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首先,小編需要事先聲明,文章內容更多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英雄,所以有不認同的地方可以提出您的論點,謝謝大家。

三國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確實走出了太多太多讓流傳千古的英雄事蹟以及絕世佳話。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漢末三國

整個三國曆史我們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漢末群雄爭霸階段。二:三足鼎立階段。三:司馬奪權三家歸晉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看點基本上集中在群雄戰董卓,徐州爭奪戰,曹袁官渡之戰,以及曹孫劉赤壁之戰。

從群雄戰董卓階段,該階段除董卓勢力已達到巔峰期,其他勢力還處於上升期,因此表現比較搶眼的策略大師並不太多。其中表現比較活躍的有李儒、賈詡、王允和曹操。先來說說李儒,作為董卓的謀主,外加又是董卓女婿這層關係,在董卓集團很受信任,也經常能夠給董卓提出非常有價值的建設性意見,但是由於董卓獨攬大權,很多時候並不能很好採納其意見,因此董卓勢力很快湮滅,李儒也沒有獲得太多表現機會,所以李儒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太多出彩。再來看看賈詡,該階段賈詡主要出過改變局勢的兩次計策,第一次是李傕郭汜在董卓集團湮滅的時候準備解散隊伍逃亡,而賈詡在此刻提出局勢分析,讓李傕郭汜明白如果解散軍隊將失去最後的保護傘,從而決定孤注一擲放手一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佔領長安過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日子,但是隨後李傕郭汜等人內亂,而賈詡並未站出來說明賈詡在局勢掌控能力上並不是很突出,而第二次獻策張繡大敗曹操,殺死典韋和曹昂以弱勝強,出其不意的策略頭腦確實值得誇耀。接著我們來看看王允,利用連環計除去董卓,本可為大漢行成再造之恩,但是本人過於執著嚴懲董卓餘黨,反被對手反戈一擊戰敗身亡,說明王允大局觀上並不出眾。最後來看看曹操,該階段曹操僅僅只像一個有志青年,空有一腔熱血,但是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戰果,所以並沒有太多出彩的戰績。綜合來看,本階段最為出色的策略大師當屬賈詡。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毒士賈詡

徐州爭奪戰主要集中在曹操、陶謙、劉備、呂布等勢力的爭奪上。該階段曹操勢力已經初具規模,而大量人才的踴躍投入讓曹操集團在徐州爭奪戰中一直處於絕對優勢。該階段曹操勢力的各大謀士開始表現活躍,其中荀彧、荀攸、郭嘉等表現活躍,而其他勢力中也有一些表現活躍的人物,陳宮、陳登等人。其中荀彧表現最為出色,曹操攻打陶謙之時,呂布偷襲曹操大本營,就在曹操準備回救之時,荀彧力勸並獨守後方,不僅讓曹操在戰局上取得優勢,併為曹操回救爭取了寶貴時間,最終挫敗呂布。而後期攻打劉備呂布聯盟之時,給曹操進獻驅虎吞狼之策,瓦解了劉備呂布聯盟,為最終平定徐州起到關鍵作用。荀攸和郭嘉,在曹操攻打呂布多次無法取得決定性勝過想要放棄的時候,力勸曹操讓其最終破徐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郭嘉,在下邳之戰最後獻策水淹下邳起到了決定性的策略效果。而呂布陣營陳宮雖有謀略,但不得其主,多次計略無一採納,最終大敗被俘。陳登在本階段多次戲耍呂布,但是多為謀取自身利益,對於戰局影響沒有起太大作用所以並不算太出彩。所以這次戰役曹操陣營開始湧現大批人才,而荀彧、郭嘉表現最為搶眼。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官渡之戰,作為三國時期三次以少勝多戰役並被列入教材的經典戰役,也湧現出了大批優秀人才,本階段對陣方位曹操陣營和袁紹陣營的北方一統戰,對於雙方任何一方都是輸不起的。所以雙方人才大量的鬥智鬥勇顯得十分精彩。由於荀彧鎮守後方所以沒有搶眼表現,但是隨軍的郭嘉,程昱,劉曄開始表現出色,而袁紹方面審配、許攸、田豐、沮授等等(等等包括縫季、郭圖等人就不做點評)。交戰前期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鑑定了曹操戰袁紹的決心,為戰局的發展起到了心裡優勢,前期交戰雙方鬥智鬥勇你來我往,審配提出挖地道,豎井欄而曹操方在劉曄建議下,填土,架投石車一一化解。後期以守轉攻階段,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正面戰場大敗袁紹,而袁紹方面,田豐力主先發展後進攻被袁紹打入大牢,沮授雖然沒有田豐那麼剛毅但是主張與田豐一致,最終不得重用,失去了表現的機會,而許攸在戰局關鍵階段變節,也直接導致了戰局的最終扭轉,審配表現中規中矩,沒有特別之處。所以從雙方陣營謀略大師們的表現看,就可以知道戰局的最終走勢了。再後期收服袁紹殘餘勢力的過程中,郭嘉屢獻奇策,讓曹操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成果,這階段也是郭嘉一身最輝煌的階段,可惜也是郭嘉展現才華的最後階段。綜合來看,本階段對於戰局影響最大的是郭嘉和許攸,不過許攸屬於後期變節所以不需要給與太高評價。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英年早逝,鬼才郭嘉

