1597)四個階段。戰爭的具體經過,相關介紹文章不少,這裡重點講一下收復平壤、開城,兵臨漢城後的議和。

中朝聯軍面臨後勤保障、情報嚮導和協同作戰諸多困難,議和過程中也發生過矛盾。回到前言的話題,熟悉抗美援朝戰爭的讀者很自然聯想到歷史居然如出一轍!區別在當時戰俘問題還提不上日程,但朝鮮兩位王子和三位大臣被俘,他們的命運無疑是談判的重要砝碼。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長

(月岡芳年繪 肯定有摻水)

侵朝日軍不少將領是商人出身,很清楚對華貿易的重要性,對議和比較積極。日方提出七項條件,中方提出三項(見括號內):

歸還朝鮮王子(如前);豐臣秀吉迎娶明朝皇女;恢復朝貢互市;兩國互換誓詞(秀吉謝罪);返還朝鮮王京及部分領土(返還全部領土);朝鮮王子及大臣入質日本;朝鮮宣稱永不背叛日本。

此後日軍主動撤出漢城,退居釜山一帶,距上次登陸正好一年,也歸還了王子和大臣。明軍則全部撤回國內。

朝貢的前提是冊封。日本志在重開朝貢,而無論明帝還是韓王都不想讓日方獲得國王名分。無奈明廷將相強烈要求,朝方違心附和。於是明廷提出三項新條件:

“勒倭盡歸巢、既封不與貢、誓無犯朝鮮。”

得到肯定答覆後,明帝發出冊封國王的詔書及袍服,將日軍入侵說成要求朝貢被朝鮮阻隔,給豐臣秀吉臺階下,這是中華宗藩體制對日本的最後爭取。但日軍並沒撤退,說明其中有詐。日軍主將和中方翻譯聯合設計,欺騙了兩國統治者。在宗藩體制兩千年曆史中,此次冊封可能是最富戲劇性的一次。得知實情,秀吉據說極為憤怒,擲還袍服、撕裂詔書後宣佈:

我欲我則王,何受髯虜之封?

此說來自推崇他的日本傳記作家,藉以稱讚其氣節。須知當年幕府將軍接受明朝冊封是被指為喪失氣節的。另一種說法則是他雖不滿,也只好隱忍不發,先接受下來,伺機再戰。

這一點為至今收藏在日本的畫像所證明——圖中,秀吉頭戴明式冠冕,身著郡王袍服。詔書也在博物館保存至今,並無任何破壞痕跡。一圖勝千言,一物證百事。兩廂對比,真相自明。[i]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秀吉唐裝像

公元1597年,丁酉,萬曆二十五年、宣祖三十年、日本慶長二年,日軍再次侵朝,明軍繼續施救,因此日方將此次戰爭稱為文祿、慶長之役。

這次日軍士氣大減,始終被壓縮在朝鮮南部沿海。次年,豐臣秀吉憂懼而死,日軍敗退,朝鮮全境光復。明廷兌現諾言班師回國,不要寸土,但留下一件“鎮物”——鑑於該國上下離心,萎靡不振,明軍將領鄭重向韓王推薦以忠義仁勇著稱的武聖關公,再三叮囑此神靈驗,必須虔敬。

朝方不惜國力,歷經數年在漢城建起規模宏大的國家祀典關廟,明帝特賜內帑、塑像和匾額,關公信仰正式傳入朝鮮,成為該國保護神。以至於朝鮮使者在清朝發現家家戶戶供關公時大為驚訝,覺得怠慢神明,不夠莊重云云,關公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援朝明將並非聖賢,有很多缺點毛病,但都能身先士卒,親冒矢石,多人沙場獻身,戰死異國,沒有辜負軍神關公。維護宗藩體制,宗主不能只靠興兵或撒錢,還必須輸出能讓藩屬接受的信仰和文化,也即軟實力產品,前提是自己首先要誠心信服,朝鮮各地多處孔廟、關廟就是明證。

