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7·11」特大洪水 國土系統堅守在一線

面对“7·11”特大洪水 国土系统坚守在一线

遂寧新聞網訊 7月11-12日,涪江遂寧段面發生1982年以來最大洪水。全市國土系統積極應對,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防禦工作。洪水來臨前後,全市調集18支隊伍、85人對全市55處臨江靠河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核)查,主動避讓轉移群眾2處7戶41人,確保無一人因地災傷亡事故發生。

面對襲來的洪水,全市國土系統及早部署提前避讓:一是強化值班值守和調度會商。7月11日一早, 在市防汛減災指揮部啟動IV級防汛應急響應後,市國土局賡即通過遂寧市地災應急調度會商微信群多次部署應急工作,做好地災應急的值班值守,組織全市國土系統幹部職工和專業人員一道,對臨江靠河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巡查,督導監測責任人落實監測責任,直到洪峰完全過境。二是突出重點開展隱患排查。全市梳理出可能會受洪水影響的臨涪江地質災害隱患點6處,作為監測和巡查重點,在洪峰來臨時,國土部門派出幹部職工都蹲點巡查和監測。三是提前主動實施避讓。對可能因洪水衝擊加劇險情的2處地災隱患點,提前組織受威脅群眾實施避讓轉移,避讓7戶41人。

迅速行動災後核查。一是及時安排部署。根據市防汛減災指揮部7月12日凌晨調度會商會要求,市國土局及時印發《關於做好涪江特大洪水及近期地災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安排部署特大洪水後地災防治工作。二是及時開展汛後核查。對涪江沿岸已發現的6處地災隱患點進行全覆蓋核查,及時排除險情。三是開展全面排查。針對我市出現分散不均的雷雨天氣,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核查要求,全市國土系統組織力量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進行核(排)查。四是嚴格督導檢查。市國土局黨委書記、局長向莉帶隊對臨江靠河和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重點檢查,市地災指揮部辦公室通過市地災應急調度會商微信群,調度各地及時開展地災隱患核查工作。同時,市國土局班子成員實行分片負責、包片督導,對全市各縣區分成6個片開展地災防治工作督導。

摸清災情加強治理。一是動態掌握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情況。7月1日以來,因暴雨及洪峰過境,全市共發生危巖崩塌、滑坡等輕微地質災害29起。全市國土系統值班值守、應急處置到位,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事件發生。二是做好新增地質災害隱患威脅摸排。“7.11”洪峰過後,全市國土系統立即對近期新增地質災害隱患威脅情況進行摸排,全市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威脅35戶316人,潛在經濟損失1470萬元。三是積極加快隱患治理。針對此次大範圍發生的地災險情,我局正在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用於隱患治理,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