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啓示錄:高管被離職,這是中興之痛,更是民族企業之殤

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興事件,在經過近三個月的反覆談判後,最終以總裁趙先明,執行副總裁徐慧俊、張振輝、龐勝清、熊輝、邵威琳等人離職暫告一段落。張振輝一封《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別了,我的小夥伴們》離職公開信,在字裡行間透出了慢慢的無奈與失落,尤其是那句“這樣的離開,實非所願,深感屈辱”,更是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共鳴,壓抑已久的民族情懷再次迸發出來。

中興事件啟示錄:高管被離職,這是中興之痛,更是民族企業之殤

高層易換,人心難聚!一個擁有數萬員工的民族企業,竟然在別人的施壓下,清洗了公司幾乎所有的高層領導,公司的威信何在?自主權又何在?這就是沒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代價!現在指責誰或者謾罵說都已經於事無補,殘酷的市場競爭條件下,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誰的戰略眼光更加獨到、更加長遠,在這一點上中興以無法估計的代價為所有中國民族企業敲響了警鐘。

中興事件啟示錄:高管被離職,這是中興之痛,更是民族企業之殤

最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民族企業得到發展迅速,但始終無法迴避的事實就是,我們在很多領域還都是處於加工者或者參與者的地位,距離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還任重而道遠,在很多時候都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這也許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經之路或者說做大產業規模的捷徑,但如果一直掌握不了核心技術,中興的悲劇就可能還會上演,大與強之間的差距不是單純的靠營收額可以彌補的。

中興事件啟示錄:高管被離職,這是中興之痛,更是民族企業之殤

當然,按照古人禍福相依的說法,中興事件對中國企業而言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儘管付出的代價很大,但至少能夠為那些一味追求利益而不願花費財力精力搞自主研發的企業敲響警鐘,讓他們明白仰仗別人臉色過日子,終歸不能長久,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是無法在這個殘酷的競爭環境下生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