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从吕洞宾下山助萧燕燕出兵灭宋开始,整部杨家将的进入了神话小说的套路,一大堆神仙为了宋辽之争纷纷登场,因而杨家将的故事越发的充满了玄奇的神话色彩。吕洞宾下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辽军在九龙谷布下了七十二座天门阵,这让宋军上下一筹莫展。不论是领兵出征的统帅王全节,还是北宋将门的头子八贤王都不认识这个阵势。后来宋真宗又下圣旨请来了杨延昭和佘太君。这两位杨家领头人,打了半辈子的仗,却依然没有办法破阵。正在宋朝上下陷入破阵难题的时候,十四岁的杨宗保却出来说,他会破阵。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杨宗保说的这些话不要说别人,就是他爹杨延昭和奶奶佘太君都不相信的。一般情况下,大人被事情难住的时候,一个熊孩子出来插嘴,不胖揍一顿就是客气的了,谁会相信熊孩子的鬼话?事实上杨宗保这种偷偷来到前线的行为实在令杨延昭上火,如果不是看在母亲佘太君的份上,杨宗保的一顿胖揍肯定是少不了的。好在对孙子一贯宠溺的佘太君还是相信了杨宗保,并让岳胜陪着杨宗保去看吕洞宾的七十二座天门阵。结果杨宗保的表现让佘太君和杨延昭大吃一惊,他不但认得对方的阵势,还点破了阵势中几处弱点。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这样的情况就让杨延昭母子有些始料未及了。毕竟杨宗保自小在东京汴梁长大,虽然是将门世家,却是第一次上战场,完全属于温室里的花朵,怎么可能认得对方布置的阵势?对于这种奇葩的事情两位长辈肯定要追问到底,杨宗保也就老实回答。他在追着佘太君的身后到九龙谷的路上迷路走入森林中,在林中他误入一个庙宇。住在庙宇中的妇人设宴招待杨宗保,并且预测佘太君也看不破吕洞宾的天门阵,于是传了一卷兵书给杨宗保,让他照着书上写的去破阵。天亮后杨宗保离开森林下山,山下人说庙宇祭拜的是擎天圣母,这座山叫红垒山。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小说看到这里,很多细致的杨家将粉丝不禁要问,这位擎天圣母是何方神圣?貌似中国传说中的神仙没有这一号人物啊。于是我去查了一下有关道家的典籍和神话故事,的确除了杨家将这段,并没有擎天圣母的任何记载。在其它的神话小说中,这位擎天圣母也没有出场的痕迹。那么对于这个角色就有了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这个角色是作者杜撰的,一种看法是这个角色是某一个神仙角色的化身。那么到底那种说法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呢?对于这两种看法,在圈子里都有各自的解释,我也在本章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首先,我不认为这位擎天圣母的角色是作者杜撰的,因为这不符合古代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一般是以民间故事为原型,而民间故事来自于历史事件的改编。杨家将故事是北宋将门世家杨家保家卫国的故事,本身就是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演义,作者在其中凭空捏造一个角色实在毫无必要,而且没有太大的意义。中国古人对神的信仰讲究实用主义,这与西方宗教的真神唯一完全不同。中国古人眼中,只要是有用的神都可以信,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有报应。从这种信仰观念出发,作者凭空杜撰一个神其实是莫大的罪过。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在排除了第一种情况后,我比较倾向于这位擎天圣母娘娘是某位神的化身。在杨家将粉丝圈子里,对于对于擎天圣母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擎天圣母就是女娲娘娘,另一种认为她是九天玄女的化身。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女娲的说法算是比较主流的态度,但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九天玄女的说法。女娲的说法主要来源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推测的出发点是因为擎天圣母名字中带有"擎天"二字。而九天玄女的推测来源于她是在天庭主管兵革的女神,上古的轩辕黄帝和《水浒传》中的宋江都有被他传授兵书的经历,所以可能性也不小。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女娲补天的故事源于《山海经》神话中的一场灾难。由于上古时期水神共工在与火神祝融的大战中战败,于是他一头撞倒了擎天之柱不周山,结果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洪水从天而降,肆虐大地。人族之母女娲见凡人在洪水中面临灭族之祸,于是决定挽救人族危亡。她斩杀巨鳌,以其四足擎天替代不周山,然后又炼化五彩石补天,堵住洪水来源,以此来平息了这场灾难。然而这个故事被叫做女娲补天,那核心是在补天,而不是在擎天。虽然女娲做出了擎天的举动,可也只是为补天创造机会,所以如果那妇人是女娲,就应该叫补天圣母才对。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然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九天玄女则不同,她是正统的在天庭中主管兵革的女神,也是中国神话中少见的专职女神。在中国古代的各种战争故事中,九天玄女是出场频率最高的女神,没有之一。从上古轩辕黄帝的涿鹿神战,到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再到西汉刘邦、唐朝薛仁贵、北宋宋江、明朝刘伯温和唐赛儿等等,都是她传授兵书的对象。而这些故事出现在爱小说、戏剧、评书等等的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中,在民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在古代老百姓心里,打仗打不过的时候找九天玄女娘娘拜一下可能比关二爷还管用。

大话杨门(十五)赐予杨宗保兵书的妇人是女娲,还是九天玄女?

基于上述情况的考虑,如果作者要找一个女神来为杨宗保学习兵书铺路,那九天玄女则是最好的领路人。而且小说中吕洞宾助辽灭宋关系到了上洞八仙两位大佬的争端,一般的神仙也接不下这么大的案子。而九天玄女司职兵革之事,插手这样的战争理所应当,吕洞宾就是输了也说不出什么怪话,只能憋着。至于小说中用了"擎天圣母"这个名字,有可能是作者家乡当地对九天玄女的一种称呼。毕竟九天玄女的信仰范围广大,各地称呼也大有不同,有的称呼没有广泛流传也是正常的事情。基于这样的原因推测,我个人观点偏重于擎天圣母就是九天玄女的化身,下凡插手宋辽之争也出于她一贯维护汉族正统的传统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