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是一本錦溪古鎮發給你的旅遊護照。這本護照握在你手,你便知曉錦溪的今昔、聽得見錦溪的呼吸、觸得著錦溪的肌理。錦溪的風景卷軸畫裡,因你的身影而愈見清麗;錦溪慢悠悠的生活方式,因你的留戀而愈見寧靜自得。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錦溪印象

這個古鎮,坐擁2500餘年歷史,在古鎮1平方公里核心區內就有十餘家民間收藏館舍。有道是“看稀奇,到錦溪”。從水上,從磚窯中,從水廊棚的日常絲竹彈唱裡,從五湖四海鍾情錦溪的藝術家收藏中,築起了一箇中國博物館之鄉。10個博物館,10枚各異的印戳,在你細細把這些典藏看進心裡的時候,也在你的護照上完成了“集錦”。等到第二年的同一天,你可以憑著護照免費重遊錦溪,沿著原來的足跡,發現錦溪新美好。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個古鎮,昔日與今日的連接如此自然。過去沒有煙消雲散,還在陳妃水冢、蓮池禪院、陳墓郵局中被親切地喚醒。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個古鎮,因霞光照水,滿溪躍金,燦若錦帶,得了一個極美的名字;因沈從文的厚愛,多了一閨名“睡夢中的少女”;因劉海粟的青睞,贏得“最江南”美譽。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個古鎮,文人雅集,留下眾多詠歎名作。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也許你抬頭、低頭所見之景,曾是錦溪八景之一,入了多少詩人的名篇。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你乘著小船通過的這座江南古橋,曾在聯合國首日封上綻放著原生態江南的光與韻。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博物館篇

馬若特泥禪坊所展示的是河北農民藝術家馬若特先生和他父親馬志國兩人的作品計200餘件。泥人造型粗獷樸實,憨厚誇張卻又活靈活現,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理想追求。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張省美術館展示的書畫作品有我國著名青年畫家、錦溪子弟張省近三十年來的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劉海粟、錢君匋、陳大羽、張繼馨等書畫大師的部分精品。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壺文化館收藏了我國的古今名壺,包括陶都宜興的紫砂名壺。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中原文化收藏館所展示的藏品為開封市文物鑑定所辛樹偉先生提供。館內藏品分三大類:明清紫檀傢俱,青銅器瑰寶收藏,歷代古瓷器。分別展示了我國古代傢俱製作的最高水平、我國古代奴隸制時期的青銅器傑作、我國瓷器最輝煌時期宋代的瓷器精品。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古董館積聚了以歷代水盂珍品為主的各類古玩藏品近3000件,為蘇州薛仁生先生半個世紀在收藏事業交上的優秀答卷。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金石人家篆刻藝術館由知名篆刻家唐志雲開設,展示刻字藝術、書畫藝術、篆刻印章藝術以及唐先生多年筆耕成果。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宣卷藝術館是錦溪人的韻律節奏的展示舞臺。宣卷,顧名思義就是宣講寶卷,起初就是佛教的講經說法,後來演變成為民間說唱。絲絃繞耳,磬鈴叮響,木魚聲聲,藝人講唱。宣卷藝術,於斯為盛。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小小古鎮,卻有“枯燈夜讀”的尚文傳統。尤其到了近現代,湧現一大群璀璨人傑。在錦溪傑出人物館,你將瞻仰他們的風采。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柿園的清靜院落裡,藏有圍棋國手風雅丹青之作。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古磚瓦博物館作為全國唯一磚瓦類博物館,翔實展示了錦溪“七十二隻窯”的輝煌制磚史,尤其是專供皇宮的金磚。祝甸古窯遺址則是當年錦溪千磚萬瓦的產地。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結語

這本旅遊護照將交付於你。

把錦溪的風華印染在這一頁,

把你想對錦溪說的話寫在這一頁。

合上它,在你的記憶裡就永遠藏住了這個水鄉天堂。

這是來自錦溪的旅遊護照,敬請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