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轉讓過核心技術給中國嗎?

BESTONEARTH


烏克蘭是蘇聯前加盟共和國,自蘇聯解體後,烏就成為了獨立國家。烏作為前蘇重要的加盟共和國,有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工業區,然而成為獨立國家的烏克蘭在建國初期就陷入了深刻的財政危機之中,其強大的工業由於沒有了蘇聯極其華約組織成員國市場與配套設備,陷入了停頓。

於是,90年代初期,中烏簽訂了簽定了技術轉讓協議,引進船用GT25000燃氣輪機技術,以資金換取技術。而此次引進的是非常先進的前蘇技術,代表了現代艦艇的主流動力,我國自60年代開始研發該技術,一直都未獲得突破,此次我國能取得此項核心技術,對我國海軍來說是意義重大的。然而,這項交易引發得了俄羅斯的不滿,烏居然把如此先進的技術交給了中國卻沒有給俄,這讓俄無法接受。最為生氣的是美國,其在當時,禁止向我國出售船用燃氣輪機,烏的技術輸出將讓美的制裁努力付之東流,所以美俄對烏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試圖迫使烏改弦更張。然而烏已經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困境,面對小錢錢的誘惑,不管美俄如何阻撓,烏依然還是決定將燃氣輪機轉手中國。

烏首先,向中國提供了10臺發動機,分別裝備了052B/C驅逐艦4艘,為我海軍解決了艦載發動機的大難題,之後開始轉讓技術,我國以此研發了QC280型發動機裝備了我國052C/D驅逐艦以及後來的055驅逐艦,這才有了我國海軍下餃子一般的海軍建設狂潮,所以說烏引進的燃氣輪機對於我國海軍發展意義重大,不可缺少。


思遠軍事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對於任何一個大國的空中力量而言,作戰飛機的航程都至關重要。無論你的戰鬥機飛行性能再好,如果它飛不了多遠,也不會有太大用處。具體到我們中國而言,雖然殲-11等戰鬥機作戰半徑已經很大了,但對於中國龐大的領海和領空而言也還是不太夠用。怎麼辦?只能靠加油機。2009年,中國從烏克蘭人那裡買到了可以給蘇-27系列加油的伊爾-78加油機,今年上半年全部三架飛機也完成了交貨,烏克蘭人就連加油軟管的技術也一併賣給了中國。有了這些加油機,我們的殲-11等戰鬥機,作戰半徑甚至可以延伸到日本上空了。

說起來,這也不是窮得鈴兒響叮噹的烏克蘭第一次向中國出售關鍵裝備或者關鍵技術了,得,那咱們今天就來列舉一下烏克蘭向中國出售的五種最重要軍用裝備。

第五位:“野牛”氣墊船

2009年,中國與烏克蘭簽訂合同,從後者那裡訂購了兩艘“野牛”式氣墊船。在那之後,中國又自行仿製了兩艘。裝備了“野牛”式氣墊船之後,中國在南海諸島礁之間進行兵力調動變得異常容易,而且自己也掌握了生產大型氣墊船的能力。因此“野牛“式氣墊船在今天的榜單中,位列第五。

第四位:伊爾-78空中加油機

如前所述,中國最早本打算從俄羅斯人那裡購買與蘇-27系列戰鬥機配套的伊爾-78加油機。但由於塔什干飛機制造廠破產,俄羅斯又獅子大開口地要求中方為其支付製造廠搬遷費用,導致交易告吹。所幸,中國還是從烏克蘭人那裡買到了四架二手伊爾-78加油機,總價只花了4400萬美元,甚至還附送了軟管加油技術,真可以說是虧本大甩賣了。這筆買賣不僅從實質上提升了中國作戰飛機的作戰半徑,而且還讓中國擺脫了俄羅斯人的牽制,在未來可以自行生產加油機。因此這樁買賣,在本期的榜單中排名第四。

第三位:T-10K原型機

總有人說,中國的殲-15艦載戰鬥機是仿製自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其實不然,殲-15戰鬥機事實上源自於一架從烏克蘭買來的原型機,即T-10K,也就是蘇-33的父輩。憑藉著這一架原型機,中國便仿製、改進出了整個殲-15艦載機群。可以說正是這一架T-10K原型機,使中國海軍邁入了艦載航空時代,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第二位:“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說完了艦載機,就還得說到航空母艦。目前咱們國家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也是從烏克蘭人那裡買來的。該艦原名”瓦良格“號,是蘇聯時期開工的”庫茲涅佐夫“級二號艦,蘇聯解體後歸於烏克蘭。在中國軍民兩界人士的努力下,將這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艦和全套相關圖紙從烏克蘭買回了中國。2012年”遼寧“號服役之後,這艘原籍烏克蘭的航空母艦成為了中國航空艦隊的起點,而且從目前消息來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也是以該艦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因此可以說,中國航空母艦的母親是來自於烏克蘭,因此將”瓦良格“號排在榜單第二位,應屬合情合理。