幸虧“大中華”與“小中華” 在這場捍衛中華宗藩體制之戰中打敗“假中華”。不然,朝鮮就只能供奉 “關殿”(即“關白殿下”)秀吉而非關公了。

餘響

戰爭徹底摧毀了中日之間互信,兩國再未恢復朝貢。其實雙方的需求是相互的:日本有中國缺乏的白銀和黃銅,中國有日本缺乏的綢布和陶瓷。如果豐臣秀吉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睦鄰友好,如果明廷不是貪慕虛名而是講求公平,宗藩體制的調整將帶來共贏局面。援朝逐倭期間,貴州土司藉機叛亂,歷時數年被平定。加上寧夏平亂,合稱“萬曆三大徵”。逐倭耗費在七百萬兩以上,折損數萬將士,相當於另兩役總和。

壬辰戰事一開,明廷被迫禁海。伴隨西班牙衰落和日本鎖國,白銀流入中國的順差不再,收入大減。“三大徵”造成沉重財政負擔,幾乎花光歷年儲備。禍不單行,戰爭期間皇宮三大殿以及帝后寢宮均遭雷擊焚燬。

即使不考慮明帝居住,單為宗藩體制觀瞻,接待朝鮮等國使臣計,也需儘快新建,重修耗資達九百萬兩。情急之下朱翊鈞祭出昏招,派無知暴虐的太監四處斂財,導致民變四起,動搖明朝統治合法性。援朝逐倭就這樣成為明朝國力消長的轉折點。

朝鮮之役結束,朱翊鈞昭告天下:“朕念朝鮮稱臣世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觀!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是的,中國扶助了朝鮮,但代價實在高昂;懲罰了日本,但它逃脫了罪責。宗藩的勝利不夠完全,東鄰的失敗不夠徹底。豐臣秀吉死前悔悟道:

吾與明構兵,禍結弗解,吾深悔之。彼聞吾死,或大舉來報,國朝自古未曾受外國侵辱,及我時受焉。

然而,中朝兩國卻並沒有如秀吉所料乘勝追擊,犁庭掃穴,除惡務盡,訂立誓約。

別忘了,雖然日軍折損十幾萬精兵,但水陸主要將領二十人中除秀吉外甥病死外都安然回國。後來內戰中一人被殺,一人自殺,其餘均得苟全,甚至得享高壽;

別忘了,經此變亂,朝鮮人口幾乎減半,各種文化珍寶被毀滅或搶劫,幾十萬能工巧匠被擄到日本,甚至作為奴隸賣給葡萄牙人;

別忘了,雖然元兇秀吉身死族滅,但仍被奉若神明,京都豐國神社其墓前有中、朝陣亡將士的耳鼻冢作為供奉。至今韓國祭掃者絡繹不絕,但卻少見中國人的蹤影。

三個“中華”之命運——萬曆援朝逐倭戰爭的前因後果|文史宴

豐國神社

宗藩體制未能啟動懲兇機制,因而是不完整和有缺陷的,致使日本迷信武力的思維沒有得到反省和清算。明帝給韓王諭旨中這樣預言:“倭雖遁歸,族類仍在。生心再逞,亦未可知。”果不其然,三百年後,鎮鎖妖魔的封印再次打開……

[i] 畫像、誥命照片見《中世紀的中日關係》頁294、340,頁334-335詳細敘述了考察這兩件文物的經過。

附錄

成語“懲前毖後”意為接受教訓,不再重犯。壬辰倭亂中,朝鮮名臣柳成龍推薦名將李舜臣出山,使其成為日軍的夢魘,倭亂平定後又著《懲毖錄》以記戰事。

2007年柳成龍逝世四百週年之際,其子嗣邀請侵朝日軍大將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的子嗣、明朝援朝大將李如松的子嗣參加祭奠,集會由李舜臣子嗣主持。豐臣秀吉已被政敵滅門,子嗣無處可尋。柳家子嗣表示:“希望能為因日本國內局勢而侵略無辜的朝鮮的行為進行道歉,並分享面向三個國家新的未來的和解情懷。”集會當天,日本和中國表演團體將以“時隔四百年的和解”為主題,分別展示日本傳統舞龍和明朝傳統舞龍。[i]

[i] 韓國《東亞日報》2007年3月13日:http://chinese.donga.com/BIG/List/3/all/29/385890/1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