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土埔」到「桃花源」——改革開放40年之晉江故事(三)

下午的陽光不算刺眼,吳金程站在窗邊眺望,藍天白雲掩映下,成群的龍眼樹和高山榕愈發蒼翠,環抱著一排排白頂紅牆的別墅,為這個名叫大埔的村子平添幾分清涼。

作為大埔村黨委書記,老吳清楚地記得,1997年他從外地回來擔任村委會主任時,村裡各方面都很落後,環境尤為惡劣,不僅龍眼樹活不長,連鳥叫聲都聽不到,用閩南話講是名副其實的“赤土埔”。

正是這樣一個“赤土埔”,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然脫胎換骨,近年來多次在所屬晉江市、泉州市乃至福建省斬獲“文明村”“美麗鄉村”等殊榮,還先後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等稱號,成為環境宜人、遠近聞名的“桃花源”。

大埔村的鉅變,正是晉江市發展歷程的一個剪影。而指引這場鉅變發生、發展的,正是習近平同志當年在晉江調研時提出的“發展之問”:如何走出“家家點火、戶戶冒煙”“低端競爭,富而不強”的發展瓶頸?16年來,探索從未停歇,從未止步……

改變,從環境開始

62歲的吳建國是土生土長的大埔人,在他的記憶中,過去的大埔村堪稱髒亂差的典型。

“1980年我從部隊回來,那時候村裡只有一條土路和兩座石板橋。一下雨,路就沒法走,土坯房也有倒塌的。廁所都是各家各戶自己挖的露天茅廁,遇到大雨就會漫起來。”吳建國說。

1997年,在外地做生意的吳金程回到大埔村,此時的村容村貌並沒有多大改觀。除了“到處挖的廁所”,附近陶瓷廠和石材廠林立的煙囪也向環境提出了挑戰。

大埔村所在的磁灶鎮瓷土資源豐富,素有拉坯燒瓷的傳統。早在宋元時期,磁灶陶瓷便沿“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改革開放後,磁灶鎮的陶瓷業煥發生機,雖然使得該鎮成為福建省第二個“億元鎮”,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等諸多問題。

“那時候村子周邊大概有100多個煙囪,夏天穿白色衣服在附近走上一圈,衣服就變黑了。”大埔村黨委副書記吳清水告訴記者。

與生態環境相比,大埔村當時的治安狀況也乏善可陳。據吳金程介紹,他剛回大埔的時候,褲子掛在家裡都能被人用竹竿從窗外挑走,更別說偷村民家幾隻雞了。

面對道路泥濘、汙水橫流、露天茅廁臭氣熏天、小偷小摸不斷的“殘酷現實”,吳金程在被推選為村委會主任時便立下承諾:要把大埔村建成一個“桃花源”,讓村民住得舒適、生活得安心。

拆豬圈,填茅廁,架路燈,清理排水溝,鋪設水泥路,設置垃圾桶,組建聯防隊和環衛保潔隊……在吳金程作為村委會主任的第一個任期內,大埔村便通過村容村貌整治,使環境衛生有了明顯好轉,村民的生活質量隨之提升。

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大埔村藉助1999年被泉州市列入“100箇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示範村”的契機,分五期推行舊村改造,對“煙囪”的治理亦同步展開。

難能可貴的是,大埔村在推行舊村改造的同時也不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該村雙井住宅區的成片別墅中,便保留著一間始建於1960年、極具閩南特色和時代特點的紅磚老厝,為歷史留下足印,為後人留住鄉愁。

“通過整治,生態環境變好了,龍眼樹長出來了,鳥叫聲也明顯多了。在全國各地做生意的大埔人,絕大多數都回來住了。”吳金程望著窗外,言語間透著自豪。

如今,儘管舊村改造項目還有最難“啃”的兩期尚待推進,村“兩委”依舊信心十足。他們堅信,大埔村始終走在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極富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戰略構想。從福建到泉州再到晉江,這些年一直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為大埔村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良好契機。”吳金程說,“放眼新時代,我們更有信心。”

移風易俗帶來新氣象

村務工作者吳玉配常聽老人講,過去大埔村的小夥子娶不到媳婦,外村的姑娘不願意嫁過來,而現在卻是“排著隊來”。

話雖然有些誇張,卻生動反映了大埔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也同樣體現在婚喪嫁娶等紅白事上。

村民吳世欽告訴記者,以前村裡紅白事多,不管有錢沒錢都喜歡講排場、比“陣頭”。以白事為例,一個“陣頭”包括舞獅子、吹嗩吶等不同“角色”,有錢人家裡一場白事甚至叫了十幾個“陣頭”,參與者多達上百人。

