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士康现在普工都招不到了?

姚小山


谢邀,上啥班短视频招聘APP为您解答,以下回答来自上啥班用户互动留言

富士康招工难的现象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另一方面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大的生产型企业都普遍存在着招工难的现象。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因为最后一根稻草有多重,只是因为之前的稻草已经积累到了骆驼能承担的一个临界值而已。

为什么现在不再像从前一样有那么多应聘到富士康做普工?答案其实显而易见,因为富士康普工的劳动强度高,公司效益差,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低,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特别是前些年富士康“七连跳”的新闻被爆出之后,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一阵热议。这对于富士康的公司形象和雇主品牌影响都非常不好,对公司的产品形象、市场接受度和公司发展都带来一些非正面的影响,致使了在市场招聘普工本就非常困难的招聘工作中雪上加霜。

前几年,我曾认识一个在富士康做招聘的HR,他讲述自己工作安排基本上每月都有15天以上的工作日都是在全国各地劳动力招聘会上组织农民工、职业技校类的普工招聘,或者是在去往这类招聘会现场的路上。而所谓的技校类校企合作中安排未毕业的学生强制去富士康进行实习,其实就是去做普工,企业提供食宿,工作实行3班倒,严格流水线生产,加班很严重,但工资却非常低,比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要低很多,即使这样学生工资还有一部分会被学校老师收走。另外,富士康作为一个台企,公司的管理风格也很粗暴,工作氛围很差,员工的等级观念会比较重,比如每天早上一些公司的保安都会强制对入厂员工进行搜身,不允许用智能手机,不允许带包等等,这在21世纪的中国来说,也算是拍案惊奇了。


上啥班


富士康做代工起家,一步一步做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富士康同时也是世界上几少数几个雇员超过百万的寡头企业,巅峰时期有员工达120多万,目前依然拥有近80万的员工,光郑州富士康就有超过20万员工,不得不说富士康真是一个人多力量大的巨无霸性超级公司。

我曾经在成都富士康待过半年,半年时间也许了解的不算多,但也算是有些心得体会,富士康员工的流动性之高,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到不能再普遍的现象,去过富士康你才会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把这家寡头公司叫成“血汗工厂”。

尽管还是有一部分自我感觉的指出了富士康好的一面,比如:富士康从来不拖欠工资,富士康解决了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富士康包吃住,富士康的社区配套做的好,自建医院,文娱活动丰富。看起来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可能给你多大的打击,当你真正去尝试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美好的背后,有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富士康实行两班倒制度,这是这家超级公司一直为人诟病的地方,白班夜班无缝衔接,两班各12小时(其中有两小时是加班),平均一个月倒一次班,我也上过三个月的夜班,生物钟完全颠倒,身体各种不适,夜班不会享受任何特殊的福利(如果非要说福利,那就是夜班会多出240块钱的补贴,平均一天8块),长期的两班倒制度是很多人选择离开富士康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人愿意为了赚钱而牺牲健康,但这并不会带来相等的回报,事实上夜班和白班的薪酬不会有什么区别,这让那些牺牲正常睡眠时间而去上夜班的人彻底失望。

富士康的起薪标准也不统一,这被认为是严重违法劳动法的一种行为,早前被曝光的衡阳富士康起薪是1650,成都富士康则是1950,我在富士康半年从没有领过一次超过4000的工资,而条件更好的深圳富士康,起薪价2350,与衡阳富士康整整相差700元,在富士康光靠起薪肯定养不活自己,怎么办,加班,但就算是加班,也并非天天都有,可能你会为了工资高但拼命的挣钱加班,但正常的加班不会多到哪里去,除非是订单旺季,更多的加班机会,你只能让自己以卑微的姿态,去恳求不多的加班名额的名单里会有你的名字,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资稍微抬高点,这样的事情让人匪夷所思,员工不停的去争取加班这正常吗?,不加班等死,加班了口袋会鼓点,多么悲哀的事情。

富士康严苛的管理制度也是让很多人最终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在里面你感觉不到什么叫温情,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产线员工,各位组长,线长永远以绩效排第一,所有的产线员工就像打了发条一样无线循环的重复一个动作,这里有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和多到让你大脑爆裂的规章制度,轻则扣工资重则离职,冷漠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体现在生活上,一个车间里派系分明,体系分明,回归到工作以外,大家各走各的路彼此不相往来,用最简单的方式——扣钱或走人让你接受这些条条框框,可见富士康是有多么的自信:你不做没人会留你,因为很快就有人接替你的工作,咱不缺人。