第一位:GT25000燃氣輪機

無論是坦克、戰鬥機還是軍艦,都離不開強大的心臟。而中國驅逐艦的心臟,正是來自於烏克蘭。倘若沒有我們從烏克蘭買來並加以仿製、改進的GT25000型燃氣輪機,052C、052D以及未來的055型驅逐艦可能都無法誕生於世。可以說,烏克蘭人不僅在海軍航空方面用T-10K和“瓦良格“兩筆買賣將中國送上了起點,更是通過出售GT25000燃氣輪機,為中國整個水面艦隊打下了堅實基礎,未來整個中國遠洋艦隊,可能都會建立在以GT25000為基礎的燃氣輪機之上。因此GT25000的交易,在榜單中位列第一,實至名歸。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軍隊,尤其是海軍在過去10至20年間從烏克蘭人那裡受益匪淺。可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注意,解放軍的發展很快便要超越蘇聯人留下的那些遺產,走上自己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走得更遠更快。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能夠從殲-20等一系列20系裝備身上看到自力更生的成果了。


每日點兵


與烏克蘭低迷不振的經濟相比,烏克蘭與中國的軍工合作一直進行得有聲有色。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烏克蘭軍火出口榜單上名列前茅。雖然同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與俄羅斯在對華軍貿中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特點,這也使得烏克蘭的局勢變化,讓中國引進軍事技術有更大的變數。

從“三艦客”到“四野牛”

現在很難考證中國從烏克蘭購買的第一件武器裝備是什麼,不過中國想從烏克蘭購買的第一件裝備早已盡人皆知——1992年,中國通過非正式渠道獲知烏克蘭計劃出售尚未竣工的“瓦良格”號航母,隨即派遣了十多人的代表團考察該艦,並探討續建的可能性。雖然這一次洽談因為種種原因並未取得實質成果,但中烏兩國軍事領域的合作之門卻就此打開。

隨後兩國就開始了多層次的武器裝備交易和技術交流。中國不僅從烏克蘭獲得了多艘大型艦艇,還在中美關係惡化後第一次接觸到世界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在坦克動力、雷達、航空發動機等諸多領域,兩國的交流也迅速開展起來。後來雙方的交易又拓展到包括蘇27系列戰鬥機維修保養、高原用直升機發動機等領域。由於烏克蘭大多數時候開價會比俄羅斯出口商低,而產品又同是蘇聯時期生產的裝備,因此也贏得了不少中國的訂單。

儘管在解放軍陸空軍中,至今罕見從烏克蘭直接進口的成套大型裝備,但在中國海軍裡,烏克蘭軍工的影子則無處不在。得益於蘇聯時期最大的造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和蘇聯核心的船用燃氣輪機生產基地——曙光-機器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烏克蘭在對華海軍技術輸出上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烏克蘭購買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艦船,由於他們至今仍然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國內對他們也有“烏克蘭三艦客”的美稱。他們的中國名字對於我們毫不陌生:“雪龍”號破冰船、“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和“遼寧”號航空母艦。

“烏克蘭三艦客”

其中,雪龍號是中國於1993年以1750萬美元低價從烏克蘭赫爾松造船廠購得的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經過改造後成為中國目前唯一功能齊全的極地科考破冰船,也是中國目前唯一能在極地破冰航行的船隻;青海湖號補給艦也是由赫爾松造船廠建造的。這艘Komandarm Fedko級艦隊油船原計劃交付給蘇聯海軍,卻在蘇聯解體後因沒有資金而被擱置。中國於1993年購買該艦,並於當年帶回大連造船廠接受續建。該船在1996年交付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是中國第一艘、也是迄今裝備最大的綜合補給艦;遼寧號在中國的知名度更高、其經歷也更加複雜,這艘由尼古拉耶夫“61名公社社員”造船廠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原名“瓦良格”號,1992年被烏克蘭和俄羅斯廢棄,在歷經多年的破壞和偷盜後被中國人購得。在費盡周折將它拖到大連後,中國軍方又耗時多年對其進行續建和改造,最終成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除此之外,中國新一代導彈驅逐艦上的燃氣輪機、相控陣雷達都與烏克蘭關係匪淺;中國未來的氣墊船發展也因為4艘野牛級氣墊船的引進註定要留下烏克蘭的痕跡。

“賣廢鐵”和“撿瓜落兒”

雖然同屬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在軍售上卻是有著截然不同的鮮明特點。中烏軍事合作最大的特色,大概就在於兩國間多次進行的類似古董市場“撿瓜落兒”的軍貿活動。烏克蘭將一些本國不需要的“廢鐵”直接出售給中國,而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卻大大助力了中國軍工的發展。

