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对快乐的追求

人生的意义——对快乐的追求

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对于什么是快乐和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却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往往是基于以下两点:

1. 追求刺激:不容否认的是许多人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刺激的追求上,比如一件款式新颖的服装,刚穿的时候总是很兴奋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于是又开始追求新的流行;再看看社会上那些美食家,岂不更是如此,哪里刚开了一家新餐馆,尤其是这家餐馆有一道不曾听说过的菜肴时,马上就会吸引许多人。刚开始还比较新鲜,但如果经常吃、天天吃,肯定会不胜其烦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对刺激的喜悦呢?这完全是因为我们思维的衍生状态。我们思维的衍生状态是建立在条件基础上的,它由两个条件组成:

A 执着力的作用:这种衍生的执着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外物产生强烈的反应;

B 外物的响应: A 条件虽然有能动性,但是不具有持久性,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对象必须处于不断变化更新中。因此,你可以看出,不在于外物是多么美好,只要具备新鲜感就可以了。比如上体育课,有人踢球的时候,一下子把鞋也踢出去了,立刻就会引起大家的哈哈大笑,很能快乐一阵子。

我们思维的衍生状态必须建立在以上两个条件上,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执着力,就不可能产生衍生状态;没有对应的外物,没有这个作用对象,衍生状态就不可能生存。既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思维的衍生状态,那么我们就必须和不得不受其摆布,我们不得不是思维的奴隶。但因为衍生状态是条件形成的,因此它是可以被消灭的。

2. 追求比较:有的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他们总是爱在别人面前炫耀今天吃了一顿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昂贵的美餐;他们开高档汽车、买精美别墅等等,难道真的是生活的必须吗?其中很大成分是因为比较。因为比别人强,因为能得到更多眼球,这使他们感到高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难道花费了巨大精力,付出了人生代价,就仅仅是为了得到这样的快乐吗?即使得到了,又怎样呢?这种暴发户的快乐,是会被历史嘲笑的。

这两种快乐都是不持久的,都会走向其反面,而且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对刺激的追求,浪费了巨大社会财富;比较的快乐,让社会充满了不平,产生了更多痛苦。这两种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专注。我们先来看一些例子,有的书法家、画家、发明家、数学家等等,往往能很专心地在那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忘记了饥饿,没有了时间;再看小孩子,他们在那里玩泥巴,非常投入,非常专注,时间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是时光如梭。许多人,到了老年时期,往往很怀念自己儿童时代的快乐。

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各种刺激,却比一般人快乐呢?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专注。事实上,能够专注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专注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快乐;专注能够开发一个人内在的美;专注能让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当你在思维的衍生状态,虽然你也可以培养起相当高的专注力,但是因为执着力的缘故,你的专注力仅仅是相对的,是不能恒久的,是会自然消失的。这就决定了你绝对不可能获得永久的真正的快乐。而在思维的根本状态,你将拥有永不退失的专注力,同时因为心物一体的缘故,你将同时拥有各个维次世界。心物一体状态是思维的根本状态,是世界的根源,是不依任何条件而产生的,是唯一真实的,是不会退失的,因此建立在思维的根本状态上的快乐是真正真实的、永远的快乐,而那些建立在思维的衍生状态上的快乐都是不真实的,是稍纵即逝的,是会走向其反面的。

总之,聪明的人不会追求那些建立在刺激和比较基础上的快乐,不会追求那些建立在思维的衍生状态上的稍纵即逝的快乐,而要追求真正的永久的快乐,从而获得真正自主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