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草根樹皮,當領導後對「拉菲」情有獨鍾

顏新文、丁謹之/浙江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四,是我62週歲的生日,本來這時候正是離開辦公室完成我人生的工作日程,回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而今天,我卻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這一後果,是我自食其果、咎由自取,對法院下一步的判決,本人都認罪接受,絕不上訴。”4月19日上午,面對莊嚴的法庭,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總工會原主席蘇利冕說出了真心懺悔的話。

這一天,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總工會原主席蘇利冕涉嫌受賄案,碰巧,那天正是蘇利冕62週歲的農曆生日。按當地慣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工作的正廳(局)級幹部,一般都在這個年齡退休。但這對蘇利冕來說已成了奢望。

2017年10月30日,經省委主要領導批准,省紀委省監委決定對蘇利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年11月8日,對其採取留置措施。經查,1994年至2017年間,蘇利冕利用擔任慈溪市副市長兼慈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餘姚市市長、市委書記、寧波市政府秘書長、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和人員在企業經營、項目投資、銀行貸款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摺合人民幣915.8537萬元。

2018年6月27日,浙江省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蘇利冕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扣押在案的贓款和部分贓物折價款共計人民幣677.2014萬元和贓物:名牌手錶5塊,字畫古董等物件4件(幅),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吃过草根树皮,当领导后对“拉菲”情有独钟

蘇利冕接受宣判

思想認識缺位 人生航向偏軌

“拉菲蘇”,是寧波人給蘇利冕起的綽號。因他穿衣講名牌、吃喝講排場,尤對拉菲紅酒情有獨鍾,不僅家中藏酒數百瓶,更自稱“一口就能嚐出年份”。而43年前,剛分配到慈溪縣逍林供銷社分社百貨部守著櫃檯的蘇利冕,還不知道“拉菲”為何物。

生在困難時期,工作在改革開放時期,青年蘇利冕很“拼”。工作沒有星期天,吃住都在單位。1年半後,21歲的他就領導了20多人的大部門,並很快成了崗位技術能手。“那時,很想做出點貢獻。”1977年冬天的刺骨嚴寒,蘇利冕一直記得。那年正月,一艘載著自己單位貨物的貨船在碼頭沉沒了,是他帶頭第一個跳下水去打撈貨物。“水還結著冰碴子,那時候真是什麼都交給黨了。”

百貨部組長、副經理、供銷合作社副主任、供銷合作社主任、慈溪市財貿辦公室主任、慈溪市委辦公室主任、慈溪市副市長……不到20年,他從供銷社一名普通的營業員走上縣級領導崗位,職務提升了、權力增大了,思想認識水平卻不進反退。

“我總認為學習是虛的,做好工作是實打實的,沒有意識到工作做好僅是一個方面,而努力學習才決定個人政治生命,甚至方向前途問題。”蘇利冕在寫給組織的懺悔書上如是說。身邊求他辦事的人越來越多,而思想學習卻長期缺位,蘇利冕不免有些飄飄然起來。“我總感覺自己與生俱來就比別人聰明,什麼遠大理想、共產主義信念,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

日漸膨脹的自我,讓蘇利冕分不清領導幹部的公權力到底該姓什麼。“我幫別人辦事,事後別人謝我,覺得是禮尚往來。”在錯誤權力觀的影響下,1994年4月,上任慈溪市副市長僅一個月,蘇利冕就在廣東省順德市某酒店房間內收受了某商人所送的現金港幣4萬元。

理想信念缺失、思想認知錯位,讓蘇利冕在此後23年的行為越發偏離正軌。從慈溪到餘姚,再到寧波市政府,隨著結識的“老闆朋友”越來越多,他在享受著被請託時“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的同時,滋生出一股嚮往之情:“既想擁有風光無限的領導幹部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受人尊敬,自己辦事不求人;又想成為腰纏萬貫的富戶,有‘老闆朋友’們一樣的資產和身價,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吃得開。”

