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開啓6G研究,打破「無芯之痛」,「她」撐起中國信息產業半壁江山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以及通信技術逐漸走到了互聯網產業的最前沿。如果要統計2018年中國最熱門的專業,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以及通信技術絕對是“榜上有名”。

當然,科技發展的再快,也需要人才作為支撐,在中國提到IT領域,我相信,“她”絕對是個重要角色。

“她”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頂尖高校

率先開啟6G研究,打破“無芯之痛”,“她”撐起中國信息產業半壁江山

歸根到底,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還是互聯網、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而在我國就有這樣一所高校,“她”是中國信息技術領域唯一一所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其學科和專業在我國IT信息領域排名中一直位列前茅,在過去的幾十年建設過程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IT精英人才,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很多互聯網企業中,“她”培養的學生佔據非常大的份額。

第四輪學科評估,2個學科全國第1

口碑是實力的證明。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頂尖高校,電子科技大學在第四輪科評估中也表現的很“搶眼”。

電子科技大學一共有4個學科進入A類,分別是電子科技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均位列全國第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A,光學工程為A-。A+學科數與西安交通大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

除此,在最新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世界學科排名中,電子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科更是進入ESI前1%, “計算機科學”學科連續三年進入US News全球學科排行榜百強。

發明出通信芯片,讓5G暢享全球

率先開啟6G研究,打破“無芯之痛”,“她”撐起中國信息產業半壁江山

在2018年5月22日出版的《中國科學報》第8版“科研學子”欄目,以《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一“芯”讓5G通信暢享全球》為題,報道了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博士生張淨植提出的“基於強耦合變壓器的電流提升技術”科研成果,初步實現了用一款芯片覆蓋多個頻段,讓5G通信“全球通”變成了可能。

這種小芯片具有“兼容幷蓄”的“寬廣胸襟”,極大地提升了注入鎖定倍頻器的工作帶寬,即“基於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的超寬帶注入鎖定倍頻器”,簡而言之,就是為了解決5G芯片在不同電磁頻段“水土不服”的難題而專門設計的。

在與業界最先進技術的比較中,該技術在僅消耗兩倍功耗的情況下,將工作帶寬提升了5.2倍,同時還解決了毫米波頻段中“低相位噪聲信號源的大帶寬設計”難題,為毫米波領域超寬帶低相位噪聲信號源設計提供了一個可行方案,對5G通信的高頻段多頻帶應用有著實際意義。

除了5G研究,電子科技大學還率先開啟6G研究,目前已經在相關領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4月25日出版的《四川日報》第四版要聞以整版篇幅對我校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進行了深度報道,並被人民網等媒體轉載。報道題為“比5G快100倍 6G有望從這裡開啟”

IT界校友眾多,撐起了中國信息產業的半壁江山

校友作為學校在外的一張名片,他們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就是母校最大的財富。電子科技大學自建校以來,也走出了一大批信息產業領域的知名校友。

網易創始人——丁磊

率先開啟6G研究,打破“無芯之痛”,“她”撐起中國信息產業半壁江山

華為技術董事長——孫亞芳

“第三代移動通信之父”——李世鶴

劉永言——1977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獲學士學位。現為希望集團董事局主席

彭澤忠——1982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半導體專業,獲學士學位。現為美國凱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愛平——1983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現為TC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李正茂——1985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副總裁。

王柏華——1986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自動控制專業,獲學士學位。 現為優網通聯合資訊有限公司中國區業務副總。

花欣——1989年,獲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現為四川邁普數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萬明堅——1991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博士學位。原為TCL集團副總裁,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裁。現為國虹通訊董事長

吳敬傳——1994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系,華為3Com國內市場總裁,90年代初的通信本科畢業。

王東昇——1995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京東方電子科技集團董事長。

……

對此,也有網友表示:“電子科技大學撐起了中國信息產業的半壁江山。”

這些成績的取得對電子科技大學來說既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鞭策。電子科技大學也會繼續以“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為校訓,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為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鬥!

關注“成電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電子科技大學的精彩資訊!

部分圖文來自於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