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光緒元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一兩。

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在光緒元寶之前都是一些通寶,或者其他等等,都是用古老的方法鑄造而成的,在光緒元寶的出現是用機器鑄造而成的,是當時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

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先後鑄行過“光緒元寶”和“元緒重寶”,“光緒通寶”,通寶制錢鑄於公元1875-1908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最後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雲、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

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另外在戊子年(公元1888年)出過一種背穿左為“戊子”右為“河”字的戊子錢。光緒十五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從英國購買的機器製造我國曆史上第一批機制幣,不再為方孔圓錢形狀了,此後相繼在各省推廣實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圓錢”。

不一樣的光緒元寶不一樣的價格,你的值錢麼?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標識,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還有四字直讀體滿文。銀幣背面外圈頂部“光緒年造”楷體銘文,餘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大清帝國銀幣”字樣,內圈鑄有正面騰雲五爪龍一隻,品相稍嫌粗糙,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