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人过“六月初一”有感

农历的六月初一,是农村的小年,在丰县欢口一带农村的群众都自发的休息一天,做些好吃的东西,以庆贺麦季的丰收。个别七十岁以上的善男信女还点上香,燃红烛,摆上一桌水果供,以祈祷儿孙万事大吉,事事顺利。特别是在外开车的,驾船的,老年人虔诚的姿态犹如菩萨在世,五体投地的祈祷,以保佑儿孙们平安顺利。到了中午,一锅雪白的馒头出锅,拿出两碗,每碗五个端上堂屋桌面,让老天及先人们品尝,再祷告一番,然后全家人围坐一齐,长辈当然坐在上首,边吃边谈,把生活的经验加以积累总结,把来年的希望和计划合计一番,如何扩大投资,丰收,歉收后怎样过日子,怎样节约,一家人吃着饭,开着家庭会,其乐融融。

这就是农家小院里的六月初一,一幅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幸福交响曲。

时光荏冉,日月如梭,新的时代,新风尚,新的生活方法,儿孙们都不这样过了,他们开着小车,拉着父母到镇上兜上一圈,然后给孙儿孙女们买上吃的,玩的,花样多多。

老人们看不惯,真是太浪费了,不会过日子。有时不愿吃的咬上一口扔掉了,买的烧饼,油条吃不了就扔进垃圾桶,有的年轻人真太作了,不懂节约。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丟啊。

老人们看到眼里也只能自语一番。毛主席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难道这一代人就不怕犯罪吗?

国家是富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难道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就不要了吗?

我想这是一种道德的缺失,奉劝那些肆意铺张的少男少女们,尊重自已老人的看法,听听他们早年是如何过的六月初一,长一点节约节俭的知识,重拾中华民族的美德,加以发扬光大。

农历六月初一,欢口是一个明媚的日子,俗语说,一好百好万事大吉。如今的欢口镇,有党的好政策,有一个砥砺前行的党委政府,欢口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欢口镇政府 刘胜修 供稿
丰县人过“六月初一”有感

丰县人过“六月初一”有感
丰县人过“六月初一”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