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歷史上因為投江而獲得端午節冠名資格的人有三個,伍子胥、曹娥、以及屈原。結果我們都知道,曹娥名氣太小、伍子胥戾氣太重,最終屈原一枝獨秀獨家冠名端午節。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但屈原應該也沒想到,在打敗了兩個跟他年紀差不了多少、“根正苗紅”的競爭對手之後,竟然還有人敢在他的BGM裡挑戰他。

這個人嚴格說來甚至都不能叫“人”,因為他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唐玄宗一個虛無縹緲的夢。話說到這裡,你肯定已經知道他是誰了,沒錯就是鍾馗。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明憲宗《歲朝佳兆圖》故宮博物院藏

到今天很多地區仍然保持著端午節“掛鐘馗”“跳鍾馗”的習俗,用以驅邪祈福。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跳鍾馗:人們分別裝扮成鍾馗和“五鬼”,祈求家宅平安

鍾馗是怎麼從唐玄宗的一個夢,變成端午節“守護神”的呢?

鍾馗的誕生

鍾馗捉鬼的故事家喻戶曉,關於鍾馗的身份來歷卻沒幾個人能說清,就連專家學者們也是一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混亂。

有人說鍾馗是北朝一個叫堯暄的人,這個堯暄本名叫鍾葵,字辟邪,所以人們就腦補出一個捉鬼辟邪的鐘馗,還把他送上了神壇。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有人說鍾馗其實是把武器人格化的產物。古人相信椎能驅鬼,但齊國人講話太慢,一個“椎”字被他們拉長音讀成了“鍾葵”,“鍾葵”又變成“鍾馗”。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良渚文化中的玉錐形器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鍾葵”

也有人說鍾馗的原型是商朝兼職驅鬼的巫相仲傀(也叫仲虺),更有人再往前追溯到神話傳說裡的句芒。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山海經》中的句芒

但大家更願意相信的還是關於唐玄宗的版本。這個版本最早見於唐代盧肇的《唐逸史》,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唐玄宗有次生病之後做了個古怪的夢,夢見一個小鬼偷了他的東西,正生氣的時候,一個一臉兇相的大鬍子鬼隨後跑出來,像吃手撕雞一樣把小鬼吃了個乾淨。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清 佚名

大鬼說自己叫鍾馗,唐高祖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沒考中,覺得沒臉見人一頭磕死在了大殿前。高祖可憐他,將他以進士的待遇安葬,所以他發誓要替大唐除盡妖魔鬼怪。

唐玄宗醒後病果真好了,於是招來吳道子根據他的夢畫了一幅《鍾馗捉鬼圖》,並下令把這幅畫印刷出來廣泛傳播,讓大家都來認識下鍾馗。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西安戶縣重陽宮內藏的《鍾馗捉鬼圖》碑據說是吳道子的真跡

這個故事未必全然可信,但能確定的是,吳道子確實曾經奉命畫鍾馗畫像,北宋畫家郭若虛就表示自己見過真跡。唐玄宗也確實把鍾馗畫像作為新年禮物賜給臣子,當時的宰相張說還在收到畫像之後寫過一篇《謝賜鍾馗及歷日表》。

“(鍾馗)衣藍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髮”——郭若虛《圖畫見聞志》

所以說,驅鬼鎮邪的“鍾馗”可能早就有萌芽,但我們熟悉的戴帽、蓬頭、大鬍子、面目可怖的鐘馗形象卻是在唐朝確定的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清 高其佩《怒容鍾馗圖》

畫家推波助瀾

有唐玄宗的傾情推廣,有畫聖的真跡撐場子,鍾馗的知名度飛速躥升,成為民間信仰裡的新晉流量擔當。但在唐朝滅亡那麼多年之後,鍾馗還能屹立不倒,甚至越來越紅,成為被道教體系承認的“捉鬼天師”,畫家們的功勞不可忽視。

古代人絕大多數都是文盲,不認得幾個字,對一個神仙最崇高的敬意就是把他的畫像供起來或者貼門上。這種情況下,一幅鍾馗畫像的影響力估計比寫幾十篇文章都大。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門神鍾馗

巧的是,歷朝歷代的畫家們對畫鍾馗都有空前的熱情。而且從五代開始,畫家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畫鍾馗捉鬼,開始管起了鍾馗的家事和生活細節。比如鍾馗嫁妹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元 顏庚《鍾馗嫁妹圖》局部,

據宣和畫譜記載,五代周文矩就曾經畫過《鍾馗小妹圖》,宋代以後《鍾馗嫁妹》已經成為常見題材

鍾馗戴花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明陳洪綬《鍾馗像》

鍾馗下雨天出門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元 顏輝《鍾馗雨夜出遊圖》局部

鍾馗半夜逛街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明 戴進《鍾馗夜遊圖》局部

鍾馗喝醉酒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清 金農《醉鍾馗圖》

鍾馗照鏡子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清 佚名《豐綏先兆圖》

畫家們對鍾馗題材如此鍾愛,可能是鍾馗怪誕的形象能夠讓他們快意筆墨,可能是在“不第”的鐘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可能是藉此諷刺現實,寄寓自己惆悵、憤慨和希望……

但無論他們最初的目的是什麼,結果就是鍾馗的形象越來越豐滿,越來越和普通老百姓的想象貼近,越來越有群眾基礎

端午節就是應該驅邪

可鍾馗再怎麼紅,也還是個“捉鬼的”,怎麼就和紀念屈原的端午節扯上關係了呢?難道不怕鍾天師一不小心把屈原給抓起來嗎?讓我們再回頭看看端午節的習俗。

划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用粽子賄賂水裡的魚蝦是希望它們吃飽了就不再禍害屈原(雖然我們知道這兩項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但屈原並不是萬能的,至少沒法解釋我們為什麼要在端午的時候掛菖蒲、艾草,戴香包,拴五色絲線,喝雄黃酒……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而後面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目的:驅邪。從五月開始,仲夏來臨,毒蟲、蚊蠅滋生,洪水瘟疫來臨,在不怎麼講究衛生的古代,這個月染病、死亡的人數會直線上升。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五月開始頻繁出沒的“五毒”

按照古人的套路,五月自然被當成了會帶來不詳的、邪祟盛行的“惡月”,

有兩個五的“端午”更是這個“惡月”裡最不詳的“惡日”

“惡”到什麼程度呢,連這一天出生的孩子都不能要,否則便會“男害父,女害母”。據《史記》記載,“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就是生於五月初五,所以老爸死活要把他丟掉。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為了平安度過“惡日”這一天,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驅邪祈福,菖蒲、雄黃、彩色絲線,凡是據說能辟邪的東西都要試一試,又怎麼會放著鍾馗這個專職“捉鬼驅邪除魔”的神仙不用呢?

據說,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端午節“跳鍾馗”已經成為一種固定活動。端午節“掛鐘馗像”在清朝也頗為興盛,“終南進士舞龍泉,端午時節壁上懸。仗君辟邪殲群醜,免得鬼魅擾人間。”描寫的就是這一習俗。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掛鐘馗

雖然萃花十分感謝屈原用生命給我們換來一天假期,但要說誰跟端午節最配,我站鍾馗。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