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如果我們隨便選一個車型,然後到網上一些著名的汽車論壇或專門欄目去觀察,就會得出一個結論:

無論哪款車都是不錯的!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汽車產業非常龐大,在這裡面就衍生出了無數種我們不瞭解、從未聽說過的職業“周邊”人群。

像一些專注於汽車內容的媒體人或組織就屬於這類人。

另外比較典型的就是所謂“公關”了,他們的任務就是消滅那些偶發的“不利”因素,如果某用戶在論壇裡“圖文並茂、聲淚俱下”的控訴某品牌的汽車,那麼他很快就會接聽到意想不到的陌生電話了,通常來說都是通過“談判”的方式與之達成共識,用戶則以“撤訴”為代價獲取更多的補償。大多數普通車主“經受不住”這種考驗的,最終都是妥協為結局。即便個別比較“倔強”的車主,往往也不會得到什麼好的結果,通常的結局就是帖子消失不見了。

不要小看這類“公關”的能量,他們不光能夠對付普通車主,甚至能夠左右大型的第三方網站,比如38號車評在優酷視頻網站中發表的長城VV7的評測,就被“強行”刪除了!

因此說,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什麼車好什麼車不好的言論,都是需要持有一種審慎的態度來對待的

譬如網上常說的“日系車皮薄不安全,不能買”,而現實裡日系兩田的車賣的卻是不錯的,熱門車型不僅沒有優惠,甚至還要被4S店加價潛規則。

譬如網上常說“大眾簡配不厚道,斷軸燒機油不能買”,而現實中卻是大眾汽車長期霸佔銷量榜單的前十名。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另外就是,很多文章喜歡用“車禍“來證明汽車的質量,這個就讓人感覺太”玄幻“了,難道一個車型的口碑是靠車禍來樹立的嗎?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像這類“日系撞國產”最是喜聞樂見的了,這種一幢成名的口碑樹立方法總是屢試不爽。

誤不誤導先不說,其實只要你是個有心人,這種“圖例”是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的,如果通過一張圖就可以得出結論,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無數個結論,譬如: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為什麼有些車需要用“一撞成名”來樹立口碑?

如果這些結論都是真的,那麼我們還是不要開車的好。

如何撥開迷霧見真相

汽車產業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簡單的就憑“技術”就“呼風喚雨”的了。

很多車型在網上被“猛烈叫好”,在現實裡卻賣的一塌糊塗。比較典型的就是法系車,很多網友一提到法系車就莫名興奮,什麼“底盤最牛”、“用料最厚道”之類的讚不絕口,但銷售卻是一塌糊塗,網上投訴也是潮起潮湧。法系車到底好不好先不論,但最起碼它的售後服務體系是有問題的,銷售不好的車型,售後服務通常都不會好到哪裡去。

總之,買車看“銷量榜”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好方法,這個榜單可都是車主們的“血汗錢”堆出來的,是非常高理性的選擇。當然,銷量排名並不代表著產品力排名,排第一的車型未必就一定比第十的好,因此我們不必糾結於排位,但總歸要著重考慮那些銷量位列主流的車型,這一方面代表了它在各方面不至於太差,另外也是降低風險的好方式,賣的好的車型通常很少有讓人無法接受的硬傷。

總之關於汽車,我們不要僅憑某些一面之詞就輕易的信以為真,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斷。

文章雖精彩,評論見分曉;

水軍不可怕,群眾浪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