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2018年4月22日,抗战老兵王蒙芳百岁寿诞庆典在西安市阿房三路关中情大酒店举行。王蒙芳的子孙、村民、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十七路军研究会、陕西抗战老兵关爱团、陕西抗战老兵营、中条山陕军后裔等,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庆典活动。作为中条山“6·6”战役的亲历者,王蒙芳老人现场痛斥“八百壮士跳黄河”这出抗日神剧,称此说法是捏造历史,侮辱陕军。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1919年王蒙芳生于西安市西郊三民村,17岁时入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

初入军营,因为有点文化,他被分配到传令班任传令兵。1938年6月,王老所在的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在三原县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6军。1938年7月,所在部队开赴晋南中条山抗日前线,守卫中条山近三年之久,期间参加“6·6”战役、“4·14”战役。1940年10月他随部队离开中条山,调防河南,守备巩县、汜水、荥阳、广武百余里防线,之后随所在部队参加豫中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西安事变前后,全国抗日形势高涨,去部队当兵不仅可以保家卫国,而且还能有口饭吃。”

老人至今还记得军长是李兴中,他所在的1058团团长叫孙芾堂、传令班班长是严昆英(音),战友的名字记得更多。尤其记忆深刻的是,在38军教导队受训时,班主任是孙蔚如,教官是温朋久。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当年温文尔雅的温参议,就是总理温家宝的爷爷的亲弟弟。1938年7月,留德归来的温朋久应赵寿山邀请,先后任38军教导队教官,军部参议兼教官、办公室主任等职,日本投降后,温朋久辞职回到天津。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抗战胜利后,王蒙芳回到老家西安继续务农,娶妻生育了三儿一女。因为他在国民党军队里最高职务是排长,所以在历次运动中遭批斗,幸运的是躲过了牢狱之灾。

8年前,王老所在的三民村拆迁,他便随大儿子住进了西安西郊的居民小区,老人在儿女和孙辈的照顾下,生活得安逸幸福。更让老人欣慰的是,政府并没有忘记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的事实,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有关部门向他转交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联合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王老说自己心里有一个疙瘩:“这几年我才听说当年6·6战役曾有八百壮士跳黄河之说,后来人数越传越多、越传越神,由800人变成了3000人,把小说当成了历史。我们陕西人都好强,好男儿不战死在沙场,而是砸坏武器去跳黄河,这不是光荣而是耻辱,这种传说有伤尊严。”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1939年6月6日,日寇对晋陕豫地区的中条山发起第六次扫荡,38军军长赵寿山将军临危受命,率领第四集团军各部打击消耗日军,直至6月21日鬼子狼狈退出中条山。此次战役中,我方伤亡9000余人。传说中的“八百壮士跳黄河”的故事就发生在王蒙芳所在的177师。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原国民革命军38军军长赵寿山是中共特别党员,解放后曾担任陕西省省长,他的孙子赵武原也是38军军史的研究者。据赵武原考证,“八百壮士跳黄河”说法起源于1984某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八百壮士跳黄河》的文章,其中有新兵团之建制和“唱着秦腔抱着军旗跳黄河”的情节。后被小说照搬采用,媒体不加甄别群起报道,最终成为荒唐的“抗日神剧”。

百岁抗战老兵王蒙芳:陕军岂容侮辱

抗战将军冯钦哉嫡孙冯寄宁先生现场拿出一副放大的作战图,这是1959年出版的《抗日战史》一书中的附图。他向与会者这样介绍:该图以及相关文字清清楚楚载明,6·6战役时,山西芮城县陌南镇范围内没有战事,而那个所谓的教授以及他的追随者,竟然说陌南镇黄河边战斗非常激烈、惨烈,800多人从崖上跳进了黄河。这纯粹是杜撰,极其不负责任。他们一伙还到处募捐,一位美籍华人捐了一笔款,他们就在陌南镇黄河边立了一块跳黄河纪念碑。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老兵后裔的感情,很多外地人说陕军是草包,不打鬼子光跳黄河!屈辱啊,陕军背了黑锅!(文图/申正 张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