作為蘇聯時期較大和較發達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境內有許多蘇聯科研單位和軍工企業,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又在“分家”中獲得了包括戰略轟炸機、洲際彈道導彈在內的各種武器。雖然根據《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核武器以及戰略轟炸機已經被全部銷燬,但是許多留存在烏克蘭境內的常規武器依然得以保留。

出於地緣戰略考慮,俄羅斯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對高技術武器依舊有著不小的需求。在軍售中,俄羅斯十分注重保護本國軍工產業的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烏克蘭則完全不同,作為經濟崩潰的地區性國家,烏克蘭既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維持這些武器的開發甚至維護,龐大的軍火庫和科研體系在大多數時間裡反而是政府的負資產。至於清理不良資產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低價將它們賣給有需求的客戶。

中烏兩國因為國土相隔甚遠,幾乎不可能發生地緣衝突,向中國出口武器對烏克蘭國家安全完全沒有損害,加上中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一貫“及時付款”、“從不拖欠”的良好信譽,使這種交易顯得有益無害。中國因此往往能以相對很低的成本獲得烏克蘭保留的蘇聯技術。同樣的技術,俄羅斯開出的價碼則經常數十倍於烏克蘭。

以中國海軍的艦載機殲-15為例,該機在研製初期,為獲得參考並加快研製進度,軍方曾尋求俄羅斯出售若干架蘇-33艦載戰鬥機給中國用於研究。俄羅斯同樣有恢復生產蘇-33戰機的企圖,希望通過與中國的交易獲得重新生產的啟動資金。因此俄方獅子大開口,要求中國要麼不買,要麼出資數十億美元“至少採購48架”。最後,中國在烏克蘭發現了一架蘇-33的原型機T-10K-3,並以很低的價格將其引進(烏克蘭不需要航母,單獨的艦載機原型機對其毫無用處)。雖然該機與定型的蘇-33還有不少差別,但中國科研人員還是以此為基礎,成功完成了國產艦載機的研製任務。

中國從烏克蘭低價引進的蘇-33原型機T-10k-3

同樣的故事,在遠程空射巡航導彈、空空導彈、大型補給艦甚至遼寧號航空母艦的引進過程中也一再重演。得益於烏克蘭甩賣廢鐵的心態,中國才能以微不足道的代價引進這些昔日的“國之重器”,吸收這些產品的精髓並運用到國產新一代武器中去。

不過這種“傾銷祖產”的行為帶有很大的不可持續性。一來烏克蘭留存的蘇聯高技術武器畢竟有限,賣一件少一件,無法形成穩定的供應關係和長期合作;二來隨著中國技術的進步,科技上長期停滯不前的烏克蘭能夠賣得上價錢的裝備越來越少。以船用燃氣輪機為例,上世紀90年代,烏克蘭還可以倚仗其相對優秀的產業優勢對中國“多賣成品少賣技術”,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國產燃氣輪機的進步,烏克蘭原有的技術優勢迅速消失。由於烏克蘭並未在這期間實現燃氣輪機技術的進步或推出更高水平的全新產品,因此面對中國產品的追趕,烏方除了轉讓全部技術“賺最後一桶金”以外,不存在更多更好的選擇。

目前中烏兩國的軍工合作中,比較深入的還有航空發動機、大型運輸機設計和高原用直升機發動機燈幾個方面,它們在這次烏克蘭內亂之後的前景又會如何呢。

走向盡頭的中烏軍工合作

目前,除去那些日常的零部件交易外,中國和烏克蘭的軍事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空和船用動力領域。這些企業在此次烏克蘭內亂中的情況,則直接決定了中烏軍事合作的前景。

目前兩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軍工合作是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產品。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與中國有多個發動機合作項目,包括向中國提供AI-222-25F渦扇發動機以裝備教練-10型高級教練機,向中國轉移相關發動機製造技術以及為中國的米-17直升機提供在高原環境下使用的大功率發動機等。該廠目前還掌握有中國絕對感興趣的D-18T發動機設計專利——這種發動機是蘇聯最大的兩種戰略運輸機的核心動力,一旦引進,對中國大飛機的發展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家企業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扎波羅熱市,目前看來並未受此次內亂的影響。但烏克蘭國內經濟和航空業的不景氣可能會對這家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該公司曾不止一次表示,為生存考慮,可能把D-18T發動機設計專利賣給中國。

另一家與中國存在合作前景的航空企業是位於基輔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由於中國正在推動本國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和國產大飛機計劃,擁有豐富運輸機設計經驗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可能會給予中國一些幫助。考慮到中國對安-124級別運輸機的需求,如果中國正式立項戰略運輸機,該設計局和馬達西奇公司可能會迎來一段美好的時光。