赤壁之戰,作為三國時期被提及率最高的經典戰役同樣湧現了大多表現搶眼的大謀之才。由於本場戰役以孫劉聯盟的勝利以及曹操的慘敗而告終,所以綜合表現當屬孫劉陣營的戰略家表現更為優秀,周瑜作為本場戰役的總指揮,當屬表現最為優秀,當然這期間也離不開魯肅在孫劉聯盟中的調和和周旋,諸葛亮雖然對於戰局後期部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遠遠不及周瑜整場戰役的表現。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雄姿英發,周瑜

而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勢力的進益州,奪漢中為三足鼎立的形成完成了最後的定調。在這階段也基本上屬於劉備勢力最為活躍,發展最為快速的階段,所以湧現出來的優秀人才都集中在劉備陣營,其中龐統,法正的表現為蜀漢的立國貢獻出了最大價值。奪益州雖然龐統中流矢身亡,但是其為劉備定下的奪益州策略為最終奪取益州奠定了基礎,而漢中爭奪戰,在法正的謀略掌控下,讓黃忠得以臨陣斬帥拿下漢中。諸葛亮在本階段基本上以後勤部長的身份更多的是為劉備陣營完成大後方的建設和局勢穩定工作,所以對於戰局方面的影響並未體現出來。

關於發動襄陽之戰,導致呂蒙陸遜偷襲荊州再到後來的劉備復仇爆發夷陵之戰。這階段除了關羽,呂蒙吳江型統帥表現比較搶眼意外,就屬陸遜的表現最為優秀,這階段也成就了陸遜登上人生巔峰,歷史留名的階段。先用交兵之計騙關羽鬆懈荊州防務,抽調兵力全力攻打樊城。從而得以輕鬆奪取荊州,然用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取得輝煌戰果,陸遜表現是本階段最出彩的。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少年英才,陸遜

隨著夷陵之戰的結束,劉備不久病逝,開始了三國鼎立新篇章。而本階段諸葛亮才開始真正登上蜀漢軍政的舞臺,由於蜀國和吳國恢復聯盟關係,所以戰爭的矛盾又開始集中於蜀魏之間。雖然吳魏之間也偶爾爆發戰鬥,但是而言,卻少了很多。

諸葛亮六出祁山以弱國強攻之勢逼迫魏國以強國之力處於守勢。而本階段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對生死冤家的鬥智鬥勇也成為三國時期最為精彩的部分。諸葛亮用自己的謀略多次為戰爭贏得勝利,而司馬懿也利用自身優勢最終得以化解。

究竟誰才配得上三國頂級策略大師?

再往後基本上進入了後三國時代,由於各國國立的差距已經越發明顯已經不平衡到無法有人能夠力挽狂瀾。所以我們在此就不做評論。

結合前面個時期各人物的精彩發揮,我們最後來做一個綜合對比。

首先我會把我心目中一等一的謀略大師列舉出來。

曹操、賈詡、荀彧、郭嘉、周瑜、魯肅、龐統、諸葛亮、法正、陸遜、司馬懿。

這些人裡我會把賈詡、郭嘉、法正列為一類。他們有著極為出色的謀略,往往能提出奇策,為戰局的結果提出顛覆性意見。可以稱之為鬼才

曹操、荀彧、諸葛亮可歸為一類,他們不僅僅有謀略,而且戰略眼光以及格局會非常高,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規劃可以制定出一整套思路和邏輯。可稱之為相才。

曹操、周瑜、陸遜、諸葛亮、司馬懿歸為都有作為主帥,親臨只會戰鬥戰役的經歷。所以可以稱之為帥才

鬼才類主要能力體現在出謀劃策,但是無最終決策權,所以一個奇策的成功還必須取決於其領導的決斷力。曹操陣營雖然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但是真正厲害的在我看來是曹操本身,每次需要有重大決策之時,陣營裡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是能否採取一個最好的決策,最終都取決於曹操。

而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歡喜冤家,性格特點非常接近,指揮作戰都比較保守,保守意味著不會犯大錯,但是也難有大勝。下限很高,但是上限有限。

而周瑜陸遜,作為一代帥才,有著極為出色的戰術以及指揮能力,但是缺乏大的戰略格局,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非常輝煌的戰績,但是持久性並不太長。

所以個人定論,三國第一謀略大師必屬於曹操。

誰才是你心目中三國時期最完美的策略大師呢?


  • 愛科學,愛歷史,愛體育,愛遊戲二次元君小柯希望能在這些領域和大家多多交流探討,喜歡你就關注我吧,新手上路多多指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