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且行且歌的陈鸿宇

总在各个城市匆匆路过

曾两次来到厦门的他

却从未有过机会真正深入了解这片土地

在巡演厦门站之后

一起品尝“老厦门”的味道

他还亲自跳上灶台

献了回厨艺

/ 戳视频看 陈鸿宇 的一桌厦门 /

褪去艺人的身份,他仍是一幅热爱折腾的少年模样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丨陈鸿宇的厦门食味旅丨

在厦门生长了三年的中古厨房,这次与陈鸿宇一起,走过我们每日采买食材的老菜市场,闲暇时逛的老街巷,体验了“老厦门”的一日生活。

在异乡旧时的烟火气中,我们也看到了陈叔在舞台下的另一面。

第一站:逛八市

“好多菜见都没见过”

午后,躲过烫人日光的菜摊再次在市场两侧次第铺开,新上的海鲜蔬植摆在最显眼的外侧。此时正是午市的热闹时候。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入乡随俗,陈鸿宇拎着水洗牛皮菜篮子逛起菜场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要想一尝厦门的好味道,需要采买的食材不少。个头小而橙黄带青的本地芒果、老师傅现烫的绵韧春卷皮、黑乌乌带着海风气味的海草、异香扑鼻的水灵香椿,以及各类正值时令的新鲜蔬果。

内蒙古由于气候干冷,鲜少有露天市场,食材的种类也与南方大不相同。许多厦门人熟知的海产蔬果,譬如银鱼和香椿,陈鸿宇都是第一次在市场里见到。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刚出炉的热腾春卷皮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第一次尝试新鲜橄榄的陈鸿宇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带着新奇的兴奋感,再加上缺乏经验,原本只需一小把的香椿,两人愣是买了满袋。在挑芒果时看到隔壁摊上的百香果,也忍不住馋,兜了一些回来。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途中,陈鸿宇不时被两旁摊位上的新鲜小吃吸引了注意。作为异乡来客,自然少不了在菜市场里转上一圈,寻找最在地的小吃。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尝试刚出锅的炸五香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老老实实地排队买手撕鸡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从菜市场满载而归

陈鸿宇说,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寻找当地的小吃和啤酒。“我觉得食物,尤其是小吃,能够比较综合地反应当地的人情文化和质感。吃的时候在那些店里接触到的,就是最在地的民俗。”

第二站:骑楼嘬茶,遇见烹饪灵感

“我一会儿也做一道炒土豆吧”

历经百年风雨的旧式南洋骑楼,是老城区最为标志性的建筑,如今仍保留着喧嚣的市井人气。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小板凳和老茶具,沏一壶红茶

逛累了的一行人问店铺里的阿嫲借来了烧水壶和茶席,就地沏起了茶。对于长手长脚的陈鸿宇而言,阿嫲的小板凳略微有些局促了,他倒也怡然自得。在行程紧张的巡演中,偶尔也需要有这样的一段时间,去放慢脚步,去享受生活的本质。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喝茶闲侃时,陈鸿宇突然被隔壁飘来的辛香给激起了兴趣。按捺不住好奇心过去瞧,有个阿姨正做着一家人的晚餐——炒土豆,放辣椒之后大火猛炒,火舌烘起香气,围观着的人也被勾起了馋意。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我一会儿也做一道炒土豆吧”。陈鸿宇突然开口。

闲聊时才刚了解到他并不是个擅长料理的人,陈鸿宇就突然给了我们一份惊喜。愈发感受到他喜爱尝鲜的性格之余,也不禁担忧起了他灵光一现之后的成品。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手中的破凳子是买破烂蹭来的

第三站:回中古厨房,露一手厨艺

“我觉得这盘估计不好吃”

