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农历十一月初五,冬至

凉飙啸咤,已透冬寒

一年中最后一次阴阳交替

此时日行南至,阴气盛极而衰

而生息始发

北风飒飒的日子里

便想烫两斤酒,炒几样菜

邀三两好友把酒话旧

带着微酣的畅意迎来又一年的终结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到了冬至,代表着二十四节气开始了新的一轮循环。过了这一天,冬藏终结,阳生春又来。古人曾在冬至日画上一枝梅,自此每日以胭脂点上一圆,待点满九九八十一瓣梅花,春风至,天就暖了。

《礼记》中记载,仲冬之月,人们有酿酒来饮的习俗。相较性烈的白酒与酸柔的红酒,多数人心里最适合冬天的,或许还是一壶温热的黄酒。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

黄酒为粮食酿成,醇香和顺,回味细腻。记忆中,每到冬天,爷爷每顿饭必会温上一碗,一口菜,一口酒,一顿饭花上一个钟头,嘬得有滋有味。老人家喝不惯洋酒,嫌太过辛冲,掩了菜的味道。

喝酒,若是没有菜来辅佐,酒意便难尽兴。总能听见人说“炒俩菜,喝二两”,也觉得再自然不过。平日里自己小酌,最常见的佐酒菜是花生米、豆干、熏烧肉一类简便耐嚼的咸香小食。回了家,佐酒的便是一桌热腾腾的妈妈的拿手菜了。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若遇上了爱吃的文人,佐酒的菜式便更加讲究一些。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对炝青蛤犹为推崇,称其佐酒极佳;汪曾祺先生曾向贵州同学学习,将青椒用炭火烤熟后,蘸盐水下酒;鲁迅先生是出了名的嗜酒,尤爱故乡的绍兴黄酒。先生也曾频繁出入酒肆,对于酒菜多有见闻。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临近冬至,饶是南方的小城也已寒峭霜冻。索性温起酒,循着鲁迅先生喜爱的口味,习几样快手小菜,咪咪嘬嘬地懒一个下午。

既为佐酒菜,最嫌工序繁琐。因此选的几道食方,包括备料在内,烹饪过程皆未超过十分钟。

丨冬至 食单丨

① 广和居炒腰花

鲁迅先生饮酒时,喜爱的佐酒菜之一便是炒腰花,尤以广和居的炒腰花为佳。腰花生脆易熟,因此对于火候及时间的控制极为重要。

丨食材丨

猪腰、蒜苗、木耳、姜、酱油、糖、醋等

丨步骤丨

1丨一口锅烧开水,将切片的腰花焯水,

另一口锅下猪油烧热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2丨待油温足够高时,将腰花捞出,

放入油锅爆香后迅速盛出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3丨炒蒜苗、木耳,再次倒入腰花翻炒,

加少许姜水,勾芡调味即可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先过水再入油锅爆炒,能让腰花呈色金红,且保持口感脆嫩,嚼之有味。木耳与蒜苗的清甜微辛解了腥气,一箸夹起送入口中,清爽嫩滑,唇齿留香。喜欢它处于丰腴与素淡之间的滋味,佐粥、佐酒甚好。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② 软炸肝尖

鲁迅先生曾喜欢中午喝点小酒,他时常携友光顾一家名为龙海轩的小饭馆。这家的拿手菜是软炸肝尖,也是他很喜欢的一道下酒菜。

丨食材丨

猪肝、鸡蛋、淀粉、盐、料酒等

丨步骤丨

1丨猪肝切片,用盐、料酒腌制片刻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2丨花生油烧七成热,猪肝挂鸡蛋糊后依次入锅微炸后捞出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3丨将油烧至沸热,肝尖再次下锅炸至金黄即可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猪肝平时多见于同蔬菜并炒,以炸肉的做法来炸猪肝,又是另一种令人停不下筷的滋味了。油炸两次的肝尖需趁热吃,咬下炸得酥香的外皮,内里恰好断生的猪肝嫩且脆,脂润绵滑。

嘬着热酒吃着猪肝,忽又想起余华笔下的许三观,“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一句话在终日往返的路上重复了无数遍,便串起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咸卤油豆腐

“一斤绍酒,十个油豆腐。我很舒服地呷了一口,酒味很纯正,油豆腐也煮的十分好”。

《在酒楼行》中,鲁迅先生描写了三教九流到鲁镇酒楼吃酒的情形。油豆腐的煮法,周作人先生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酒楼》中对其作了更详细的解释。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中古厨房自制的咸卤

只需一味自家的卤汁,取一勺入锅,加适量水后倒入油豆腐,即俗称的豆腐泡,烧至入味即可。因各家卤汁的口味差异,烧出的油豆腐口味也各不相同。

这次用了中古厨房烧菜的咸卤,色沉汁稠,口味咸鲜且香料味重,入锅加热后的香气愈发浓郁诱人。口味淡的,稍微煮上几分钟,豆腐泡均匀上色便可盛出。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油豆腐因经过炸制,原本内里绵软透空,吸饱了卤汁后则变得沉实。一口下去,豆腐皮已煮得软糯,藏在腹中的汁水带着风味十足的肉香,竟似食肉般的满足。不知不觉已连吞数块入肚,酒杯也添了好几回。样貌平实的两味食材相互融合后,竟能挥发出令人着迷的滋味。

旧时讲究简单而纯粹的好吃,喝酒的时候有了几样热乎的下酒菜,便似乎增添了一份笃悠悠的闲情。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丨适合冬日温饮的酒丨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在饮酒文化中,历史上素有“十乘五合”之说。凉月好风,快雨时雪,皆为小酌一杯的好时候。

在夏季贪凉,喜欢冰啤酒入喉的激爽,或梅酒加冰的沁透酸甘。到了数九寒天,还是心念着能支起炉子,烫一壶酒。一口温香入腹,以醇和的酒气祛了寒意。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除了黄酒,清辛馥郁的清酒依据口味分类,也有不少适合烫饮的品种。而儿时最喜爱的甜米酒则更不用说——温热后的米酒更加绵甜软润,闷多了酒意上头发晕,两颊就红扑扑地烫了起来。

我们曾在小雪时,趁冬日尚有余温,在厨房里做了回酒酿,吃下一碗,身心俱暖。若你想寻回儿时的甜味,也不妨在冬至之际尝试一回。不时不食丨小雪日,酿碗暖乎乎的酒花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温酒入喉,大雪落尽,还沉浸在微酣中的人们,不知觉已到了掰着指头倒数一年最后几天的时候。而我们吃尽了春夏秋冬,尝透了心头的乡愁,最终也都在一壶温酒中,化为了记忆中或浓或淡的印记。

不时不食丨冬至烫酒来,尝尝鲁迅先生最爱的佐酒菜

<24节气明信片·2017冬至>

每一个节气到来时,中古厨房把当季的食材以文字与图像的方式传递分享。而这一次,沿着画笔落于纸上,我们将这份触手可及,能够留藏的食光印记,分享给你。

丨参 与 方 式丨

参与留言互动

告诉我们

你在这个节气里吃什么,怎么吃

或是一道难忘的的佐酒食方

各选取5位朋友

送出中古厨房 24节气明信片

/ 截止日期 /

12月25日18:00

插画丨肉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