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來教育孩子,還能用來管理員工!這招絕了!

一個4歲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

桌上放著他自己選擇的最喜歡的零食:棉花糖。

一個研究員對他說:“看到這塊零食了嗎?我現在要離開這個房間,如果你在我離開房間的時候吃,可以吃一塊;但如果你等我回來再吃,可以吃兩塊。記得哦,如果你在我離開的時候吃了一塊,就沒有第二塊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能用來教育孩子,還能用來管理員工!這招絕了!

在等待期間,有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第一塊零食,很多則試圖用各種方法延長等待時間: 有的轉過身去;有的用手蓋住眼睛;有的把手坐在屁股底下,使手不能去拿零食。15分鐘後,研究員回來了。大約有30%的孩子等到了那個時候,拿到了第二塊零食獎勵。

這是Walter Mischel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時間是1960年代後期(從1968-1974年,斯坦福大學的附屬Bing幼兒園的超過550名幼兒參與了這個棉花糖實驗)。

忍住再吃棉花糖孩子的過人之處

十四年後,也就是當時參加實驗的孩子18歲時,Walter Mischel做了跟蹤調查。

發現等待時間長(前1/3)的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功超過等待時間短的孩子,而且差異相當明顯: 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比那些等待時間排名墊底(倒數1/3的那部分)的孩子高出了210分(當時SAT滿分為1600分)。

事實上,這些等待時間長的小孩,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上有更佳的表現,而且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顯示出優勢:他們面對困境顯示出更好的自控性並較少做出不成熟的舉動;他們更能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如毒品等);他們的社交能力更強,說話更流利且有條理;他們顯得更聰明和自信。

不光如此,跟蹤調查發現,被試在40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和諧,個人目標達到很高水平,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上也比等待時間短的孩子們更勝一籌。

控制自己延遲滿足

這一實驗引起了廣泛關注。以前很多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是預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棉花糖實驗則表明,自控力比智商能更好地預測一個人的成功。

通過棉花糖實驗要測量的其實不是意志力或者自控能力,而是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這個實驗迫使孩子們找到一種方式,讓局面有利自己,他們想要第二顆棉花糖,但要怎樣才能得到?

能用來教育孩子,還能用來管理員工!這招絕了!

我們無法控制周圍世界,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這也體現了一種心理叫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人的本質存在,要剋制自己,戰勝慾望,合理安排生活中的苦難和快樂,先面對苦難,解決問題,從而增強事後享受到的快樂。

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於小孩子來說,需要承受的第一件事就是等待,比如吃飯前不能吃零食,吃晚飯才可以玩玩具看電視,存零花錢,這些都是延遲滿足的體現,都是能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方式。

職場內管理者也需要延遲滿足

對於管理者自己來說,延遲滿足不應該只體現在小孩的教育上。作為成年人,更應該有控制自己的習慣。

“風投女王”徐新:

成功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延遲滿足。

過去我見過很多既聰明又能幹的人,但他們對自己卻沒有更高的要求。其實你說一個人的智商差別有多大,大部分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那這當中為什麼有些人能做得好?這與心有多高是有關係的。有的人不滿足,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在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求日趨提高,管理者單憑藉技術技能已經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們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方式方法。

在企業管理上,企業能做大主要是有一群能力強健忠心的員工。那怎樣才能把抽一鞭子才能動一動的員工變成自覺卓越忠心有能力的員工呢?

激勵和保健,激勵是指超過員工期望的獎金,期望以內的都是保健因素,都是員工應得的,但是就算錢有激勵作用,隨著時間推移,激勵效率會越來越低。所以獎金能起到激勵作用但不解決根本問題。

能用來教育孩子,還能用來管理員工!這招絕了!

最主要的是公平,所謂公平是得與勞的比值是一個常數,得指的是錢,勞指的是評價,在公平的管理環境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員工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調動,才能讓員工清楚明白的瞭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激勵獎金分配的合理性,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為獎金的多少而比較的現象,進而也能促進團隊的協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