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房价真的会涨到亚运后吗?

金九银十过去了,杭州房子的成交刚刚过万。和去年动则几万的成交相比,算是缩水很多了。

当然,去年的价格和现在比起来,也是云泥之别。

毕竟,杭州有个亚运会的加持,有个一线大城市的杭州梦在。

让人不禁要问,杭州房价会持续涨到亚运会吗?

杭州的房价真的会涨到亚运后吗?

图片来源网络

记录一个朋友的买房经历,试着探索一下。

2015年房价滞涨,就想着买个大套置换,改善居住环境。按照交通方便、学区适宜(好学区的房子,即使任何时候,都是贵的)、生活方便、价格适宜四个标准,开始看房子。

那时候可选的余地比较大,城东地铁沿线有很多一手准现房,扎堆的在推出。价格也算合理,新楼盘也就是1.7-2.2万左右。位置、户型、开发商口碑稍微差点的,则在1.5万。也看了一些楼盘,有的户型好,但是位置不好。位置好的,户型不好。售楼处的人很热情,凡是留了电话的,都是隔三差五的问询意向,邀请去售楼部看看。一些开发商不好的楼盘,任凭售楼电话打爆,也懒的去看。

因为是置换自主,就想挑选比较各方面都好的。就这么挑来挑去,没有看中满意的。或者是可选择太多了,反而不急了。感叹道:现在回头去看,真的是美好时光啊。

2016年,突然二套房首付降为4成,市场马上开始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介带着买房者如旅游团参观景点一样的看房子,一拨拨的络绎不绝。市区的房价,开始涨起来,接着,漫延到郊区,如同水波一样层层扩散。

起初,是5万,8万的加价。到后来,就是10万,20万的跳。一扫此前的温柔。同一小区,今天这套成交价格200万,明天同样户型挂出来至少涨20万。十万、二十万,对于普通人是一年或者一家的收入。而在卖房者口里,轻松的就像在菜场说10块、20块一样。

在跟着中介看房的时候,看了套房子,中介就直接问,现在订下吗?说回去再考虑一下,中介就不再联系了。隔天联系中介,房子已经卖掉了。中介推动之下,资金,政策交织起来,让人感觉到恐慌和紧张。

市中心的狂涨,马上蔓延到郊区,价格都是翻翻的跳。那些原先只要8、9千的偏远楼盘,水涨船高的涨价格。或者,就直接封盘等行情。

这样的行情之下,人也不淡定了,也不坚持满足各方面要求了,没有要求,选择也快了。

没多久就定下一套在市区边缘的地铁房。也算是赶上了末班车吧。这套房子的价格,和一年前相比,已经涨了近60%。在中介公司总部排队网签,签约中心的热闹程度,不亚于以前春运买火车票。从晚上6点排队到11点,终于网签成功。第二天,房东后悔了,想反悔,通过中介问我能否终止合同。

2017年开始,政策不断加码,二套房首付提到六成、外地户口两年社保才有资格买房、新开楼盘限价。这样政策之下,市场依旧火热。进入三月,地价拍卖又创新高。二手房又开始新一轮涨幅,价格一次次刷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新闻里经常出现一些新开楼盘几百套房子一晚上全部卖完的消息。有些楼盘开盘,大把的全款买房的人。四月去看个新开楼盘,交20万认筹金才有资格看样板房。销售经理带着俯瞰的语气平静的说:“我们这次开50套,认筹客户已经有300-500了。要符合我们的条件才有资格参加摇号。”有个楼盘开盘,直接分成两队,一队全款买房的,一队贷款的。等全款买房的挑完了,留给贷款买房的就所剩无几了。

坊间传着玩笑话:不趁限购买房,等不限购的时候,你就买不起了。这是政府在为刚需买房创造条件啊。只能说,那些“刚需”有钱人太多了。

这样的行情之下,城市普通阶级最无奈也最辛苦。正如张养浩《山坡羊》里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群人是房价涨也苦,跌也苦。

杭州的房价真的会涨到亚运后吗?

图片来自网络

普通阶层,手里有套房子,或者准备安置套房子,或者想置换套房子的人。经济能力有限。也被裹挟着卷入继续买房的队伍中,无奈的成为炒房者和接盘侠。

长三角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房价涨幅是持续和必然的。毕竟各种群体的需求摆在那里。各个阶级、阶层或自觉或被动的成为支撑房价的坚实支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未来的预期。2008年房子过山车时候,许多人没有炒房意识,错过了一次机会。16、17年房价的活生生教训,已经再次证明买房的重要性了。可以预见,无论经济出不出问题,房价是不会跌的。

二,现实的考虑。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以后孩子长大了,必须要换套大的住房。等孩子长大再买的话,那时的房价,已经高攀不起了。指望跌下,那是白日做梦而已。所以,还是趁现在,能有能力,尽量再买套,为将来提前做个布局。不至于到时候又望房兴叹。

三,城市的建设发展。。杭州计划2年内拆除2.7万户农民房,每户赔偿就可以造出一个千万富翁。这些拆迁户就是一个巨大的买房市场。那些千万的资金,在他们手里,绝大多数会转化成买房的资金,持续的投入到房市中去。大把的接盘侠在,房价会跌吗?

杭州的房价真的会涨到亚运后吗?

图片来源网络

下半年经济数据出来,萧山、滨江这些明星区如同巨兽一样的增长。虹吸效应非常明显。人员、资源只会越来越聚拢集中。优等生将更加优等。有这么多利好的加持。杭州的房价,真的会是一骑绝尘的。杭州还有十条地铁要建,这些巨额的投资,必然稀释到这块土地上。

房子是用来住的。真的希望能“安得广厦千万间”!让房价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不充分的供给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