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一江清水,保一岸翠綠

还一江清水,保一岸翠绿

还一江清水,保一岸翠绿

宿松縣洲頭鄉堅持按照打造“文明集鎮、生態小鎮、水鄉古鎮”的總體思路,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臨湖、臨港、沿江等項目建設用地,未落實生態環保、安全生產、能源節約要求的,未通過備案、環評、安評、能評等聯合審批的一律不予批准;長江沿岸關停搬遷的企業、廢棄碼頭、港口等全面實施生態復綠工程,做到“應綠盡綠”;臨江的兩個村泗洲、小瓜,千餘戶村民搬離長江外護圩,汙水對江直排將成為歷史,並督促大力開展陳年垃圾治理,加大改廁力度,堅持應改盡改。

孫凱華 記者 盧向波

一、綠色發展全鄉全域規劃

7月6日,記者來到宿松縣洲頭鄉,常務副鄉長陳兵介紹。“自2013年開始,洲頭鄉率先在全縣開展全鄉全域規劃,為全鄉各項經濟發展明確方向,推動經濟由快向好轉變,由追求效益向追求質量轉變。立足洲頭實際,圍繞‘生態項目是最大的項目、環保項目是最好的項目’核心要求,堅持把紡織、箱包、食品加工業等低碳、綠色的循環輕工業轉型升級作為結構調整的關鍵,堅決摒棄汙染相對嚴重的重工業。”

及時編制“十三五”國民經濟規劃。針對全鄉經濟發展狀況,結合全鄉資源優勢,有針對性的提出“產業升級、全域統籌、創新創業、綠色發展”四大發展戰略,其中綠色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樹立開發與節約並舉、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同步的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構建生態經濟產業體系,提高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

嚴格項目建設用地審批。尤其是臨湖、臨港、沿江等項目建設用地,未落實生態環保、安全生產、能源節約要求的,未通過備案、環評、安評、能評等聯合審批的一律不予批准,確保全鄉綠色發展戰略貫徹經濟發展全過程。牢牢把握美麗鄉村建設契機,推動泗洲村從長江圩堤永天圩整體搬遷,積極實施血防加固工程,全面加固長江外圍圩堤堤身,推動長江干流兩岸植樹造林,加強對長江沿岸關停搬遷的企業、廢棄碼頭、港口等全面實施生態復綠工程,做到“應綠盡綠”,從整體上全面提高長江干堤洲頭段防洪能力。

全面加強鄉村兩級河湖林長責任網絡體系。全鄉共設立7名河長,24名鄉村兩級林長,217名村級分林長。加強林長、河長、湖長教育培訓,切實發揮河長、林長、湖長常態化監督作用,認真組織開展河湖清潔“1+6”行動,全面加強對臨港、臨江、臨湖企業生產生活汙水排放監測和水質動態監測,及時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專項檢查,全面開展汙染源普查工作,梳理登記排汙口。及時關停沿港、沿江1、5、15公里範圍內相關汙染排放不達標企業,積極協助推進湖泊圍欄網拆除工作,4家企業12餘萬米圍攔網順利拆除並通過驗收。常態化開展長江沿線固廢、危廢清理整治,加快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暢通汙染舉報渠道,加大執法檢查和懲處力度,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二、臨江農村汙水直排江湖將成歷史

“泗洲村有1045戶、4012人,乃桐城、樅陽移民開發之地,百年來世代居住在永天圩大堤上。常年飽受風沙侵襲,吃水需到堤壩下邊挑,物資進出需肩挑背馱。”泗洲村黨總支書記史國正說,最讓圩上村民無法忍受的是,由於生活空間狹小,圩上村民每天生活產生的垃圾、汙水直接傾倒在永天圩大堤下;家家戶戶後門口撐一個簡易的棚子,做個半露天的廁所,糞便等排洩物直接自然處理。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蚊蟲肆虐,居住環境惡劣。

史國正介紹,圩上村民生活質量差不說,村民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糞便等排洩物得不到有效處理,全靠長江漲水期衝到下游,這對長江生態帶來極大危害。2012年,在省發改委的支持下,泗洲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村支兩委經過反覆研究最後決定採取集中安置的方式,並選定距現居住地1公里左右的同馬大堤低窪荒地為安置區。荒灘上壘土、紅磚採購、投工投勞、選定施工隊伍……一幢幢白牆青瓦的小樓建成了。2014年前後,村民們陸續搬入。

來到泗洲村安置區紅楓小區,記者看到,美麗的紅楓大道兩側綠樹成蔭,各種喬木、灌木錯落有致。放眼望去,平坦寬敞的大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出“路在景中延,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綠色生態景觀。

74歲的村民鮑錫明見到記者採訪,合不攏嘴。鮑錫明說,祖祖輩輩都住在永天圩上,從沒奢望過有生之年還能住上戶均356平方米的大房子。居住環境大為改善,門前屋後都有垃圾桶,垃圾被分類收集運走,生活汙水也被統一收集處理再利用。

“現在泗洲村的生活垃圾全部日產日清,送往宿松縣城垃圾處理中心進行處理,泗洲村的生活汙水也進行了雨汙分流,生活汙水經過村民家的三格式化糞池初次處理、通過小區汙水管道進入泗洲村的三格式化糞池生態淨化、再通過種植水草的自然溝渠第三次處理後,再進行排放,成為農業生產用水。”史國正自豪的說,為了檢驗生活汙水是否處理達標,自然溝渠內投放了大量的金魚,而且這些金魚生活的很好,沒有發現死亡現象。

史國正告訴記者,泗洲村像紅楓小區這樣的安置小區還有兩個,目前永天圩上還有100多戶、200多人居住,但這些人在安置小區都有房子,下一步,村裡將對這些人進行搬遷,永天圩上的房子也將拆遷。

洲頭鄉常務副鄉長陳兵介紹,洲頭鄉將深入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整治“三大革命”,進一步完善衛生設施配套,建成壩頭、洲頭集鎮汙水處理系統並常態化運行,杜絕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江、入湖、入港,從源頭保證水質質量。

还一江清水,保一岸翠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