船舶動力是中烏軍事技術交流的又一個重要方向。位於尼古拉耶夫市的曙光-機器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是烏克蘭最好的燃氣輪機制造商。中國新型導彈驅逐艦上使用的燃氣輪機的原型就是該廠的UGT-25000型燃氣輪機。隨著中國大批量建造052C/D甚至055導彈驅逐艦,對燃氣輪機的需求有增無減。雖然國內已經基本實現了UGT-25000的國產化,但在大量訂貨時,小規模對烏克蘭採購零件設備也會成為其重要的一項的生意。

UGT-25000型燃氣輪機

不過對於中國和曙光設計局的未來合作,筆者並不看好。曙光-機器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近年來一直沒有研製出比UGT-25000更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而中國本土燃氣輪機企業則已經在UGT-25000的基礎上研製功率增加近一倍的新一代燃氣輪機。隨著中國企業開始在技術上甩開烏克蘭人,雙方的合作可能也將越來越少。

“卡什坦-3”號稱世界最佳

利西採所長介紹,這種神秘武器的正式代號為“卡什坦-3”,它採用定向能技術,通常部署在重要目標周圍。該系統不僅能捕捉到精確打擊武器的制導激光束,還能迅速產生一批肉眼不可見的強激光源,作為吸引來襲武器的假目標。據稱,“卡什坦-3”型系統可同時監控20-30個可疑對象。不僅如此,當有敵機接近時,該系統發出的干擾信號能還能使對方飛行員認為自己的導航儀器失靈,進而迷失方向。

他強調,當今世界上還沒有同類產品可與“卡什坦-3”媲美。針對外界的一些質疑,這位專家有理有據地反駁說,當前能提供類似產品的只有法國薩吉姆公司和英國馬可尼公司,但他們的產品還沒有離開試驗室。因此,在相當長時間裡,“卡什坦-3”型系統將是這個市場上的主宰。

據稱,從2001年起,量子所生產的“卡什坦-3”型系統有一半銷往中國和韓國。特別是北京明顯加大了對該系統的訂貨。利西採透露,自2006年起,中國每年都向量子所訂購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設備,而量子所在出售產品的同時,還將一系列系統使用說明、技術性能文件及配套設備交付中方。按照合同規定,“卡什坦-3”的使用期限為15年,量子所保證免費為客戶提供為期2年的高標準維護。

  

幫中國打造“中華神盾”

據公開報道,早在2001年4月,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的曹剛川上將就曾率團訪問烏克蘭,除了拜會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外,還會見了一些軍方高官。《基輔郵報》則指出,中國代表團專門訪問了烏克蘭最大的幾家軍工企業,其中就包括量子所及其配套的“火花”無線電設備廠。

時任烏副國防部長的斯捷琴科上將聲稱,中國代表團對加強兩國軍事合作“很感興趣”,特別希望與烏方聯合研究一些重大課題,並就此達成了一系列協議。許多西方防務分析專家認為,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烏克蘭開始參與到中國海軍“中華神盾”艦的設計工作中。

“中華神盾”艦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水面艦艇,可與日本“金剛”級和美國“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相媲美。該艦的核心是一部被外界稱為“中華神盾”的四面相控陣雷達天線,這部雷達可能包含有量子所的技術成果。此外,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還多次宣稱“中華神盾”具有“海上反隱身第一哨”功能,能有效監控F-22、B-2等隱形戰機的行動。

曾是不能示人的秘密單位

量子所的起源可追溯到1945年。當時,蘇聯飛機工業人民委員會將旗下的第454工廠改名為第483工廠,專門從事航空無線電設備生產。1949年,該廠發展為獨立部門——OKB-483設計局,後又被賦予正式名稱“Kvant”,這個詞在俄語中就是“量子”的意思。

1966年,量子所又被蘇聯政府分割為研究所和基輔雷達廠(即前面提到的“火花”廠)兩部分,但不久又被合併到一起。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量子所發展速度奇快,到20世紀80年代,它已擁有5500名科研人員和產業工人,主要生產各種類型的導彈尋的頭、雷達和光電綜合設備。

然而,由於蘇聯嚴格的保密制度,如此赫赫有名的單位卻長期“養在深閨人未知”。在1997年之前,量子所的大門口從不懸掛寫有單位名稱的招牌,單位人員出差時,都攜帶寫有“列寧鍛造廠”或“颱風工廠”的工作證。後來,由於蘇聯解體和烏克蘭本國軍事訂貨太少,單位實在維持不下去,時任烏克蘭工業部長的瓦列裡· 馬列夫向總統庫奇馬做了專題報告,請求允許對量子所實施體制改革,才使它煥發生機。

  