作为代工巨头,富士康也在不断的自我改变,富士康现在所做的,就是慢慢的利用机器人的大脑取代人的大脑,“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人机互联,解放人类的双手,让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去做,机器人是没有思想的,但人是有思想的,枯燥乏味,机械化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单调乏味的车间工作,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_?其实到最后都是非常迷茫的,这和专注于学一门技术不一样,我们学一门技术是为了希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作为世界五百强之一,富士康在过去饱受各界批评,改变,你会不知不觉的看到富士康正在慢慢的改变,所有的科技巨头都不想因为巨大的人工流量而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所以当创新改革变成一种趋势,当机器人取代人的工作的时候,我们也离这家科技巨头越来越远了,有生之年能体验过富士康式的工作,可以作为一生的怀念了。


大国布衣


从工厂自身来看,很多像富士康这一类的制造型企业,工厂招人时的薪资待遇与入职以后的薪资待遇出入有所不同

,往往写着3000~5000,实际开始可能是3000,还是在过了几个月试用期以后才达到3000。

长期以往,很多打工者从潜意识里是比较排斥的,不愿意进入富士康这样的企业。而且此类企业军事化管理,工作枯燥,对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理想的工作点。

如果单单从富士康来讲的话,可能其企业形象和口碑在打工者心中并不算好,网友们肯定清楚,前几年富士康不断被爆出员工因压力大而跳楼的新闻,报道显示富士康工厂如何压榨员工等等(真实性,笔者不做评价),收到媒体的影响很多人不愿进入富士康。

从整个国情来看,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但是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我国老龄人口总数超过2亿,加上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国家年轻劳动者越来越少,人口红利慢慢减弱,缺乏工作力的老人越来越多,这也是造成富士康的招不到普工的宏观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同样是从宏观来看,现如今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到高等教育,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量大、枯燥乏味的“低端工作”

从行业前景来看,富士康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而如今,金融、互联网等新型产业势头迅猛,得到国家和社会资金的支持,给员工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前景乐观,而类似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工作简单乏味、一层不变,很难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

最后,我想说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大家受教育水平如何,在哪个岗位,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做事,诚实正直做人,机会总会降临。


——END——

你觉得为什么富士康找不到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这很正常,所有电子厂流动率都高的,不只是富士康一家。

富士康人员流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目前富士康人员流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了,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人员急速流失呢?

富士康目前全球拥有一百多万员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制造帝国,富士康完善的薪酬体系,完善的工作保障,富士康从来不会拖欠员工的一分钱工资,还有就是富士康的工会体系非常完善,以及以及医疗保障,及员工生活配套设施,如此人性化的企业,那为何员工如此流失严重?

一:工作满足感。工作满足感是目前员工上班所追求的第一要素,富士康完善的工作体系,依然不能给一线的作业员工提供满足感,那在富士康为什么得不到工作满足感?富士康的加班文化,加班工资占据了富士康员工收入的一部分,每天11个工时的工作时间,加上中饭中间吃饭时间正好12个小时,白夜班交替。周而复始,晚上下班回家或者早晨下班回家倒头就睡,三点一线,成为了富士康一线员工,千篇一律的生活节奏。每天固定的产量,疲劳的工作状态,一线员工没有工作满足感,便逐渐离开富士康,足球新的岗位。

二:工资收入。两千左右的基本薪资,加上加班费以及岗位补贴,每月收入很低。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很难攒下钱。

在目前中国制造业普遍用工荒的前提下,以富康为首的制造业,普遍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的状况。年轻人渐渐的不愿意进入工厂,过着牢笼式管理的生活。目前以烟台富士康为例,一线员工的招募极其困难,富士康内部员工推荐一个新员工入职,便可奖励2200元人民币,可见,目前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制造业的用工荒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机器取代人,逐渐会成为制造业的一个主流,否则,在如此大用工荒的大环境下,制造业将难以生存。


