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爱吃小孩的隋将麻叔谋

小时候喜欢听单田芳评书里面隋朝有员大将叫麻叔谋,专门喜欢吃小孩,刚开始是吃坟地里小孩尸体的,后来就进化成偷小孩吃鲜活的小孩了,今天就把这个故事的原委找出来了,原来史书中还真记载这件事了,麻叔谋吃人的事不少书籍都有记载,明末阮大铖的传奇《牟尼合》、宋代中国传奇小说《开河记》中也写了这样的情节。看来是有一定依据的。

当年隋炀帝下诏开汴渠,麻叔谋被任命为开河督护。他到达宁陵后患病,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说必须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食。麻叔谋让人找来几只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为“含酥脔”。乡村百姓前来献羊羔约有数千人,麻叔谋收下羊羔,给了他们优厚的报酬。宁陵县下马村有个叫陶榔儿的地主,家财万贯却为人凶暴,他家的祖坟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时被发掘,就偷了别人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杀死后砍掉头和脚,蒸熟装入食盒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着这肉,香美异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人满意,就下令让河道在经过陶家坟地时绕了个弯。陶榔儿兄弟感谢麻的恩德,继续偷盗小儿蒸熟献给麻叔谋来讨赏。

民间传说:爱吃小孩的隋将麻叔谋

结果麻叔谋吃上瘾了,其他什么也不想吃了,非吃蒸的小孩子肉不可;可是宁陵一带小孩子被他吃了好多,吓得当地百姓都把小孩子藏起来了,就这还有丢失小孩的,但麻叔谋就有断餐的时候了,就有人给他出注意,去鹿邑偷小孩吃,结果麻叔谋就派人去鹿邑偷小孩回来蒸着吃。就这样鹿邑当时好多人家的小孩接二连三的丢失,报官官不敢过问,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有把小孩子藏起来,并哄吓小孩子:别哭,麻胡子来了,听见就不能抓去蒸蒸吃,结果小孩听说麻叔谋来啦,吓的一声也不敢哭了。

当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制一个大木柜,用铁皮裹缝,夜里就把小孩藏在柜中,用大锁锁牢,而且全家人点着蜡烛值班看守。到天亮打开柜子,若小孩还在,全家老幼都一一庆贺。即使如此,丢失小儿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事发后麻叔谋被人告发,朝野震惊,隋炀帝派大将来护儿把他逮捕,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将其腰斩,陶榔儿兄弟也同时正法。(未完,后面还有麻胡汤呢)

民间传说:爱吃小孩的隋将麻叔谋

麻叔谋处死后尸体交给鹿邑的老百姓处理,鹿邑老百姓对麻叔谋是千仇万恨,没有一个不想吃他肉喝他血的,可是人太多分不过来,就有人想个法子,把麻叔谋剁碎炖汤喝就人人有份了,就这样,把麻叔谋剁碎扔进大锅,可是人太多,加水多汤就稀了,人们又想个法,把浸泡的黄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放入这个大锅,于是人们都喝上了麻胡子汤,才解了一些心头之恨。自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浸泡的黄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煮成的汤叫麻胡子汤,即好喝又解气,所以鹿邑人民都爱喝这个,后来慢慢把‘麻胡子’写作‘妈糊子’(本来这个汤色味不亚乳汁,称妈(俗指奶水)糊也不为过),不在提‘麻胡子’了,以防恶心人的胃口。。

民间传说:爱吃小孩的隋将麻叔谋

用“麻叔谋来了”吓唬小孩的恐怖说法,还有一说是麻叔谋胃口不好,迁怒厨师厨艺不行,杀了很多厨师。有一个厨师生气了,故意捡一个被丢在路边的死孩子作菜脯,不料麻叔谋认为味道好极了,指令天天出这道菜。厨师没办法捡到那么多死孩子,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得去偷小孩来杀,以至地方上小孩连续失踪。麻叔谋吃小孩被传开后,方圆百里的小孩都怕得要死。一说是皇上嗜好造恶行。隋炀帝喜吃熊掌,出游扬州时,由于地方上不产熊掌,麻叔谋就派人偷盗百姓小孩来宰杀,剁掉手脚烹饪冒充熊掌。隋炀帝吃上瘾后,麻叔谋投其所好继续偷杀不少孩童。此后,当地的老百姓只要小孩哭闹不听话,就故意说“麻叔谋来了!”小孩一听,吓得即刻止声。

《开河记》,宋代中国传奇小说。又名《炀帝开河记》中记载,叔谋有大罪四条: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移开河道。请用峻法诛之。其子孙取圣旨。”帝曰:“叔谋有大罪,为开河有功,免其子孙。”只令腰斩叔谋于河侧。时来护儿受敕未至间,叔谋梦一童子自天而降,谓曰:“宋襄公与大司马华元遣我来,感将军护城之惠意,往年所许二金刀,今日奉还。”叔谋觉,曰:“据此先兆,不祥。我腰领难存矣。”言未毕,护儿至,驱于河之北岸,斩为三段。郎儿兄弟五人,并家奴黄金窟并鞭死。中门使段达免死,降官为洛阳监门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