“命根子”一定要保住

即便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候,量子所的領導依然清楚什麼樣的技術成果必須保全,“卡什坦-3”型反導系統就是一個例證。利西採所長透露,該系統早在蘇聯時期就立項了,蘇聯政府一次性投入了5000萬盧布的科研經費,後來又追加了3500萬盧布(當時的盧布比美元還要值錢)。蘇聯解體後,在那段沒有國家撥款的日子裡,量子所依然堅持該系統的後續研發,最終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實際射擊試驗,總共在陸地和海上干擾了24枚巡航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成功地使其在遠離目標的地點爆炸。1999年,在恰烏達海角進行的一次演習中,“卡什坦-3”依然表現神勇,先後攔截掉54枚來襲導彈。利西採稱,憑藉該系統,烏克蘭防空力量可保衛全國60%左右的重要軍政目標。

另有消息指出,繼中國和韓國之後,俄羅斯現在也想弄到“卡什坦-3”型反導系統。與中韓不同的是,俄羅斯希望通過注入資金的方式,獲得量子所的控股權,從而操縱該所產品的銷售。目前,利西採正全力遊說烏克蘭政府,希望阻止這一結果的出現。

烏克蘭政局這次發生的巨大變化,不可避免地會對兩國的軍事合作產生影響。別的不說,單單新政府對舊政府的對外合作項目審查與重新談判就會耗費不少的時間和可觀的資金,由此產生的項目拖延更有可能對中國相應裝備的研發進度產生不利影響。不過因為政治原因導致兩國軍事合作受阻則不大可能,除非烏克蘭火速加入歐盟並開始集體對華禁售,畢竟上一次顏色革命時,中烏兩國的軍貿並未受到影響。當然,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路有多漫長,只要對比歐盟與烏克蘭的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約3067美元)就不難知道答案。

總體看來,經過20多年的不斷交易,如同蘇-33原型機或者三艦客那樣的“撿瓜落兒”在兩國交往中已經越來越少見。烏克蘭由於缺乏資金,同時沒有推進科研的動力,其大多數技術已經停留在蘇聯解體時代無法前進。儘管中國一度需要學習這些技術以實現追趕,但當中國已經超越前蘇聯技術水平,眼界日益開闊,實力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中烏軍工合作的道路,也就不可避免會越走越窄。


謝勇龍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烏克蘭作為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其擁有的軍工企業堪稱世界頂尖水平。不過咱們的這個朋友卻在西方國家的忽悠之下,經濟發展一度進展緩慢!在最需要麵包和牛奶的時候,被腰包裡不缺美金的中國拍馬殺到,成了烏克蘭最大的軍工買家!對於有著共同經歷深受西方毒害的兩家,此時相見恨晚,合作之路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今天虎哥就為大家盤點下那些年烏克蘭分享給我們的技術。

頭等的大交情就是在中國航母發展的關鍵時機,冒西方之大不韙,不僅向中國提供了“瓦良格”號,還向我們提供了T-10K艦載機,也就是我們殲15的原型、航母編隊的青海湖號補給艦等等一些列重大裝備和技術,幫助中國確立了大型補給艦技術發展體系。在特定的歷史機遇之下,使中國航母事業至少節約了10年的發展時間。

之後還幫助我們修建類似於尼特卡的航母艦載機陸地綜合飛行訓練系統,使我們的艦載機部隊真正走向藍海。後來還允許中國引進了UGT25000型燃氣輪機,使得052系列驅逐艦得以下餃子服役。對了,還有那個讓對岸有些人看了就生氣的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滿載排水量達555噸,總共能籌載150噸的物資,如果純粹用來運送兵員,一個營都不在話下。

還有一則網上的消息說烏克蘭決定將安-225運輸機技術賣給中國,並幫助中國建立一條該運輸機的生產線,價錢方面中國只需支付40億美金約300億人民幣就行。如果這則消息是真的,那麼我國在大型運輸機的研發領域又獲突破,空軍的整體作戰水平也將大大提高。


迷彩虎軍事


  

  之前俄羅斯媒體報道烏克蘭南方設計局和中國正在秘密地談判武器出口事宜,據稱其中最重要的是R-36M彈道導彈將是最重要的談判項目。目前俄羅斯和美國都向烏克蘭進行了警告,說明了若出售這款導彈的後果,為何美俄兩國這次如此有默契共同反對中國擁有這款武器呢?原來這款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彈道導彈曾是西方,包括美國最忌憚的核武器運載工具!

  

  (研發R-36M導彈的是烏克蘭南方設計局下屬的南方機械廠,如今零訂單,徹底頹廢了,不過還好他們還有中國這個老朋友!只要他們肯賣賣賣!)

