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宇宙,理論太危險,將把人類推入到新的不可知

亞歷山大大帝終其一生想要尋找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大外海”是古希臘人想像中的環繞整個大地的大洋流,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平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找到了大外海,他坐上船,揚帆出海,當船到達了大外海的邊緣時又會怎樣呢?古希臘人沒有給出答案。

虛擬宇宙,理論太危險,將把人類推入到新的不可知

古希臘人的世界觀

村上春樹的名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我”最終沒有逃出那個與世隔絕的小鎮,因為“我”豁然發現,這個世界盡頭其實只存在於“我”的意識之中。

在《The Thirteenth Floor》,中文譯為《異次元駭客》的這部電影裡,主人公進入電子遊戲裡尋找真相,最終發現自己的世界不過是別人設計的遊戲,他的內心能有多崩潰!

在科幻小說《宇宙盡頭的餐廳》裡,宇宙的盡頭是空間與時間的終點,億萬富翁可以坐在這裡一邊欣賞宇宙的崩塌一邊享用午餐,然後坐上飛行器再回到自己所處的時空。

有趣嗎?關於“宇宙,生命和一切的終極問題”,沒有一個地球人能給出答案。因為不知道怎樣解釋,所以最終只能歸結為行而上的唯心主義。

根據我們人類對世界的觀察認知,凡事似乎都要有一個開始,有一個結束,就像一個生命從出生到死亡,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所以我們也傾向於認為宇宙有一個開始,並且會有一個結束。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在望遠鏡裡確認了星系紅移,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無意中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都有力的指向了宇宙由一個奇點爆炸開始,經過暴漲,形成我們今天所能觀測到的宇宙。

虛擬宇宙,理論太危險,將把人類推入到新的不可知

宇宙大爆炸理論示意圖

現在宇宙有了開始了,但是結局呢?宇宙的結局仍然無法預知,連我們當代最負盛名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名著《時間簡史》裡都沒有給出答案。

沒有結局的宇宙讓地球人很著急,沒有結局的宇宙意謂著生命找不到最終的意義。因為不知道宇宙的結局,人類只好著眼於維繫目前的狀態,以保護地球生態為前提、維持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為目地構建泛地球的精神文明生態。這就是我們今天主流的人類道德與文明的價值觀,順便提一句,這個價值觀自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以後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

因為無法知悉宇宙的結局,有兩個形而上的觀點勢必會大行其道。

一是人存原理: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個樣子,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了。 如果把人存原理精編一下,可以發展出“我存原理”。宇宙為什麼存在?是因為有“我”的存在。

這個宇宙是因為“我”才存在的,所以造物主的初始條件不用特別的複雜,他只需要造一個“我”就行了,“我”出現以後,所有非“我”的外部條件其實都是“我”創造出來的。在“我”的瞭解與認知下,宇宙成為現在的樣子,即“我”創造了宇宙,“我”既是宇宙。這不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所要表達的意思嗎!

二是數字宇宙。宇宙發展成今天的模樣並不是刻意為之的,在初始條件下,宇宙只是幾個最簡單的設定。造物主只給出了幾個最基本的數值,然後宇宙開始暴漲、發展,就像老子在《道德經》中所寫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通過程序自身的發展,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宇宙。可能這個宇宙的樣子早已經超出了造物主的預期,甚至超出了造物主認知。

數字宇宙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釋宇宙沒有結局的問題,因為演算還在進行中,當然還沒有結局,可能造物主也正在耐心的等待結局。數字宇宙也很好的解決了能量的問題,如果這個世界是由0和1組成的,花不了多少能量。這不就是《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思嗎!

但是歸根到底,這樣的答案仍然不能解決人類尋找世界盡頭的渴望。這些答案又會引申出新的不可知,比如說,造物主是誰?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如果宇宙是虛擬的,我們就需要為找出答案付出更大、更絕望的努力。

虛擬宇宙,理論太危險,將把人類推入到新的不可知

虛擬宇宙對人類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回答宇宙起源與結局的問題必須傾向於簡潔。

人為什麼那麼想走到世界的盡頭呢?

“世界的盡頭”只是一個預意,尋找世界的盡頭,就是尋找關於“宇宙,生命和一切的終極問題”的答案。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那個答案,人類才會不斷的追尋,才會顯得如此的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