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藍圖漸次落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楊學聰

日前,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正式閉合成“環”,北京新機場線一期工程磁各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領域的交通一體化正逐步成為現實,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初露端倪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3年多來,作為先行領域的一體化交通網,已一步步從“藍圖”變成現實。國家高速公路網7條首都放射線北京段全部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交通一體化架構日益清晰,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初露端倪……條理分明縱橫交錯的一體化交通網,將京津冀三地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放射線路網成形

目前,涉及北京的高速鐵路已全部開工;新機場航站樓實現封頂封圍;國家高速公路網7條首都放射線北京段全部建成

6月30日,隨著連接京津冀地區的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最後一段——通州至大興段具備通車條件,俗稱“北京大七環”的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正式閉合成“環”。

在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首都地區環線高速編號為G95,途經河北省張家口、涿州、廊坊、承德,以及北京市大興區、通州區和平谷區等地,線路全長940公里。其中,河北境內約850公里,將河北承德、興隆、三河、香河、廊坊、固安、涿州、張家口、崇禮、沽源、豐寧等城市串聯起來;北京市境內約90公里,串聯起平谷、通州和大興等區。

“此前,河北境內部分已經通車。”北京首都環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荊豔會說,通州—大興段工程起點為大興區採育鎮韓營村南側市界,終點為通州區西集鎮趙莊村北側市界,與河北省香河縣段規劃線位相接。通州—大興段38公里長的高速建設歷時一年半。

“以後,往南走的過境車輛尤其是大型貨車,不用再繞道東六環。”荊豔會表示,通州至大興段的開通,還將縮短河北承德至雄安新區、北京新機場的距離,其中河北承德到北京新機場的距離可以縮短150公里。建成後的“北京大七環”在京津冀多個重要城市間形成快速連接通道,與多條高速公路放射線形成網絡,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交通支撐。

目前,通州—大興段共有7座互通式立交橋,其中3座為樞紐型立交橋,可與京滬、京津、京哈高速實現互通。

除首都環線通州—大興段工程外,另一條連接北京與河北三河的快速通道——京秦高速北京段,也在6月底具備通車條件。京秦高速公路全長264公里,經三河、薊縣、玉田、遵化、秦皇島等地。京秦高速北京段建成,對緩解京哈高速交通擁堵狀況,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設,帶動沿線地方經濟發展,改善通州區北部地區的投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加快構建京津冀一體化交通網絡方面,目前涉及北京的高速鐵路已全部開工;新機場航站樓實現封頂封圍;國家高速公路網7條首都放射線北京段全部建成。

一體化架構落細落實

北京新機場線建設如火如荼,同時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交通一體化架構日益清晰

6月29日上午10時,隨著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成,北京新機場線一期工程磁各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是繼新機場北航站樓站之後,新機場線3座車站中第二座封頂的車站。當天,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在施工現場召開動員大會,要求各方全力以赴,確保新機場線於2019年9月份隨新機場同步投用。

新機場線是北京新機場“五縱兩橫”綜合交通主幹網絡線路之一,也是國內首條最高時速16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據瞭解,新機場線一期工程全長41.36公里,自北向南依次設草橋站、磁各莊站和新機場北航站樓站三站。在草橋站,新機場線將與已運營的10號線、在建的19號線換乘。

在新機場線建設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交通一體化架構日益清晰。近日,首都之窗網站發佈《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關於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0486號提案會辦意見的函》,同意孟憲明委員提出的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交通一體化的建議。

“北三縣”包括河北廊坊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和香河縣。這三個縣市行政上隸屬河北,卻與京津相接。近幾年,很多居住在北三縣的就業者每天穿過通州到北京市區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僅大廠譚臺治安檢查站和觀潮路警務站日均車流量就達1萬餘輛次,早高峰上行通行率約400輛次/小時。因此,解決北三縣的通勤問題迫在眉睫。

對此,市規劃國土委在會辦意見中表示,2017年北京已與河北省聯合啟動編制《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規劃範圍包括通州區以及廊坊北三縣地區的全部行政轄區。除連接北京通州、天津薊縣、河北秦皇島等地區的京秦高速年內竣工通車外,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北部,還將形成徐尹路對接燕郊北外環路等骨架網絡。在核心區南側,也研究了通州連接大廠、副中心連接香河的骨架通道。

“1小時通勤圈”初現

未來3年,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北京、天津、保定、唐山“1小時交通圈”

日前,在交通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綜合規劃司副巡視員毛健表示,未來3年,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將加快推進京津冀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北京、天津、保定、唐山“1小時交通圈”。同時,還將加強對雄安新區和冬奧會的保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2022年冬奧會配套交通項目建設。

今年初,雄安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已正式全線開工建設。該線起自京九鐵路李營站,經北京大興區、北京新機場、霸州市,最終到達雄安新區,全長92.4公里,總投資約335.3億元。

按照規劃,北京城區內李營至北京新機場段設計時速250公里,將於2019年9月份與新機場同步投入使用。北京新機場至雄安新區段設計時速350公里,預計2020年底實現全線通車運行。屆時,從北京城區到達雄安新區最快僅需30分鐘,是連接雄安新區、北京新機場和北京城區最便捷的通道。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北京持續加大交通、生態環保、產業合作的推進力度,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三個重點領域已取得率先突破。交通環境的改善,使區域內產業轉移和對接協作更加便捷。

數據顯示,目前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已累計簽約北京項目129個;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累計註冊企業472家,僅今年就已新增註冊117家。有統計顯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在津冀兩地投資認繳出資額累計超過5600億元。

楊學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