  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明顯處於弱勢,古巴被美國龐大的海軍水面艦艇和鋪天蓋地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群包圍,而蘇聯卻僅僅派了一艘商船和一艘潛艇!短時間之內蘇聯海軍沒辦法達到美國龐大艦隊的規模,自己得到的僅僅是美國總統肯尼迪撤掉美國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導彈的口頭承若,蘇聯只能放棄把導彈放在古巴當籌碼的做法,把希望寄託在還有技術突破可能的彈道導彈研發上。

  

  

(R-36M是世界上目前質量最大、載荷最大的洲際導彈,難怪美俄都不希望它的技術被出口)

  在此之前美蘇已經進行了三輪的比彈道導彈射程、核彈頭爆炸當量的較量。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南方設計局的弗拉基米爾-烏特金被稱為蘇聯導彈“教父”,他提出的導彈能在最不利的環境下發射報復敵人設想被蘇聯國防部長支持。R-36M在R-36導彈基礎上研製成功了,在1975年12月裝備這款導彈。

  

  

(左邊的R-36M是世界上目前質量最大、載荷最大的洲際導彈)

(R-36M巨大的地下掩體設施,發射井非常深)

  R-36M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發動機,其起飛重量達到200.6噸,載荷為8.8噸,美國最新的“民兵3”載荷也就1.088噸。R-36M洲際導彈射程在10200-11200千米。R-36M的地下掩體可承受每平方釐米365千克的壓力,大大超過美國“民兵”洲際導彈掩體承受每平方釐米175千克的壓力的水平,R-36M導彈系統可抗核爆電子脈衝,反擊作戰能力很強!該導彈到後期改進到攜帶10枚核彈頭,每枚彈頭爆炸威力相當於60-150萬噸烈性炸藥的爆炸效果!R-36M導彈的圓概率誤差在260-430米,已達到了縮小到300米內的技術要求,這極大改善了蘇聯彈道導彈誤差與美國導彈差距明顯的劣勢。美國推測R-36M導彈以二對一的方式攻擊時美國65%-80%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地下掩體被摧毀,而蘇聯還會有1000枚的核彈頭攻擊美國的其他目標,由此可見美國對這款武器的可怕程度!

  

  (中國的最新的東風31AG導彈,東風41導彈與R-36M彈道導彈的載荷最少差4倍,還是有差距的)

  美國費盡心機以《彈道導彈洲際導彈削減條約》讓俄銷燬了一部分該導彈,不過俄羅斯仍有85枚R-36M彈道導彈,其攜帶的單個最大的核彈頭威力達2500萬噸烈性炸藥,是美國在二戰末期投到日本廣島原子彈1.5萬噸爆炸當量的1600倍!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的43.4%就是由這款北約代號“撒旦”(魔鬼)的導彈構成。中國最新的東風31A導彈載荷大約在1.05-1.75噸,其單枚彈頭威力相當於100萬噸TNT當量,其攜帶分導式彈頭最多也就6枚,每枚彈頭還是20萬噸級別,與R-36M導彈還是有差距的,就是最新的東風31AG導彈只是在拖車和突防方式上有進步,估計載荷性能不會有較大提高,中國還是需要R-36M技術的。若這款導彈技術被中國買到,高傲的俄羅斯自己核武庫王牌和底牌都會被摸清楚!難怪美俄要共同對烏克蘭施壓!

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戰爭史


烏克蘭是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歐洲面積的第二大國家,同時烏克蘭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70餘種的礦藏資源。烏克蘭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還擁有可以和發達國家媲美的工業實力。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工業基地之一,烏克蘭的軍工企業在工業中最為顯赫。烏克蘭從蘇聯繼承的軍工業十分強大。

好像中烏合作除了航母、戰機、地面坦克、裝甲車的動力之外,還有導彈技術方面的合作。

烏克蘭進出口總公司下屬子公司普洛格拉什公司於2000至2001年間向中國提供了6枚6枚Kh-55空射核巡航導彈。

2003年中國試射長劍-10巡航導彈獲得成功。應該有吸收借鑑相關技術。



中國此前引進蘇-27和蘇-30戰機後配套的空空導彈希望得到升級,但俄羅斯擔心被仿製而拒絕,此時,中國選擇了烏克蘭。

另外基輔雷達廠生產的“阿加特”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擾能力都強於俄羅斯。中國對現有R-27空空導彈進行了改進,同時推出了自己的中距空空導彈系列。

中國目前大部分的主力驅逐艦如052B、052C、052D、055都使用的是1995年從烏克蘭引進的UGT-25000燃氣輪機的國產版本。

瓦良格號,烏方出售了外殼和部分相關構造圖紙,也算是一些機密吧。

另外還有諸如運輸機或許有相關合作,畢竟烏克蘭的安225 ,2016年8月30日,據媒體報道,中國空域產業集團與烏克蘭著名國有企業安東諾夫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達成多項共識,雙方就目前世界最大運輸機安-225正式落戶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協議簽署後,中國空域集團將獲得安-225包括髮動機在內的所有技術、圖紙和產權。

