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向中國求購飛彈技術,意在填補空白,俄軍事發展走下坡路?

據德國《世界報》在5月初的報道稱,俄羅斯試圖引入中國的紅外成像制導空空導彈的技術和樣品。文章中稱,俄方代表親自來到中國展開引入工作的洽談事宜,已逐漸演變為上門求購。實際上的確如此,因為這種導彈在俄羅斯武器庫中是一片空白。

軍事武器,一直是評定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之一,要知道,每個國家為了國防、科研,每年的投入都是相當可觀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新聞發佈會,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透露,2017年我國國防預算增幅在7%左右。2016年我國國防預算為9543.54億元,這意味著去年我國的軍費突破了萬億元。)。美中俄印四國的軍費支出,相信大家應該都清楚了,請看下圖:

俄向中國求購導彈技術,意在填補空白,俄軍事發展走下坡路?

現如今的世界格局已經相當清楚了,世界大國的位置由美、中、俄撐著,實在要降一檔次的話,那麼還需要包括印度了。今天主要說的是俄國,俄羅斯在空空導彈的研發上已經陷入了停滯,聽到這裡很多人就要開始質疑了,甚至認為這是在“瞎說”。實則不然,根據英國《簡氏防務》2017年3月16日報道,據俄羅斯聯邦財政部公佈的信息證實,2017年俄羅斯國防預算將下降25.5%,從3.8萬億盧布下降到2.8萬億盧布,這是證明之一。

俄向中國求購導彈技術,意在填補空白,俄軍事發展走下坡路?

另一證明是,人才流失非常嚴重,80年代,俄國人的空空導彈——無論是近程還是遠程的,都和西方不相上下,甚至部分型號還要壓美國人一頭,但90年代後,俄羅斯人的空空導彈研發越來越慢。原因在於人才的”減少“。

要知道,光是導彈的導引頭就涉及到了精密電子器材,在這方面哪怕是90年代前俄國人也談不上先進,黃金時代的俄國都不能說是超越般的發展,更別說是現在了,早在90年代就已經被西方國家以非超大的實力實現了超越甚至碾壓。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會向曾經一度採購自己國內武器的國家妥協呢?兩個原因。

俄向中國求購導彈技術,意在填補空白,俄軍事發展走下坡路?

第一個原因,中國的軍事發展速度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空空導彈技術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根據美國新媒體軍事排行,到2017年為止,世界空空導彈的排行中中國的“霹靂-12空空導彈”排在了第三位(該導彈為第四代先進中距攔截空空導彈,具有超視距發射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發射後不管能力以及全天候作戰能力)。

第二個原因,這個原因我相信不用做太多的解釋,這是世界格局導致的最終結果,簡而言之就是俄羅斯不可能向美國購進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