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綿陽因水而生,涪江是綿陽的母親河。漢高祖六年(前201)設涪縣,就因緊鄰涪水(今涪江)而得名。圖為涪江流域圖。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四川省志·地理志》記載:綿陽市境內,涪江主要支流有火溪河、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芙蓉溪、凱江、梓江、郪江等。圖為綿陽水系圖。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綿陽市主城區位於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江”沖積扇上,從漢高祖六年(前201)設涪縣開始,歷經廣漢郡、梓潼郡、巴西郡、潼州、金山郡、綿州等數度變遷,城池位置逐漸西移,並最終從涪江東岸移至涪江西岸。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從綿陽城區衛星圖看,安昌河在南山腳下匯入涪江。歷史上不是這樣。發源於龍門山地的安昌河,流至今人民公園南面炭碼頭一帶,它的使命就結束了。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隋朝開皇五年(585)始設綿州,民國二年(1913)裁撤,綿州共延續1328年。古綿州城位於涪江東岸,臨水作城,水陸四通,惟急是應;東據天池,西臨涪水,形如北斗,臥龍伏焉,為蜀東北之要衝和軍事重鎮。圖為唐綿州地域圖。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隨著綿州城的擴建,州城西北逐漸逼近涪江。唐鹹通年間(860~874),綿州刺史薛逢“始為堤以障之”,是為綿州城築堤防涪水沖毀的最早記載。圖中圓圈標示的位置,即為“薛逢堤”(稅毅繪製)。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宋真宗時,綿州推官、歐陽修之父歐陽觀築土城。宋寧宗時,知州史祁“築土堤於城之西北以捍涪趨”,綿州百姓稱之為“史公堤”(稅毅繪製)。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明朝時,安綿兵備方任“復修長堤以護城,屹然式廓”。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1572),餘瑞任綿州知州,於龜山下開“新河”分涪水以殺“水勢”,本意是防洪保州城,卻為清初涪江改道沖毀州城埋下伏筆(稅毅繪製)。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涪江大水,江水“突直衝城而過,東北二門割為水國”,自是涪江改道。乾隆年間,涪江又先後兩次侵城,“城西南僅存半隅”,孤立於新河道西岸。乾隆三十六年(1771),綿州州治被迫遷往羅江縣(稅毅繪製)。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清初綿州山川形勝圖。此圖為宮廷畫師繪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其實是一幅錯圖。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綿州大水,涪江改道。此幅錯圖,恰好反映了涪江改道前的綿州山川形勝。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這幅繪製於清同治年間的《綿州地輿全圖》,來源於同治《直隸綿州志》。該圖清楚地表明,涪江在南山腳下收納安昌河,綿州城位於涪江西岸。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清嘉慶五年(1800),知州劉印全主持重修綿州城垣,在殘城和已淤塞填平的涪江故河道上向西北拓展,城垣周長七里有奇,計九百四十六丈八尺,高一丈九尺,城腳寬三丈二尺,面寬一丈四尺,城身俱用方石修砌,甚為堅固。重建的州城共五門,東曰安定,南曰會昌,西曰鎮川,北曰迎恩,西北(小西門)曰長興。圖為同治《直隸綿州志》收錄的綿州城池圖。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涪江改道後,綿州城水患依然不斷。傳說咸豐年間,綿州城內一名老鐵匠夢到神仙託夢,說州城水患不斷,是因為涪江有一條泥鰍精作怪,需鑄造一個鐵牛鎮住河中妖怪,防止它興風作浪。於是,州城內家家戶戶拿出鐵器捐給鐵匠,鐵匠鑄成一隻鐵牛,放置在涪江河堤上。圖為濱江廣場的鐵牛。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因為鐵牛鎮水,原本很豪氣的迎恩街,有了一個通俗的名字:鐵牛街。據考證,咸豐七年(1857),綿州知州毛震壽正式將迎恩街改名為鐵牛街。圖為1998年鐵牛街河堤(李偉攝)。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建國後,涪江水患仍多次威脅綿陽。1990年8月13日,涪江突發洪水,綿陽市中區沈家壩河心島(今三匯綠島)30多名村民被困,武警綿陽支隊官兵駕駛衝鋒舟展開救援。一片汪洋中,遠處的南山、南塔依稀可見(李偉攝)。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2018年7月11日,建國以來涪江最大洪水通過綿陽城區,三江半島部分被淹。

圖說歷史上的綿州城水患,從漢高祖六年講起!綿陽人值得了解

2018年7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涪江洪峰經過桃花島時的情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