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征程,小米上市首日遭破發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上市前夕,雷軍致全員公開信:明天,讓我們一起見證偉大時刻。但普通投資者等來的卻是心碎時刻,遭遇開盤破發。7月9日,備受關注的小米集團今天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小米上市趕上了全球股市低迷,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因素,開盤破發,跌2.35%,報16.60元,市值為3714億港元,小米掛牌價為17.00元。但是這反而讓股市的泡沫儘可能的減少,對投資者來說是好事,被割的幾率減小了不少。

八年征程,小米上市首日遭破發

同股不同權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八年前的小米,很多人都不會想到能走到今天。從CDR發行與港交所IPO齊頭並驅到撤回CDR申請,再到香港招股遇冷,小米IPO之旅,可謂一波三折。

唯有創新,才有未來。被稱為香港25年來最大上市規則的改革在今年4月底完成,新規生效後,小米率先以“同股不同權”架構遞交上市申請,整個過程備受矚目,最終小米已經敲定發行價為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

八年征程,小米上市首日遭破發

實幹創未來,金子總會發光。對於小米股價低開並失守招股價,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企業股價升跌是自然現象,只是港交所的日常。對於有不少人指出新經濟公司的估值過高,李小加認為是見仁見智,市場有投資及融資雙方,會訂出共同接受的價格,港交所不會左右市場。

但最終,成功與否將由市場決定。也許正因為同股不同權的開始,讓很多缺錢的公司都忙著上市了。畢竟流量都是燒錢燒出來的,資本也有撐不住的時候。

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

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雷軍再度表示,最近大市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的表現才是最重要的。跌是一個過程,小米在過去八年中經歷了跌宕起伏,這次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把公司做好,以經營做核心。繼續努力,繼續加油,把公司做好。”雷軍說道。

業內分析對此指出,“回顧小米估值一路縮水,從最早傳聞中的2000億美元,到千億美元,又一路跌至550億美元左右,市場情緒也逐漸由熱至冷,大環境由寬鬆轉向緊張。”此前,自稱“米粉”的國金證券研究所研究總監唐川更是在研報中首予小米“減持”評級,稱基於基本面估值,12個月目標價16港元,還表示每股18.82港元是目前小米估值上限。

小米的一切行為都是衝著上市來的,所以才能買到低於成本的好東西,這次一看風頭不好,急吼吼的火線上市,歸根結底,還是一級市場燒錢二級市場套現的舊路。小米現在的問題是盈利模式,主營業務的困惑。相信隨著生態鏈的鋪開,品牌的無形化會逐漸的給小米做重定向。優秀企業的股票都是適合長期持有的,技術優勢和市場輻射力足以能夠說明一切。

八年征程,小米上市首日遭破發

在7月9日的演講中,雷軍也提到,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創新,也沒有不經歷無數挫折的創新,更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越是理解這一點,就有越多的感恩。

小米提請CDR時,證監會的回執提及小米公司定位疑惑,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而非自詡的科技公司的呼聲漸顯。回看小米模式,實際上走的是“貿工技”,憑藉卓越的營銷,利用資本孵化和圈劃各類衍生產品,塑造了“小米生態”概念。

小米估值雖然高,但是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來說,核心的研發能力受到質疑,也是小米的軟肋之所在。在一茬又一茬的淪為韭菜之後,市場會慢慢變的聰明和懂行,對市場而言是好事,對小米也是好事。至少今天上市,成熟的資本市場是不認可的。幸虧沒直接在A股上,不然大概率是割內地股民韭菜。

前幾年資本氾濫,很多創業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級市場估值,這給很多創業者造成假象,現在可能到裸泳時候了。不超5%的硬件利潤率,是小米的靈魂。但是,現在上市了,在資本運作下,又會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小米當下的表現來看,它至少具備一套非常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只有這樣它才會具備上市的潛質,而且將會引領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即將到來的上市潮。奉勸後面的獨角獸們,向雷軍學習,做到讓股民賺錢才是硬道理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沒有資格成為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