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要说什么是中国人最地道的“深夜食堂”?

那当然非烧烤摊莫属。

市井里巷,街头道尾,夜色烟火,一碟毛豆,两瓶冰啤,再来几十串烤肉,真乃人间一大幸事。

是的,既然是中国人的烧烤,自然少不得“串儿”。

这不,最近一部讲烤串的纪录片火了——

《人生一串》,豆瓣评分高达8.9,火爆程度直逼当年高分佳作《舌尖上的中国》。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美食纪录片要广受欢迎,究其根本,无非在于一个“真”字——接地气的真,烟火味的真,生活感的真。

《舌尖》第一部如是,《人生一串》亦然。

《人生一串》除了先导片外,正剧共有五集,分别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天朝烧烤界的风味。

非常不推荐在半夜时分观看——在下床和觅食之间挣扎实在太难受了。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该纪录片第一集“无肉不欢”就已经让人对着屏幕垂涎三尺。

西昌长签火盆烧烤,选取凉山乳猪为食材,皮实肉厚,肥瘦适中,一往烤架上摆,油煎滋滋冒响,满满都是胶原蛋白。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云南昭通牛肉小串,用老辈人摸索了半辈子的配方做卤汤,汤水渗入肉中,再撒上孜然辣椒,堪称绝味。

新疆罗布红柳烧烤,以刚折取的红柳枝做串签,搭在天然木炭火里烘烤。

树木的香味混合着肉香,隔着屏幕都已让人食指大动。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而我大天朝的美食号称吃遍天上地下水里,暗黑风格的料理不在少数,烧烤贵为夜宵之魂自然也不例外。

《人生一串》中“比夜更黑”一集,便介绍了各地有名的“暗黑烧烤”。

东北的烤蚕蛹、烤扑棱蛾子,广东的烤生蚝、烤龙虾等海鲜,都要讲一个“活烤”,吃的就是一个“鲜活”。

食材活活烤熟,肉质绷而不糙,够弹性有嚼头,光是看那通体的流油就已让人欲罢不能。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而广西的烤猪眼,重庆的烤脑花,更是把天朝特色的暗黑美食诠释得淋漓尽致。

猪眼看似异类,整个烤熟后,撒上配料,放进口中一咬而下,浆液在嘴里爆射,冠绝撒尿牛丸。

脑花虽腥,调理得当,掌好火候,成菜后拿筷子搅拌着一口吸溜,爽不胜收。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不难看出,《人生一串》所录美食并非所谓高档的三星二星。

就是简简单单的街头风味,是我们晚间腹饥口馋时楼下的那间烧烤摊。

烟火出于市井,真实才动人心。

美食不只是美食,其中寄托了诸多情感。

《人生一串》,也在介绍美食时插叙了不少温馨的片段。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日夜操劳而不忘忙里作乐的东北小军哥,经典语录是:“你知道我为啥这么黑吗?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哈哈,寥寥一句话,却道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辛辛勤勤撑起家业的广西萍姐,脸上布满风霜,却常开怀大笑、乐天知命,客人无不交口称赞。

因经营烤烧结下缘分的茄子姐和覃哥,相濡以沫、共度风雨,前路有些迷茫,却不放弃希望。

他们的爱情朴实,却令人动容。

比《舌尖》更下饭的纪录片火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因真实,而足够动容。

这便是《人生一串》,便是天朝最地道的“深夜食堂”,便是我们的市井生活。

生活有苦有难有不易、有泪有汗有委屈,但更有坚持、有快乐、有幸福。

一如烧烤,要经炉火灼炼,方有烟火氤氲。

正如片中开头所言:“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