回到中古厨房时,夜色已浓。灶台前亮起暖色的灯,等待着准备大展厨艺的料理人。穿起略显局促的围裙,陈鸿宇开始挑战他并不擅长的料理。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虽自称平时并不会下厨,但在备料时,他切土豆片的利落手法还是颇为老练。看着专注于灶台前的陈鸿宇,想起粉丝们对他的昵称“陈叔”,也的确适合本人,随性率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对于料理,陈鸿宇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喜欢吃干一点的肉,所以要炒久一些”,“配色要美,没有青椒有香菜也可以,总而言之要有点绿色”。不仅如此,嗜辣的他更是放了大量辣椒,菜还未出锅,就已呛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厨房里的所有人。

他边炒着,边笑着自嘲:“我觉得这盘估计不好吃”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掂锅的姿势有模有样

当问及最怀念的一道家的味道,陈鸿宇几乎不假思索地提起了儿时常吃的,妈妈做的“XX炒肉”。或许是出生于北方的缘故,陈鸿宇认为自己在吃食的认知上比较粗犷,不够南方的精细。因此记忆中留下最深印象的味道仅仅是简单的炒肉。

简单的一道家常菜,却是他在长大后,身处异乡时总忍不住惦念的味道。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超辣的土豆炒肉

/ 美味与奇特并存的厦门味道 /

陈鸿宇印象最深的是……

为了呈现一桌记忆中的厦门味道,我们调查了老厦门人心目中味道最好的几种特色厦门小吃,一并搜罗带回厨房。

听说陈鸿宇一直很想尝试厦门的特色水果吃法——芒果蘸酱油,我们便为他准备了本地的小芒果,切开后直接蘸食。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问到陈鸿宇对这道小食的看法时,他摇摇头,表示还是有点黑暗。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道厦门特色料理——姜母鸭。砂锅煲出的鸭肉色焦味浓,浸透了姜的辛香,肉质结实,汁水鲜甜。

尝了一圈厦门味道之后,给陈鸿宇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市场里肥美软嫩的

蚵仔煎,和这一锅热腾咸鲜的姜母鸭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令陈鸿宇留下最深印象的姜母鸭

除此之外,饭桌上还汇集了许多厦门人熟悉的家常味道。新鲜冰弹的小章鱼和土笋冻、八市菜场招牌之一的手撕鸡、绵糯的花生冲蛋汤、汁稠入味的杂鱼酱油水……

更少不了作为主食的春卷,是将初春的嫩芽新菜切细,佐上肉和蛋丝,用春卷皮裹起——一口吃下清雅馨香的春。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与陈鸿宇相处的时间虽不长,但在一整日穿街走巷的食光里,人与人,人与城之间便已搭建起了奇妙的联系。这是陈鸿宇第一次尝到一桌属于厦门的味道,而寄付于食物中的情感,能够轻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拒绝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是陈鸿宇面对生活时属于年轻人的冲劲与炽热。对于没有尝试过的一切都抱有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如少年般享受着生活,他也将继续一往无前地,朝着未知的前方行去。

丨与陈叔的快问快答丨

Q:最喜欢吃的东西是?

A:绿色的东西。

Q:最喜欢喝的东西是?

A:温水。枸杞泡的。

Q:最讨厌吃的东西是?

A:汤泡饭。

Q:昨晚演唱会之前吃了什么?

A:在食堂吃的,吃了山药。

Q:将自己比喻成一道菜的话会是?

A:红烧唐僧肉,哈哈哈。

Q:最想学做的一道菜是?

A:高阶版的炒土豆片儿。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每当有朋友来到中古厨房,我们总会准备一顿围聚一桌的好饭,希望将最能够代表这座城市的美食,分享给远道而来的人们。

在这座老厨房中,不仅能吃到一桌故乡味道的料理家宴,你也能够像陈鸿宇一样,跳上灶台,亲自动手,为家人亲友烹几道故乡味的菜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丨预 约 方 式丨

在以下城市,你可以找到这个理想厨房:

厦门丨广州丨珠海丨北京(待开放)

预约开放厨房

请提前至少一日

直接联系厨房女工

电话丨13023975673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行歌且折腾

率性又真诚

怀抱着食与乡的旧时光

陈鸿宇正朝着新的路途行进着

我们也期待着下一次相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而他仍是少年

视频丨Ken 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