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非洲是全球七大洲中面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 陆地面积达到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0.4%。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它又是黑人额的故乡,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都是黑人,因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被称为“黑非洲”。而通常所说的非洲人指的就是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罗人种非洲居民。

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在古代,黑非洲有个加纳王国,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有“黄金海岸”之称。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很多阿拉伯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山涉水,穿越茫茫的撒哈拉沙漠,运来食盐、织物、杂货、贝壳(加纳用作货币)去换取加纳的黄金、钻石、象牙等。

11世纪的时候,有个叫贝克利的摩纳加学者对加纳这个盛产黄金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去探访一番,恰好他有位朋友是往来于亚洲之间的生意人,正要到加纳去跑一趟生意,贝克于是就随同朋友的商队一起出发了。

走进横贯非洲大陆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一望无垠。看不到一株植物和那怕是一点绿色的东西,只有渴死的人、骆驼的堆堆白骨,令人不寒而栗。贝克利朋友的商队有很多骆驼,除了运载货物之外,还驮着大量盛满清水的皮囊。

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一天早上,朋友指着前方一片黑影对贝克利说:“看,奥达格斯特到了!”朋友对贝克利解释,奥达格斯特是黄金之国加纳的一个边境城市,同时也其北方的门户,由于加纳王国控制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区,垄断了西非的黄金交易。因此,所有来此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都要经过这个地方,缴纳进口货物的税款。看到奥达格斯特,商队里所有阿拉伯人都欢呼起来:终于走出了撒哈拉大沙漠!

来到城门口,贝克利看到很多商队正在排队进城。城门口是加纳的税务官,负责征收进入加纳的货物税款。按照规定,商队运进去一驮(一头骆驼所驮的货物)食盐或其他货物,要征收1个金币第纳尔的税,运出一驮食盐则要征收2个金币,一驮铜要征收5个金币,一驮杂物就要征收10个金币。轮到贝克利朋友的商队缴纳税款了,只见税务官仔细检查了他们的所携带的货物,按规定征收了金币后就放他们进城。

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货物交易场所不在奥达格斯特,而是在加纳首都昆比(今马里共和国首都巴马科以北),因此商队稍事休息后,继续向昆比出发。贝克利心情轻松地骑在骆驼上,一路观赏着加纳的风土人情。在通往昆比的大路两旁,有很多村庄,村庄里盖着一座座圆形的草房子。当地黑人男的不留胡子,女人不留头发,他们都在各自忙活着,有河的地方都有很多黑人在淘金。通过朋友的介绍,贝克利才知道原来在加纳,从山里开采出来的大块黄金都归国王所有,平民百姓只能得到从砂石里淘取的少量黄金。国王拥有着数不清的黄金,国王的宝座是一块重达15公斤的天然金块,甚至国王的栓马石都是整块的黄金。

几天后,商队终于抵达了昆比。昆比有3万多的人口,是一座大城市,有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还有清真寺。朋友告诉贝克利,昆比原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穆斯林区,由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及来此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居住,内有12座清真寺;另一部分是国王的居住区,由高大豪华的宫殿和一些圆形的官邸组成,周围有城墙,城外有丛林,外人不得擅入。

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忽然,贝克利听到一阵欢快的鼓声,街上行人纷纷站在路边,兴奋的望着鼓声传来的方向。“是国王巡游!”朋友一边接着贝克利往边上站,一边对他说道。

只见两排雄赴赴气昂昂的士兵手持长矛在前面开路,命令闲杂人等回避。国王骑着高头大马,头上戴着一顶高大的黄金王冠,脖子上戴着金项链,手上带着金镯子,身上的衣服更是镶满了金灿灿的黄金。贝克利观察到,连马鞍都是纯金的。连卫兵手中的盾牌、宝剑都镶嵌有黄金,果真是黄金之国啊!

第二天一大早,贝克利就跟随朋友来到交易市场。所谓市场只是一大片空地,商人们把带来的食盐、织物、贝壳等物品分门别类摆放在地上,然后离开。不一会儿就会有当地人带着黄金走过来,看到有自己需要的货物,就在该货物的边上就放下自己认为合适的黄金数量,然后也离去。这时阿拉伯商人会回到自己的货摊前,如果觉得黄金数量合适,就收取金子离去;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退回去。想买货物的人则再走过来,如果看到自己留下的黄金被收走了,就表示生意成交,可以把货物带走。如果金子还在,就表示卖主嫌出价太低,要求加价,这时买主可以选择继续加钱或者放弃购买。阿拉伯人把这种交易方式称为“哑巴交易”。

早期非洲人做生意原来是这样的

贝克利的朋友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一次成交。过了几天,他们购买了当地的象牙等物品后,就启程回国了。回到国内的贝克利根据自己在黄金之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非洲见闻》的书,就成了人们对非洲古代文明了解的早期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