新贵州


这就是富士康过去负面形象造成的长期后遗症,恶有恶报,不会迟到。在国人眼里,富士康就是“血汗工厂”,自杀事件这么多,女工宿舍密密麻麻,安全性和隐私性都不具备(这些都是过去新闻爆料的),敢问谁还愿意去这样的工厂打工。当然,这也不是个例,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背景:我国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智造业转型,造成低端用工荒的蔓延。

中国已经开始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大国,从过去的世界加工厂致力于打造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国家。这个大战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富士康这类,靠手工流水线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青年已经不喜欢了,工资低,强度大,学不到东西,就像在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还吃青春饭,这样的行业走向末路是大概率事件。这种低端制造业,已经开始向人工成本更低的印度东南亚东北亚转移了。诸如富士康这类低端流水线作业的工厂招不到人,这正说明国家产业转型和人们意识崛起的逐步成功。

【二】中背景:社会就业不再追求收入绝对值,而是追求幸福获得感。

富士康前几年经常出现员工自杀、火灾、劳资纠纷等负面新闻,有人戏称为“血汗工人”。这个负面标签,当时富士康不在意。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你不干,有人抢着干。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出来的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觉醒,不当奴役狗,不当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人们逐渐知道,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收入,还是工作的稳定性、尊严感、安全感、尊重感、自豪感等等方面。年轻人都愿意去那些有人性、有温情、有学习、有进步的产业就业,以图将来有所发展,而不仅仅是站在流水线上去扭螺丝。

【三】小背景:社会青年更愿意追寻自由,追寻未来的发展。

富士康是一个低端制造业,他们需要大量简单技能的流水线操作工。目前,中国产业发展已经升级,开始向互联网+、智能机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产业发展。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去站在流水线上像机器一样工作吗,那么当你年龄大的时候,干不动了流水线,你会发现离开了流水线,你在社会上找不到适合你的职位时,你还会为你未来十年青春买这个负面清单吗?不会,更多的青年人,宁愿去打工,去学习,为自己将来打基础,也不喜欢去这种低端技能操作岗位了。

综上,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也不是年轻人喜欢就业的方向。目前社会,年轻人更愿意自己创业或者进入那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行业就业。从这个层面来说,这对中国产业转型是一个好事。几百万衬衣加工工人辛苦一年换不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局面应该尽早得到改观。


职场火锅


感谢邀请。啥原因我也不知道,查了下网上是这样说的。

富士康招工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近日在富士康东莞专场的招聘上发现,现场应聘者还不足百人。据了解,应聘者并不需要筛选就可以进入招聘现场,直接找到对应岗位的面试官进行面试即可。  

 “有没有应聘IE的”、“有没有应聘电子电源的”……在一个容纳不到百人的面试室内,面试工作人员寻找应聘者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这次应聘的人太少了,过关也很容易。”一个朋友说,她几乎毫不费力就通过了初试和面试。 据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已从2009年1月的最低点0.79回升到了11月的1.76,创下2009年以来单月求人倍率新高,平均一个求职者可选择近两个岗位。

那么,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到富士康应聘?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富士康劳动强度高,公司效益差,员工待遇低。” 另外,自从富士康员工马向前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以来,这一事件对富士康的公司信誉、产品形象乃至市场接受度、未来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富士康工作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在深圳有过一段工作经验的人都不会选择去富士康,因为深圳人都知道,宁可在关内当一条狗,也不在关外当一条龙,而富士康那么大的一个工业园,仆在关外就像一个笼子,把一群人关在里面当成机器使用。所以在深圳最大的人才现场招聘市场,富士康天天都有四五个以上的招聘摊位,安排十几个人资部人员去招人,而去应聘的,也只有应届毕业生,招到的,就是对深圳一无所知的外地人。

还有老板说,不招从富士康出来的员工,因为富士康本身就把人当成机器,所以它也不讲究企业文化,在里浸了二三年的人,一没有带上大企业的文化传统和职业素质,二是对外界一无所知,一踏出富士康工业园,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无知,只知道几项本能。招富士康员工,还不如招一个有优秀成绩的应届毕业生。