於是,“商人”、“老闆”成了他最喜歡接觸的一類人,“在他們身上最能捕捉和獲取商機”。心知肚明的“商人”“老闆”們,也紛紛投其所好,向蘇利冕輸送更多利益。

從1998年至2015年間,蘇利冕先後16次收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所送的港幣共計43萬元,摺合人民幣40.7萬元;從2005年至2016年每年春節,蘇利冕在家中、宿舍等地先後12次收受某老闆所送的銀泰購物卡,共計價值32萬元;此外,蘇利冕還笑納了多件價值不菲的古董。作為回報,蘇利冕自然也親力親為,為“朋友”們的項目打招呼、盡心盡力協調有關事項。

“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只要有利益可以獲取,總會有人想方設法找你投其所好,自己就是從開始收取小額禮金禮卡到貴重物品,甚至鉅額財物,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蘇利冕懺悔道。

吃过草根树皮,当领导后对“拉菲”情有独钟

“船到碼頭車到站,抓緊時間瀟灑人生”

2007年5月,在寧波市政府工作近3年後,蘇利冕終於坐上了副市長的位置。那年,他51週歲。

“掰著手指算算,船到碼頭車到站了,人生軌跡、政治前途很清楚了,更應該抓住時間瀟灑人生,該享樂就享樂,該吃喝就吃喝,吃點拿點是小毛病,何必較真,人生難得糊塗。”蘇利冕回憶,自己在慈溪、餘姚工作時,總體比較顧忌,也曾拒絕過一些鉅額禮品禮金。但當不再對仕途抱有期待後,他徹底放鬆了自我要求,“我沒吃拿卡要,他們主動給,我也願意拿,‘兩廂情願’。”辦案人員告訴記者,蘇利冕收受的大額錢款行為多數發生在這一時間點後。

2007年11月,他以明顯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將一處房產出售給某老闆,經價格認定,明顯高於市場價部分為161.92萬元人民幣;

2014年4月,蘇利冕故伎重施,以高於市場價出售某公司股份的方式,收受某老闆所送利益168.62萬元人民幣;

2007年至2010年間,蘇利冕先後3次收受某老闆所送現金、手錶、房屋裝修款及傢俱等財物,摺合人民幣152.81萬元。

此時,他“笑納”的古董也更有身價,如92.5萬元的白玉壺、165萬元的清乾隆茶葉末釉六方貫耳瓶等。

2012年4月,蘇利冕出任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那時,他眼見仕途到了‘最後一站’,就更無所顧忌,開始嚴重破壞黨員領導幹部的公眾形象。”辦案人員瞭解到,在當地,“拉菲蘇”是出了名的“重享樂、膽子大、愛張揚”。

他不僅喜歡吃喝,且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自我標榜,常在酒局飯桌上對紅酒、菜色評頭論足,“讓請客的老闆們下不來臺”;注重個人享受,追求名牌,家中衣櫃掛滿了國際名牌的時髦服飾;與收了禮品壓箱底的落馬官員不同,幾十萬的名錶他敢收更敢戴,而且“敢變換著款式戴”,引得下屬們議論紛紛;擁有多位女友,且公然成雙入對出席各種場合,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蘇利冕也曾想著要遵照執行,在一些場合,他甚至也喊出“領導幹部要嚴以律已”的口號,但振聾發聵之聲並沒有止住他撞向“南牆”的腳步。

“不少原來聯繫的老闆、部下、同時送來的禮金禮卡,我還是照常收下;上級規定不能喝酒,我還是會在小範圍裡經常喝;雖然大賓館、大飯店不去了,但銀行和公司的食堂還是常去;身兼市總工會主席,我還違背明文規定,指示下面上酒招待客人,變著法子以農副產品、當地名優特產的名義公款送禮。”蘇利冕坦言。