白事如此,紅事更甚。

吳清江是大埔村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據他介紹,從孩子出生到滿月,再到4個月、週歲、16歲乃至結婚,都要請客,規模大的一次能辦100桌宴席。

“最早的時候,請客會收紅包,後來只請客不收禮,客人來了就算給面子,負擔全在戶主身上。”吳清江回憶說,以前他在大埔村一年能參加20場以上的紅白事。

“改革開放讓晉江人富了起來,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講排場、好面子的思想也由來已久。”晉江市紀委監委幹部姚詩斌介紹說,為了扭轉風氣,晉江市嘗試在村規民約上做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村、社區陸續通過公議、公訂的辦法對紅白事的事項、範圍、時間、規模等作出具體規定,併成立紅白理事會,將移風易俗與群眾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在這方面,大埔村同樣走在前面。

“建設‘桃花源’,不僅要改變村容村貌,民風民俗等‘精神層面’的變化也要同步推進。”吳金程說,從1998年起,村“兩委”便倡議全體村民節儉辦理婚喪喜慶,村規民約也隨之而出並不斷完善。

記者在大埔村見到了由村“兩委”於2015年修訂的村規民約,對於如何操辦紅白事有著13條具體規定。根據違約處理條款,任何人違約都要向村裡的愛心慈善援助站捐款以示處罰,村“兩委”成員違約則加重處罰。

據吳金程估算,自村規民約實施以來,每年村民可減輕負擔近千萬元。在村“兩委”倡議下,節約下來的資金捐給了村裡的公益事業,用於維持敬老院運營、改善小學和幼兒園辦學條件等。

以敬老院為例,大埔村最讓人羨慕的就是耗資1200萬元建成敬老院,為全村適齡老人提供免費生活照料和醫療服務。其運行經費便來自於村民捐款設立的基金會。

“大埔村能夠順利推進移風易俗,與這些年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密不可分。”吳清水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發生了深刻變化,即使在大埔這樣的農村基層也能明顯感受到,而遵守村規民約、不搞鋪張浪費也逐漸成為自覺。

攻堅克難,關鍵靠黨員

大埔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門口,整齊掛著6塊牌子。其中3塊紅字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分別寫著大埔村黨委、大埔村紀委和大埔村委黨校。

在大埔村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中,以黨建為抓手,注重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克服舊村改造牽涉面廣、阻力大等難題,成為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寶。吳金程自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金程書記在當村委會主任時就提出,他個人不從村裡報銷一分錢,也不拿一分錢工資。2003年當選村黨總支書記、開始‘一肩挑’後,他要求村‘兩委’都不報銷接待費、差旅費等,連茶葉都是自己買。”吳清水說,按以前的老規矩,吳金程可以享受電話補貼、摩托車油費補貼等,但他從來沒要過,也沒領過工資。

在吳金程的帶動下,村“兩委”成員和黨員成為大埔村環境整治、舊村改造和移風易俗最堅定的支持者。

吳清水記得,2008年磁灶鎮統一規劃的一個新農村改造項目中,他們家160平方米的房子面臨拆遷,對於鎮裡給出的補償標準,四個兄弟產生了不同意見。

“房子是我們四兄弟的,大家都有份。因為我當時是村黨總支的宣傳委員,金程書記就讓我帶頭支持鎮裡工作,並做好兄弟們的工作。”吳清水說,通過做工作,房子最終順利拆遷。

2013年,大埔村的陶瓷企業迎來了“煤改氣”的重大調整。由於天然氣成本高,很多企業主一開始並不支持,吳清江同樣如此。

“一開始確實想不通,一個月最起碼多出十幾萬元的成本,大家都想拖著。”吳清江告訴記者,由於他曾擔任村“兩委”成員,吳金程選擇從他身上突破,併成功使他轉變了觀念。

“環境汙染了,大家都會受影響。而且,早改晚改都得改,與其拖著,還不如早點改,迫使自己轉型升級。”吳清江說。

“重點突破”的同時,對全村黨員的教育管理也不放鬆。

2012年,大埔村在晉江市率先成立村級黨委、紀委和黨校,進一步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十八大後,適應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依託村級黨校,村黨委不定期組織黨員參加學習培訓,加強紀律教育。

“除特殊節點的學習活動外,村委黨校平均每個季度還會組織一兩次集中學習,要求全體黨員參加。”兼任村委黨校校長的吳清水介紹說,為了加強管理,村委還規定,黨員外出超過三個月要請假,超過三次沒交黨費或在黨員活動中缺勤的,上報鎮紀委。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擺脫貧困》中所說,農村改革越深化,黨組織的核心地位越要強化,而黨組織的戰鬥力就是通過每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具體體現的。在大埔村,過去和現在如此,未來同樣如此。”吳金程說。(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瞿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