富士康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剥削企业,在它里面工作过的员工,如果是管理人员,就会染上剥削、轻视基层员工的习气,把压制、气指颐指当做是家常便饭,如果是基层员工,虽然在作业标准化上有过规范的培训,作业动作规范,但却是按部就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懂得焊接,就不知道胶接,而且入职要价还特高,以为是大企业来的,有多么了不起。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金融危机后回流珠三角的普工少,特别是女普工更难招。还有内陆地区也在发展,工人在江西也能拿900元/月,就没必要到珠三角。


景德镇南河公安


早在2011年,富士康CEO郭台铭就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计划投入100万台机器人到生产线上。截止2017年,有超过4万台机器人已经被部署在富士康各个生产流程环节当中。郭台铭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机器人呢?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人难招了,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不仅仅是富士康,很多工厂招普工都越来越难了。珠江三角一直以来都是制造业的重要集中区域,东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外来打工人员的重要目的地。因为做管理咨询的原因,常常出差。在出差的时候,常常和当地的士司机聊天,

他们感慨非常多的就是——每过一次年,春节后外来打工人员就明显少一波。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核心原因有两个:

  • (1)产业转移:这十几年来,我国制造业在大规模的进行了产业专业。一方面来自人力成本的压力,一线城市的劳动力成员越来越大;另外来自环境的压力,大城市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转移的方向主要是:从一线沿海城市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大量京津、华东、珠三角等地区的工厂大举内迁移。

拿富士康本身中国地区为例:

除了珠三角之外,富士康还布局了一郑州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这些地方的人力成本,都低于一线沿海城市。

那么问题就来了,富士康工厂都开在我家门口了,我还要去深圳打工吗?

原来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来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份,这些工厂的布局也集中在这些劳动力大省。对很多人打工的人来说,工厂在家门口一来方便,可以下班后照顾家人;二来消费成本比一线城市低很多,4000多的工资,在深圳进几次成就剩下不了多少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去一线城市呢?因为进了工厂都是一样,都是机器和流水线。出了工厂也是一样,哪怕在深圳,也是在偏远的龙华,工厂的周边,和内地没有太大的差异。


  • (2)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高考毕业的那一年(转眼十几年前的陈年往事了),我曾经在一家港资企业做过暑期工。这些年的也给很多制造业企业做过咨询。在工厂里,大家和机器一样。每个人都是流水线的一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天日复一日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是计件的,所以你的不断加快你的速度,不要停,才能保证你的收入。

另外,如果你想保证你的收入,你得加班。因为加班费更贵。所以很多人的基本工资并不高,只能靠加班来提升。就像问题中所说的,底薪2200,加班能拿到4000,意味着接近一半要通过加班获得。所以,你会看到一些新闻,XX工厂不让员工加班,员工闹事了——你需要理解他们,他们只是想增加一些收入。下班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集体宿舍,一群寂寞无聊的人。

我有个弟弟,原来是在富士康之类的工厂做技术工。他相对很多普工来说,已经好很多。毕竟做的是技术工作,地位相对高,收入也好很多。但干了五六年的技术后,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实在耐不了工厂的寂寞。

现在很多工厂的新一代年轻人,都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家庭环境比我们的年代都要好,所以家庭压力没那么大,工作的选择也相对自由。在职业的选择中,他们也更喜欢,更大胆的追求自我。枯燥、乏味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


职场大叔Allen


让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这个企业,富士康是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零件等一些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在很多地方都有子公司和机构,是台资企业。

一般普通工人的话,都是一些知识水平有限,没有一些特殊技能的劳动者,只能通过这些工作来获取收入,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有一定的文凭,面对着枯燥的工厂生活,更愿意去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许多新兴产业涌现,很多人能够因此获得不少的收入。

机械化的流水线工作重复,枯燥,每个人呆在工厂都做着流水线工作,倒班式制度,一次次的重复,人们像个机器一样,只是重复着自己手里的工作,在工厂里听着嘈杂的机器声。一动不动,人们长期的在这种环境中,缺乏创造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更是没有办法承受的,面对更多行业的选择,人们往往不会选择这种流水线工作。

而且对于富士康的一些员工评价,员工长期得不到好的待遇,关怀,冷冰冰的工作环境使人们想要去逃离,企业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可。


前段时间的跳楼事件足可以说明这一点,现在富士康招收的往往都是由劳务中介找的学生团体,临时的暑假工,这一点说明了现在招工的难,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用人成本的升高,富士康给员工开不出一个满意的工资,就我所知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处于严重的加班状态,一个月还可以以忍受,一年呢,所以招不到人很正常!

