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开启6G研究,打破“无芯之痛”,“她”撑起中国信息产业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通信技术逐渐走到了互联网产业的最前沿。如果要统计2018年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通信技术绝对是“榜上有名”。

当然,科技发展的再快,也需要人才作为支撑,在中国提到IT领域,我相信,“她”绝对是个重要角色。

“她”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高校

率先开启6G研究,打破“无芯之痛”,“她”撑起中国信息产业半壁江山

归根到底,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是互联网、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而在我国就有这样一所高校,“她”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唯一一所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其学科和专业在我国IT信息领域排名中一直位列前茅,在过去的几十年建设过程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IT精英人才,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很多互联网企业中,“她”培养的学生占据非常大的份额。

第四轮学科评估,2个学科全国第1

口碑是实力的证明。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在第四轮科评估中也表现的很“抢眼”。

电子科技大学一共有4个学科进入A类,分别是电子科技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均位列全国第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光学工程为A-。A+学科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除此,在最新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世界学科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科更是进入ESI前1%, “计算机科学”学科连续三年进入US News全球学科排行榜百强。

发明出通信芯片,让5G畅享全球

率先开启6G研究,打破“无芯之痛”,“她”撑起中国信息产业半壁江山

在2018年5月22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第8版“科研学子”栏目,以《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一“芯”让5G通信畅享全球》为题,报道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博士生张净植提出的“基于强耦合变压器的电流提升技术”科研成果,初步实现了用一款芯片覆盖多个频段,让5G通信“全球通”变成了可能。

这种小芯片具有“兼容并蓄”的“宽广胸襟”,极大地提升了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工作带宽,即“基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的超宽带注入锁定倍频器”,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解决5G芯片在不同电磁频段“水土不服”的难题而专门设计的。

在与业界最先进技术的比较中,该技术在仅消耗两倍功耗的情况下,将工作带宽提升了5.2倍,同时还解决了毫米波频段中“低相位噪声信号源的大带宽设计”难题,为毫米波领域超宽带低相位噪声信号源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对5G通信的高频段多频带应用有着实际意义。

除了5G研究,电子科技大学还率先开启6G研究,目前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4月25日出版的《四川日报》第四版要闻以整版篇幅对我校太赫兹科学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深度报道,并被人民网等媒体转载。报道题为“比5G快100倍 6G有望从这里开启”

IT界校友众多,撑起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

校友作为学校在外的一张名片,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就是母校最大的财富。电子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也走出了一大批信息产业领域的知名校友。

网易创始人——丁磊

率先开启6G研究,打破“无芯之痛”,“她”撑起中国信息产业半壁江山

华为技术董事长——孙亚芳

“第三代移动通信之父”——李世鹤

刘永言——197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希望集团董事局主席

彭泽忠——198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半导体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美国凯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爱平——198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TC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李正茂——198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柏华——1986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 现为优网通联合资讯有限公司中国区业务副总。

花欣——1989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现为四川迈普数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明坚——199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原为TCL集团副总裁,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裁。现为国虹通讯董事长

吴敬传——1994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华为3Com国内市场总裁,90年代初的通信本科毕业。

王东升——199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

……

对此,也有网友表示:“电子科技大学撑起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

这些成绩的取得对电子科技大学来说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电子科技大学也会继续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关注“成电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电子科技大学的精彩资讯!

部分图文来自于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