雙方互利共贏,不管怎麼說幫助過中國的國家我們心存感激。

大概是這樣,有不合理的多多指正


國際趣多多


烏克蘭肯定轉讓了不少核心技術與中國。中國今天國防強大,與烏克蘭一定的幫助分不開的。烏克蘭核心技術轉讓,是在與中國軍工技術合作中進行的。烏克蘭與中國軍工合作,始於蘇聯解體後各獨聯體的動盪、工廠機構關閉、大量軍事技術專家走入困境,美、德、以、韓、新家坡等紛紛以優厚條件招攬人才。中國也加入了人才爭奪。中烏間正式軍事交流始於1992年11月。中國購買了烏一艘下水但尚未完工的遠洋油、水補給船。1993年被拖到大連續造,3年完工。該船滿載排水量37000噸,後定名為青海湖艦等。陸軍方面,轉讓中國技術的有坦克用6TD-2發動機。烏南方設計局擅長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和運載技術,代表作RD-120液體火箭發動機與其配套的RD-8姿態控制發動機,據稱是中國新型“長征”5運載火箭YE-100主發動機原型。俄羅斯指責烏克蘭向中國提供12枚可攜帶20萬噸當量核彈頭的控射Kh-55巡航導彈,與美軍BGM-109B戰斧巡航導彈接近。有外媒認為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是在Kh_55基礎上研製出來的。雷達領域,2000到2002年,烏克蘭賣給中國4套“鎧甲”雷達。中華神盾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據稱可能有烏克蘭量子技術。烏克蘭提供中國的中央數據處理芯片,解決了中國芯片技術價昂問題。烏克蘭向中國轉讓了原型機T-10k-3,中國發展了殲-15艦載機。中國從俄引進蘇27,所配R-27R半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需要升級,烏克蘭為該導彈設計了9B-1101K半主動雷達引導頭。中國有150枚該型導彈運到烏克蘭升級。烏克蘭的R-27E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獲得了中國青睞。迄今為止,烏克蘭向中國出口了30種類型的軍事技術,用於探測隱型飛機的無源雷達和空對空導彈關鍵設備。其中有用於大型艦艇的動力系統、大型運輸機設計。比較出名的是烏制雷達系統、空對空導彈、兩棲登陸裝備。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近日宣佈將在中國生產大名鼎鼎的安-225及安-124兩種型號運輸機“動力心臟”D-18T大涵道比窩閃發動機,已經敲定。D-18T還可以用於中國設計的大型飛翼佈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2016年珠海航展上,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簽訂協議受權在中國生產多款航空發動機,其中包括D-136、MS-500和TY3-117MA-SBMIV直升機用渦軸發動機,AI-450S通用航空飛機發動機,D436-148FM和D-18T高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D-27對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及AL-222軍用噴氣發動機。中國L-15“獵鷹”先進教練機心臟AL-222發動機,是烏克蘭技術。中烏合研新型大涵道比發動機用於C929大飛機,(2017-06-02科技日報),兩臺發動機推力63噸,推比在0.25以下,計劃在2025-2027投入運營的C929客機。


長江微波


有,而且很多。


前不久,中國和俄羅斯開啟了關於先進重型直升機的合作研發工作,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我國很快瞄上了烏克蘭D-136渦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堪稱全球最強發動機,最大功率達11400馬力,最大持續輸出功率可達8500馬力。



然而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並不好,這又是一箇中俄聯合研發的項目,想搞到發動機並不容易。忐忑之際,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的烏克蘭馬達西奇發動機公司卻宣佈,願意提供D-136-2型渦軸發動機給中俄聯合研製的直升機使用,甚至還要為我們改進發動機。

這他喵的是雪中送炭啊。中國現在最急需、最渴望的,是一架可媲美俄羅斯米-26和美國CH-53K這樣運載能力達20噸以上的重型直升機。有了這個大功率發動機,重型運輸機不用愁了!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提供了不少壓箱底的寶貝。包括遼寧號航母,殲15,還有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所用的燃氣輪機,都由烏克蘭提供。

老烏這些好處也不是白給的,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迫於美俄壓力,把自己境內的核武器都給銷燬了,這時候我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正式的核安全保證,成為重要的軍事戰略伙伴,也是雙贏了。


武器跟蹤狂人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除去1956年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以來不談,烏克蘭是建國以來對中國軍事技術轉讓最慷慨的國家。

一、人才引進

前蘇聯解體後,由於經濟下滑,許多軍工領域的專家、教授收入銳減,甚至陷入失業狀態。中國高瞻遠矚,立即啟動了“雙引工程”,專門引進獨聯體國家的人才和技術。某領導說過:“這是一批窮十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當時,美國、德國、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等國科研機構紛紛派出專家前往俄羅斯、烏克蘭,以優厚條件招攬人才。中國也加入了這一輪人才爭奪,除了提出優厚待遇條件外,我們得益於蘇聯時期中蘇友好的淵源,一些留蘇專家學者通過學術交流、個人友情聯絡等多種形式,從烏克蘭請到了不少頂級專家。