智联校园 学生张绍毅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我不懂那么多,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下面一些话都是我的心里话,希望看到的兄弟姐妹们,特别是那些在工厂的兄弟姐妹们勿喷。

中国慢慢进入老龄社会,劳动力中坚力量80后都三十多岁,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能去上12个小时班拿那点工资吗,90后大多数也结婚有孩子了,跟80后一样,生活压力很大。

说些难听话,人在流水线待几年再踏入社会,你没交际,没技能,人情世故的考虑跟情商绝对比在社会摸爬滚打的人底很多,在工厂流水线上班说好听点是个木头人,机器人,说难听点跟拉磨的驴有什么区别,几年下来钱没挣到,人变傻了,突然结婚养孩子你拿什么养,那种带着媳妇再一起进厂的是不是更没出息。

当然就我认识的两口子在工厂攒到钱的也不少,两口子辛辛苦苦一年攒十万块钱,你付出的是你日夜的汗水,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牵挂上了年纪的爹妈,值吗?

你们是否后悔当初年轻那几年美好时光全在麻木的流水线,一成不变的工业区中度过,是否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或者去掌握一门技能?

我曾经在工厂待了四年,那是我现在最后悔浪费的四年,曾经无知的浪费四年,除了交了几个女朋友其它的都不值得回忆,但是我却忘不了那种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麻木的感觉。离开工厂七年了,我更珍惜眼下的日子,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一份圈子,同事,朋友以及那些在这几年帮助过我的人

我自己走过的这些路未来肯定不会让我的孩子重新走,我相信你们也是一样,那些工厂混日子,浪费光阴没结婚的小年轻希望你们更应该想想,鼓起勇气,离开流水线,踏入社会活做点小生意,尝试另一种工作跟生活,哪怕遍体鳞伤又何妨,都是你以后宝贵的阅历跟经历过风雨勇敢的,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心!


绿色天然小哥哥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都是普遍存在这种的员工荒,富士康只是代表而已。

其实,这代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国制造从低端向高端的发展趋势。

1.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从当初的70-80后为主转变成了90,00后为主,70-80后都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摆脱贫困,人人都想急速富裕起来的阶段,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吃苦耐劳,卧薪尝胆来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员工的就业门道不多,那么这种进入制造工厂,起早贪黑,靠出卖时间和青春的方式来赚工资钱成了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方式,而且工厂的工资相对来比较稳定无风险。而到了90,00后,大家出生生长一个物质相对来说已是充裕的时代,那么生存和温饱不再是第一需要考虑,个性需求成为主流,进工厂这种呆板枯燥乏味的工作就不会成为第一选择了。

2. 制造业本身的工作环境限制

传统制造业企业为了维持设备和工厂设施的效率最大化,普遍采用24小时的机器设备运转,而企业的生产线员工就两班制或三班制,就一定存在夜班,那么上夜班的工作时间是与人的生物钟颠倒过来的,一般在工厂的工人上夜班几年,感觉人的身体就有了累垮的感觉。所以很多年轻人就因为夜班问逃离工厂生活。还有就是制造企业,特别像富士康这类加工型企业,利润空间很小,所以不会聘请很多工人,基本上是定岗定员,这样员工有事请个假都非常很难。还有就是员工是跟着设备来配制,就是不停劳作要跟上机器的节奏,劳动强度和紧张度非常之大。还有这类企业因为自身需要,不停地向管理要效益,所以在管理制度上就是班组长主管没有把工人当人来看,态度粗暴简单没有人性化。因为上面几个原因,进了工厂的年轻人也不停地逃离出来了。

3. 薪水制度固定化并相对来偏低,吸引不了人。

因为企业的代加工的性质,利润空间有限,所以员工的薪资设计就是按技术级别,计时计酬的比较多,但一般差别不大,没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相对来说,薪水在与他行业来说,相对来说,是偏低的。所以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不大,就如你说的,在深圳4000元/月,一年不吃不喝不花,都买不了一个平方米的房子。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年轻人普遍喜欢有薪水神话有挑战的工作。所以的一等员工做销售,二等员工做服务,三等员工进工厂之说。进工厂只是很多人最后无奈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