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这个说法?有什么科学依据么?

农人马小妞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是农民群众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和食材供应,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而总结出的一句农村俗语,内含诸多科学道理。


首先内含节气知识和五行相生相克知识。

“冬至当日九,夏至三庚伏”,每年从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最冷的日子。从夏至开始数第三个庚日起为头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五行中认为最热的夏天为火,而庚为金,火会克金,金怕火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所以才有规定庚日入伏,变伏!



饺子形似元宝,元宝也属金,伏与福同音,头伏吃饺子愚意元宝藏福(伏)!头伏吃饺子自然就有纳福的意思了!

其次,内涵五谷收获的时间信息和中医理论。

古人认为,恶五月,边六月,人们是要辟邪的!而中医认为,六月暑寒出,用热汤面把身体中的湿热发散出来有利于身体健康。

而入伏的时候,恰逢刚刚收完麦子,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香味浓郁可口,趁热吃下正好祛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除了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凉水泡过的面条),可败心火!吃炒面(古时把粮食炒熟了再磨着吃),可解烦热,止泻,实大肠!

而末伏呢,已经立秋,早晚已有凉气,再吃汤面让大汗淋漓的话,就容易着凉了!

而农村人又知道,母鸡下蛋是要“避伏”的!立秋了,天气转凉了,母鸡经过二三十天的休整重新开始工作“下蛋”了,此时,正好做个营养美味的“大饼卷鸡蛋了”!同时也有庆祝炎热的暑天即将离去的意思!



亲们要记得再过几天,今年7月17日头伏,要记得吃饺子的哦!

关注村姑说村事,更多精彩话题共分享!


村姑说村事


为什么农村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这个说法,有什么科学依据么?

这是流行于北方农村的饮食习俗(北方以面食为主),阿兮家乡胶东农村就有这说法。要知道民俗中为什么有这种说法,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三伏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节,高温高湿气压低,一般为30天或40天,是农村人最难熬的日子。所谓“伏”,是指夏日阳气炽烈,将阴气压得不得不潜伏地下。可正因为热,吃食放不住容易腐败,大家为了解暑,又偏爱吃生冷食物,睡室外凉处,晚上也盖不住被子,很容易造成邪侵,导致身体生病。

所以,北方农村人的饮食习惯,越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越是要吃热热的烫面,以热攻热,出一身透汗,通过发汗祛病,泄心火。

南朝《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说得就是此事。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其实这句话所传递的另一层含义,是三伏天容易因出汗脱水,或中暑、染上疟疾等疾病,人更要注意保养身体,要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饭食,尤其不能贪凉,要多吃热饭菜。

在儿时农村,阿兮记得母亲再热的夏日,也要坚持每天至少在大灶烧火一次(一般是早晨或中午),要保证火炕干燥不返潮,晚上睡时不会受湿气邪气大举入侵夏日张开的身体毛孔。而夏天吃最多的,就是手擀面了。

热感冒比冷感冒还缠人,夏天苍蝇蚊子多,饭菜稍微一放,就容易腐败,吃后容易拉肚子。北方农村的小偏方就是大蒜泥。蒜泥闷面,药食两用,治热感和痢疾最为霸道。

北方农村有“冬病夏治”之说,这也是有“头伏饺子二伏面”说法的缘由。

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在田野劳作,难免腰肌劳损,老寒腿,腰椎间盘突出,以及颈椎等毛病,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冬天的病夏天治效果最好,尤其是腰腿疾病。

还记得老家二大爷,早些年是个猎人,冬天在雪地里时间太长,就有很严重的老寒腿,那几年每到夏日三伏天,二大爷都穿着大棉裤和棉袄,火炕还得烧得热热的才睡。那时候阿兮还小,根本不懂,只觉得二大爷真是怪物,夏天穿棉裤。可别说,就这样每天大汗淋漓的,那些骨头缝里的阴邪病气,就这么一点点被带出来了。后来二大爷的老寒腿好了,若干年后他还跟邻村一个老汉一起,去四五百里外贩牛呢。

阿兮觉得,这些农村人以生活实践总结出的经验,还是很有道理的。这句话所传递的不只是饮食文化,还有夏日养生,冬病夏治等理念,是农耕文化的精粹,也很符合科学,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农村农民农业,民谚民俗民情。关注阿兮随笔,看不一样的三农解读!谢谢转发分享点赞。

阿兮随笔


我们这边说法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说的意思非常相似。其实对于北方中原地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为何“头伏吃饺子”?

要知道,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之一,在头伏吃饺子有文化寓意,因为饺子像元宝,而“伏”与“福”又谐音,因此有“元宝藏福”的含义,是个好兆头,自然人们不会错过了。另外,一般炎热天气来临,就会因为季节变化而胃口不好,或出现上火厌食等症状。而饺子是面食带馅,再加上以前都是当年新打的麦子,会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一些矿物质等等,都是对于高温出汗缺失的必备营养成分。

而且麦子也是一味中药材哦,煎汤可以止虚汗、除热、烦热、消渴等功效,再加上一些开胃的菜馅,就会比较开胃,容易吃下!也有不错的食疗价值。

尤其是吃着饺子,再来一碗饺子汤,可以发汗去火,利于身体的健康!