享樂主義在蘇利冕的心中如野草般瘋長,他再難找回38年前宣誓入黨時的那片初心。

自身奢侈享樂 帶壞家屬子女

在寧波人眼裡叱吒風雲的“蘇市長”、“蘇主任”,其背後卻有著一份難以取捨的“家庭情節”。

“我出生在困難時期,吃過草根樹皮,記得小時候,有次還餓暈過去。”深知貧窮的滋味,從工作第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要做出事業、創造財富,讓子孫後代過上好日子。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違紀違法積累起的不義之財,不僅讓蘇利冕走上了犯罪道路,也帶壞了他的家風。“我家無論經商、收受禮金禮卡,甚至受賄錢物,家庭成員都或多或少有所參與,特別是兒子參與的程度較深。”調查發現,其子除參與收受禮金、古董外,在出國留學時也曾收受老闆贊助的“零用錢”。

“回國後,他不願去穩定的事業單位和國企,要自己經商辦企業。買賣紅酒、經營古董沒賺到錢,消費開支卻大手大腳,經商辦企業的本事沒學會,而我的不良習氣卻在他身上暴露無遺。”為教好兒子,蘇利冕磨過嘴皮子,也帶他上過四明山革命教育基地。“沒做出好榜樣,說教一百遍也沒有用,我的作風影響了家屬和子女。我出事後家庭3個成員都被留置,這個可悲局面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應負有主要責任。”

兒子不爭氣,3個孫子的開銷日益增長,而自己又馬上將要退休,這讓蘇利冕的內心充滿了危機感。“抓緊時間,為子孫後代多積累一些錢財,這是他後期違法犯罪的主要動因之一。”辦案人員分析。如今回想,蘇利冕坦言,僅從物質上滿足子女是不夠的,更需要加強精神層面的教育,如果缺失了後者,整個家庭都會走向崩潰。

穿過許多大牌,最讓蘇利冕難忘的是這輩子穿上身的第一件毛衣,“那是我19歲那年我娘去世時留下來的舊衣服,我姐給我重新編織後,我才穿上的”,而自己的第一件新毛衣,是妻子在結婚前為他織的。提到這兩件毛衣,蘇利冕不禁掩面而泣。

“家庭原來以我為榮,今天以我為恥,我應該也必須接受處罰,好好接受改造,爭取在餘下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事。”蘇利冕懺悔說。

吃过草根树皮,当领导后对“拉菲”情有独钟

執紀者說:毫無戒懼,“拉菲蘇”終赴末途

被寧波人稱為“拉菲蘇”且鍾愛喝拉菲品牌紅酒的蘇利冕,生於困難時期,工作在改革開放時期,深知貧窮滋味的他,年輕時靠不懈努力和實幹贏得了榮譽,也贏得了組織的信任。然而,他卻沒有珍惜。

身為黨員領導幹部,蘇利冕理想信念的缺失,思想認知錯位,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黨性初心。他違反政治紀律,採取串供和轉移、隱匿證據等手段,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要、收受他人財物。

除此之外,還違反了其他紀律。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自身奢侈享樂的蘇利冕,也帶壞了家屬子女。無論經商、收受禮金禮卡甚至受賄的錢物,家庭成員或多或少都有所參與,特別是其兒子參與其中的程度較深,從小就參與收受逢年過節的禮金禮物。家國情懷是立身養德之本、家風傳統是幹事創業之基、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之要,蘇利冕在貪汙腐化的同時,利用自身職務和權力影響力為親屬子女謀取不正當利益,大發不義之財,甚至形成“家族式腐敗”,如何不令人扼腕。

黨組織培養一名領導幹部實屬不易,一名領導幹部落馬,組織受到的損害比干部本身更大。一個幹部從懵懂到成熟,無不凝結了組織、社會、人民等各方面的殷切期望和大量培養投入。作為黨員幹部,無論是作決策還是幹事情,都應懂得珍惜民力、慎思篤行,不能慷民力之慨,謀一己之私,用黨和人民的利益“交學費”。

蘇利冕違紀違法案件再次敲響一記警鐘,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充分認識違紀違法行為帶來的嚴重“惡果”,及時從腐敗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訓,不忘初心,引以為戒,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克己奉公、忠於職守,做出響噹噹、實打實的業績,回報組織、社會和人民對自己的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