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始!

冬病夏治,也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将冬季易发作的疾病或不适,及虚寒性体质,在夏季根除及预防。陕中大附院消化一科采用脾胃专家研制的院内制剂“温胃止痛贴”“温中止泻贴”,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三伏贴穴位贴敷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概念,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最大限度的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始!

"三伏贴"适应症

1.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或虚寒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等疾病;

2.呼吸系统:小儿体虚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过敏性及反复发作性等疾病;

3.其他阳气虚寒邪重的疾病:遗尿、手足不温、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三伏贴"禁忌症

1.有严重的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一般需要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一次。每次贴敷一般间隔7—10天。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时。儿童为2—4小时。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

三伏贴敷的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孕妇不能贴,月经期间量很大的时候不建议贴 。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海鲜、羊肉之品。贴敷当天避免过度吹电风扇及过冷的空调房间里停留。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5.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常用的主穴有以下几个: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功用:培元固本,回阳救脱,调和胃肠。

主治:腹痛,肠炎,泄泻,脱肛,水肿鼓胀,虚脱等。

定位: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中脘穴: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功用: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关元穴

: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功用:培肾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小腹疼痛,霍乱吐泻,肠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痛经,神经衰弱等。

定位: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四指横放即为三寸)。

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中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背部。经“脾腧穴”是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的,就是将脾脏湿热之气向外输送入膀胱经。如果脾脏中的湿热之气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会受损,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一受损,气血就会虚弱。所以,脾腧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补气穴位之一。

功用: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主治:腹胀、腹泻、呕吐、痢疾等。

定位: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穴:胃,胃腑也。俞,输也。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用:和胃健脾,理中健脾。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

定位: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穴:别名高盖,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用: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主治: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定位: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

一般需要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一次。每次贴敷一般间隔7—10天。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时。儿童为2—4小时。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

贴敷时间:

初伏:2018年07月17日--2018年07月26日

中伏:2018年07月27日--2018年08月15日

末伏:2018年08月16日--2018年08月25日

为避免贴敷人数较多,信息登记较慢,影响贴敷,故开通提前预约通道,提前完成信息登记,贴敷时不再登记信息,减少程序环节。

预约方法:拨打下方联系电话进行预约,时间为8:00-12:00;14:30-18:00

今年“三伏”将至,正值“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如果不想病怏怏的度过秋冬,快来贴敷吧!心动不如行动,“冬病夏治”要赶早哦!

“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始!

贴敷地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一科(南楼住院部9楼A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