據不完全統計,前蘇聯解體後,我國先後吸收原蘇聯軍工複合體領域技術人員、武器專家等超過5000人來華工作定居(據美國蘭德公司1996年公佈的調查顯示,為7429人),由此引發俄羅斯國內軍工領域的嚴重人才匱乏。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烏克蘭專家。

為前蘇聯專家金琴科•瓦列裡教授頒發特聘專家證書

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說到:

“最近,葉利欽罵我們,美國人也罵我們,罵我們貪得無厭、趁火打劫,同志們很氣憤。 人家罵得對不對呢?要我說,是對的。 我們確實很貪嘛,單我批條子,就從收了300多人,都是頂尖的專家。 據我所知,老主任(指原國防科工委主任陳彬)也批了不少,有的還是咱們的大使偷偷帶回國的。 我看,這個要嘉獎嘛(全場笑)。帶回一個專家,比帶回幾卡車軍需更要緊嘛。 截止到今年,咱們收容了多少人,這個是機密,不能對同志們說…… 其實,我本人也不知道,密級不夠嘛(全場笑) 這就是趁火打劫,我們要承認。”

二十年來我國軍工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這些前蘇聯專家的參與研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武器購買

1、瓦良格航空母艦,這個就不多說了

2、“野牛”氣墊登陸船

瓦良格航母

三、技術轉讓

1、包括“瓦良格”號在內,還有“中華神盾”艦所用的燃氣輪機DN/DA-80。

2、中國為巴基斯坦開發的“哈立德”主戰坦克所用的柴油發動機6TD-2E

3、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獵鷹-15所用的發動機AI-222,以及適合高原山地直升機的發動機,均來自烏克蘭。

4、幫助研發L-15的氣動佈局

5、參與幫助中型運輸機“運八”和大型運輸機的研製和改進

6、幫助中國建造與“尼特卡”地面訓練系統相類似的設施,用於艦載航空兵飛行員的訓練教學,並向中國出售了4套阻攔索

7、空空導彈(AA12導引頭)、巡航導彈(kh55)。

8、瓦良格航母的配套設計圖紙。

9、艦艇無源雷達,電子戰系統。

中華俄式神盾驅逐艦116號

前蘇聯解體後,在武器出口方面,烏克蘭的對華軍售沒有俄羅斯的金額高,但是在軍事技術轉讓的深度和廣度方面,烏克蘭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軍迷津睿


烏克蘭轉讓核心技術給中國這是肯定的,前幾年向中國提供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這也是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原型,為中國航母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還提供了T-10K艦載機,也就是我們殲15的原型,作為航母配套的空中力量,艦載機同樣很重要。這些設備和技術,使得中國的海上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加速推動了中國海軍走向深海的進程。

今天想著重說一下鐵路機動的洲際核導彈技術,這款被稱為“末日列車”的神秘武器,有消息表示,是中國在烏克蘭的幫助下完成最終設計的,只不過中國吸收前蘇聯技術後,研製出這種讓世界膽寒的超級武器。

之所以研究這種“末日列車”的神秘武器,是因為可以有效提高陸基洲際導彈中的生存力。目前陸基洲際導彈同時保留著加固式地下井發射方式、重型公路機動發射方式和鐵路機動發射方式。

對於第一種發射方式,部署地點畢竟是不可移動的,若敵方獲得部署地點的確切座標,很難保證部署地點不會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對於第二種方式,重型三用(運輸/儲運/發射)車雖然能夠使洲際導彈具有在公路和複雜地形上的機動性,但地面移動速度畢竟較低,最大行進速度約為40公里/小時,而敵方若出動飛機獵殺陸基導彈,速度緩慢、外形龐大的重型三用車只能成為被獵殺的目標。

而鐵路機動方式則不但移動速度快(中國高鐵的保守速度為200多公里/小時),一晝夜便能行進數千公里;這種方式還能將導彈列車混雜在全國不停在移動的數以千計的民用列車車廂的洪流中。要從其中識別出哪些是軍用車廂,哪些是民用車廂,幾乎是不可能的。網絡上曝光的照片中,疑似裝載東風-41導彈的列車車廂為銀白色,很像普通的民用貨運車廂,而指揮控制單元則採用更常見的綠色車廂,極大的增加了其隱蔽性,同時也增強了其突然襲擊性。

對於精度,列車可用高速計算機幫助發射部隊裝訂、校正初始發射數據,還可以為導彈安裝更加先進的中、末段制導模塊來提高精度;對於保養維護,列車可在重要站點部署有相關支持部隊,或在需要進行保養維護時,快速駛入地下洞庫進行保養維護工作。總之,中國的“末日列車”將成為敵方難以反制的二次核反擊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