二、为何“二伏吃面”?

其实这是说的北方哦,因为北方人比较喜欢面食。而且吃面的习俗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主要是指热汤面,可以解热、爽口开胃!而且也寓意“一年顺顺溜溜”。而且这时候吃的都是手擀面哦,都是当年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营养会更丰富,也可以发汗祛病。

另外,就是北方人吃面一般会拌上蒜泥或者拿瓣蒜就着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食欲,也可以败心火。

三、为何会“三伏烙饼摊鸡蛋”?

烙饼是我们这边平常也喜欢做的食物,由于末伏已经立秋,天气开始转凉,温差越来越大!需要多补充相关营养成分。而烙饼也是面食,但由于不过水,其含有的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般就会损失比较少,这样补充的相对就会多!而且烙饼受热均匀,可以避免B族维生素的流失。再加上鸡蛋,既可以开胃很香很好吃,也可以食疗补充能量!


龙百晓生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

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对于过去很难吃到肉蛋奶的平民老百姓来说,上述主食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相比于把蛋白质几乎去除掉的凉粉、凉皮,直接吃面食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因为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10%左右。如果能在面粉之外再加点肉蛋,配些蔬菜,做成饺子,能增加蛋白质含量,并发生“蛋白质营养互补作用”,综合营养价值就更能得到提升。

即便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虽然都是经过处理的粮食,但和精白米相比,白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高50%,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约高一倍。所以,从主食角度来说,吃面食和喝白米粥相比,显然是面食更加有利于提供充足的营养。


爱农帮


为什么农村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这个说法,有什么科学依据么?


这个老张认为是气温对人的影响,我们知道夏有三伏,一伏热过一伏,越往后越热,再加上一个秋老虎,所以气温都是很热的,天热的时候人都不太愿意动,而且食欲下降,所以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的大饼卷鸡蛋”的说法。

头伏饺子:

头伏的时候,那会才入伏,天气并没有特别热,这个时候气温人还能够接受,所以大家在做完田地里的活之后,都还有些心劲做其他活。饺子一向是民间比较喜欢吃的伙食,这个时候大家干完活一家人包个饺子吃一下,挺悠哉的。


二伏面:

等到时间进入二伏天,天气就渐渐转热了,这个时候人越来越食欲差,吃的人,而且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淋,都想着在哪里躺着一会凉快凉快,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做饭都喜欢做面,因为面做起来快、还管饱。


三伏的大饼卷鸡蛋:

随着天气转入三伏天,这个时候基本迎来天气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早上一起来就大汗淋淋,谁愿意去烧火做饭呢?于是只好趁着夜里两块多做几个大饼,到了白天饿了的时候,随便炒两个鸡蛋当菜,反正炒鸡蛋速度快,就这大饼吃,有的索性炒鸡蛋也嫌麻烦,直接大葱蘸酱卷大饼,图个方便、凉快。



以上就是老张谈三农个人对于这句话的个人理解,如果有不对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最近天热,老张都是吃西瓜,你们呢?


老张谈三农


伏天气温很高,到处都感觉热烘烘的,很不舒服。从现代营养学来说,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会大量出汗,对能量需求也増大。由于暑热,人们会食欲大减,如果食饺子等易消化吸收的面食,有助于身体,因此,在北方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大饼卷鸡蛋”的说法。

头伏饺子。传说饺子是汉朝神医张仲景所发明,自然就与健康养生有了联系。做饺子皮,得用面粉,六月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到了七月头伏的时候家家户户粮食装满囤,人们吃饺子是为了改善伙食,也是为了庆祝丰收,更重要的是人都会因天气炎热,食欲不好,有时还要挑食,而饺子有皮有馅,吃起来或许很可口哩!能不开胃解馋吗?


二伏面。面条可是北方人的最爱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有时还真不想吃。干完活回来,满身是汗,那个疲惫没法说。毕竟劳累了,没点啥充饥,胃还真不舒服,力气也没有。女人们便手工擀面,煮熟了,拌些油,放案板上晾凉,再炒些西红柿之类的拌饭菜。吃起来凉爽可口,也算是伏天的一种美食享受。

三伏大饼卷鸡蛋。

三伏,已是最热的时候了。就是还没干活也汗涔涔的,谁还会生火做饭?女人们就着夜间和些稀面,烙些死面的大饼子。这种饼子皮薄、层多、柔软,可以切成条下到汤里,也可以卷起来,夹些佐料。鸡蛋就是最好的选择。农家人都喂着鸡,鸡蛋那是天天新鲜的。女人们一大早会炒鸡蛋,就等着大人娃娃大饼卷鸡蛋吃。既改善了一下生活,也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其实,这些吃法,时至今日很有借鉴意义,也很符合现代营养学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