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七月份是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淡季,在這個淡季當中不少4S店都積壓了很多商品車,這些商品車有著大幅的讓利優惠活動,讓不少打算今年買車的消費者心癢難耐。尤其是其中夾雜著庫存車更是大有車在,如何識別庫存車成了不少困擾消費者的難題,今天教大家幾招一眼識別庫存車!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就庫存車而言進口車和國產是需要區別對待的。進口車從國外進入國內一般是在三個月左右。如果順利的話從4S店下單,到廠家接到訂單最快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遇到港口報關延誤等等問題可能時間會更久。所以出廠日期在3-5個月都算是正常情況不算庫存車。

國產車包括合資車在內情況基本相似,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左右就肯定到店了,除非遇到雨雪天氣可能會延誤。因此在4S店超過三個月就算庫存車了,而超過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以上更是屬於超長齡庫存車了。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言歸正傳庫存車值不值得入手?庫存車一般在半年左右的優惠幅度是比較大的,性價比還是很誘人的,入手的標準要看車況,而對於不差錢的消費者也能通過下面幾招識別庫存車提到嶄新的愛車。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一招、每輛車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明,這塊黑色的小鐵片一般都在打開車門的B柱下方,不同車型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有的在副駕有的在其他位置。通過銘牌可以很輕鬆的看到製造年月。這臺寶馬車產地是在丁格芬國外生產意味著是進口車,根據生產日期就可判斷出是不是庫存車非常簡單。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二招、如果是庫存車的話那麼少不了使出各種砍價手段,可是既然是庫存車怎麼判斷車況好壞呢?首先看看輪胎是否有胎毛,避免這款車可能存在做車展和來回挪庫的風險,畢竟實際少公里數少的車還是受大眾歡迎的。此外看里程錶是不真實的,個別“聰明”的4S店會拔掉保險,這樣公里數就一直停留在最初的時候。而如果遇到輪胎有裂紋的情況一定要注意了,說明庫存週期比較久,後期的使用壽命會很短。更換新輪胎也好,砍價也罷千萬不能被當做“愣頭青”忽悠了。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三招、很多庫存車長時間日曬雨淋不可避免的被塵土覆蓋,其中尤其是白色的庫存車長期停放會在車漆的表面形成難以清洗的汙垢,有點像膠一樣的汙漬常規清洗很難將有點發黃的白色車輛恢復原來的樣子,這時候就需要輕微的拋光,才能清洗乾淨。拋光對漆面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那麼殺價的機會來了!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四招、庫存車在長時間的暴曬後雨刷和一些門縫處的膠條會老化的比較快。確定車型後仔細觀察用手捏一捏感覺一下彈性是否還能繼續使用。如果捏下去復原比較慢可以讓4S店更換新的。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五招、檢查檢查玻璃水、冷卻液的刻度線是不是在標準值,不夠的補足。此外著車聽聽發動機的聲音有沒有異響,怠速過後噪音有沒有降低考量車況。

庫存車究竟值不值的入手?老司機教你巧提庫存新車!

第六招、坐到車內試試空調、音響、天窗等等電器設備,重點關注音響有沒有雜音、車窗、天窗開閉是否順暢。還有一點原地切換一下檔位有沒有異響之類都是要注意的。

最後開發票的時候注意要詢問開票時間是否是提車當天的票,因為很多庫存車4S店為了完成當月任務有的是提前開過票的,車輛的質保期是從第一次開票算起的,所以如果遇到類似這種情況可以在購車合同上標記清楚,避免後期不必要的麻煩。最後的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提到心儀的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