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时候最喜欢看西游记,对花果山水帘洞心驰神往。最近才知道,水帘洞这一段的剧情,居然是在课本介绍过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取的景!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黄果树瀑布,瀑布后隐约可见人群。

而贵州除了真的有结黄果的大树的黄果树大瀑布外,还有我超想吃的波波糖!

哼哼~有层意思被你看穿:这是在提前划拉十一假期的什么事情了吧?

小编把波波糖的前世今生分享给你,如果你也计划去贵州看大瀑布,有此文在手,逛风景时吃着美食侃传说,一气呵成!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贵州波波糖,因它落口即酥,所以又名落口酥、波波酥。此酥糖香甜易化,色泽麦黄,吃完很久口里仍留芝麻清香。

▶波波糖的首创

清朝咸丰年间,刘兴汉当时应知县“征集制糖佳品,发展镇宁糖食”之召,利用当地六马盛产的芝麻、糯米、麦子,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经过发、榨、熬、扯、酥等十几道工序,反复试验,制成“酥脆香甜、美味可口、色泽鲜黄、别具一格”被官府评为上品的糖。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等糖浆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上架进行拉扯,制作成饴糖。

由于此糖是刘氏在民间首创出名,因此文人墨客为表恭贺还赠联云:

镇宁城, 钟鼓楼, 即宏且高, 高临全宇称魁首;

功达号, 波波糖, 又脆又香, 香酥沁人誉名州。

其后,赴京赶考者或过旅行商,为作留念都常在此购糖而别。想那依依惜别糖相赠的情景,观众心里也是甜化了!

波波糖跟太平天国有段过往

传说到了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将领曾广依率部入黔,路经镇宁劫富济贫,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纷纷起义响应。镇宁的布衣族首领曾三根、卢阿代、朱大黄等人率领附近人民参与战斗。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乡亲们送波波糖来啦,兄弟们要一鼓作气.......。 一个吃货拟的台词~

他们占领扁担山、猛统大山、十山其等地为据点,并攻克了镇宁州城。镇宁的各族人民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筹制各种鲜美糖果来庆贺各族人民起义军的胜利,以之慰劳。各路起义军在众多的慰劳品中最爱波波糖。吃后,一个个啧啧称赞:“好糖、好糖!”从此,这种糖随着太平军转战南北名扬内外。

话说波波糖不仅有依依惜别的剧情,也有慰军壮士气的剧情,戏路很宽嘛。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不可貌相,它是一粒戏路很宽的酥糖!

▶饽饽、还是波波?这事儿老佛爷说了不算!

这种糖被贵州省城的清朝官员所知,将这种糖做为贡品送到了京城朝贡。慈禧尝了之后,赞不绝口说“佳品!佳品!”从而记在心上,吃点心时常要这个佳品。慈禧认为这是一种面食而作,便称之为“饽饽”。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从饽饽糖、婆婆糖、到波波糖,老佛爷的影响力果然大!

宫中统统跟随老佛爷称这糖为“饽饽糖”。这一名称从京城传到镇宁,口口相传,加上南北口音的差异,镇宁人们即理解为这种糖必定合适慈禧这类老婆婆吃,顾名思义称“婆婆糖”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在熬制过程中发现糖在起酥时起波纹荡漾,才改名叫:波波糖。

好周折的定名之路!

如果当初老佛爷知道民间因为她的缘故,叫这糖“婆婆糖”,会不会觉得有奚落容颜苍老之嫌,而恼怒?或许后来改叫波波糖也是出于讳忌?嘻嘻,你们可以在贵州边吃糖边思考~

吃着波波糖逛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水帘洞,是一种什么体验?

制糖师傅手制过程:用专用的糖纸包裹好,一个波波糖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波波糖的资料看完了,流口水有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