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惠州這7家上市公司淨利潤超20億元,誰最賺錢誰是「黑馬」?

2018年上半年已成“過去式”,上市公司紛紛曬半年報。惠州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如何?都賺到了嗎?

南方+記者梳理發現,截至7月16日下午,惠州12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TCL集團、光弘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其餘5家尚未公佈。

上半年惠州这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20亿元,谁最赚钱谁是“黑马”?

根據各公司發佈的數據,南方+記者彙總發現,這7家惠州上市企業上半年都賺到了,沒有出現虧損的情況,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加起來超過20億元,共計20.1億元-21.75億元。不過,具體來看,上市惠企業績再度呈現兩極分化現象,繼續上演“幾家歡樂幾家愁”。

其中,TCL集團、勝宏科技、光弘科技、碩貝德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不同程度增長。特別是作為“千億俱樂部”企業的TCL集團,業績表現較為搶眼。上半年,TCL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5.5億元-16.5億元,增長50%-60%,可謂賺得“盆滿缽滿”,成為惠州上市公司中的“大贏家”。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億緯鋰能、華陽集團、中潛股份3家上市惠企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並不太理想,淨利潤同比均有所下降。

“千億巨企”TCL淨賺超過15億元

作為國際化“千億巨企”,TCL集團是惠州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近日,TCL集團發佈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預計實現淨利潤16.7億元至18.2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10%。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5億元-16.5億元,同比上升50%-60%。

為何實現利潤較快增長?TCL稱,主要是由於TCL電子產品結構和渠道持續優化,銷量和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手機業務變革轉型進展順利,同比大幅減虧;家電及其他業務穩健發展。

一直以來,華星光電是TCL集團的最大“現金奶牛”。上半年,華星光電t1與t2產線的投片量實現同比增長7.49%,繼續保持滿產滿銷;t3產線產能正穩步提升,t4與t6建設項目順利推進。然而,由於面板行業週期性觸底,主要尺寸面板價格顯著低於去年同期,華星光電業績也受到影響,出現同比下降,但仍保持行業領先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TCL集團稱,隨著下半年終端產品出貨旺季來臨及供需關係的改善,電視液晶面板行業將進入景氣上行期間,華星光電下半年的業績有望大幅增長。

此外,得益於不斷提升高端產品佔比、優化銷售渠道、提升品牌銷售均價,TCL電子實現了國內和海外市場銷售量及銷售額的同步增長。上半年,TCL集團累計實現液晶電視銷量1351萬臺(含商用顯示器),同比增長37.8%,其中,智能電視銷量為938.3萬臺,同比增長53.3%,優於同行業水平。

不過,手機業務近年來一直是TCL的“老大難”問題。去年,TCL的總體業績就遭受手機業務的拖累。

TCL集團稱,今年上半年,受海外手機市場低迷態勢延續的影響,TCL通訊主要產品銷量同比下滑,但由於推進經營變革和業績改善,TCL通訊實現大幅減虧。

億緯鋰能淨利潤同比下降約三成

根據業績預告,億緯鋰能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3億元-1.5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45%-33.72%。

億緯鋰能稱,上半年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上年同期轉讓了深圳麥克韋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處置收益1.22億元。扣除上年同期轉讓麥克韋爾控股權的處置收益,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30%-40%。

該公司稱,隨著9GWh動力儲能電池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業務呈現高速的增長,帶來業績的增長;物聯網市場應用等新經濟需求的快速增長,對公司產品需求的增加,帶來公司業績的增長。

該公司還表示,電子霧化器市場的快速增長,一方面該公司鋰離子消費類電池需求增加,帶來鋰離子電池業務的增長,另外一方面參股公司麥克韋爾的業績增長,帶來公司投資收益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億緯鋰能投資設立子公司惠州億緯集能有限公司,近日已收到營業執照,註冊資本初步為1000萬元,董事長為劉金成。

億緯集能從事汽車用軟包電池芯、汽車用軟包電池模組和儲能電池相關業務。億緯集能董事會同意億緯集能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加至51831.4萬元,將以貨幣、設備方式認繳出資,並於12月31日前分批繳足。

光弘科技勝宏科技擴產增利潤

作為去年底剛登陸A股的上市“新銳”,光弘科技的半年報“首秀”表現不錯。上半年,光弘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700萬元-905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10%-10.37%。其中,第二季度盈利6600萬元-6800萬元。

光弘科技稱,第二季度,因產能擴張以及業務訂單飽滿,對該公司的營收產生了積極影響。第二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7.33%-31.19%。

近年來,位於惠州大亞灣區的光弘科技不斷上馬新項目以增資擴產。這家EMS(電子製造服務)企業,目前業務已涉足至消費電子、網絡通訊、汽車電子等多個細分電子產品領域。

去年,光弘科技北區生產基地建築工程項目完工,三期15億元投資項目也正式簽約。去年12月29日,光弘科技在深交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淨額8.26億元,將用於投資光弘惠州二期生產基地建設、智能製造改造等項目。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光弘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同比增長5.37%。而去年,光弘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2.74億元,同比增長3.84%;實現利潤總額1.99億元,同比增長5.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12.56%。

同樣因為擴產而實現淨利潤增長的還有位於惠陽區的勝宏科技。

上半年,勝宏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2億元-2.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01%-80%。

該公司稱,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擴產項目投產,產能增加,營業收入大幅提升。

2017年底,勝宏科技擴產項目部分竣工,產線開始運行。一季度,還新引入多個知名客戶。

碩貝德淨利潤大增中潛股份下滑

在現已公佈業績預告的7家惠州上市企業中,由於基數較小,碩貝德的淨利潤增幅最大,成為一匹“黑馬”。

上半年,碩貝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00萬元-3600萬元,雖然總量不大,但比上年同期上升330.76%-356.09%

碩貝德稱,該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因為天線、芯片封裝和指紋識別模組業務持續增長,經營業績改善。同時,該公司合併報表較上年同期減少了機殼業務虧損。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碩貝德近年來在研發方面投入較多。近日,碩貝德發佈公告稱,其專利“一種降低高頻頭手損耗的手機天線結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將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形成持續創新機制,提升核心競爭力。

碩貝德稱,至此,該公司共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138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108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專利發明證書1項。

與碩貝德實現淨利潤最大增幅形成對比的是,華陽集團在7家上市惠企中同比降幅最大。

作為本土知名汽車電子龍頭企業,華陽集團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00萬元—2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64%—85.27%。

為何如此?該公司解釋說,上半年全資子公司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汽車電子業務中控類產品配套的部份車型銷售下降幅度超過預期。同時,汽車電子業務數字儀表等新產品量產及中控類產品新項目進度延遲,收入未達成預期。

同樣出現淨利潤下滑的還有中潛股份。上半年,中潛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350萬元–185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68 %-39.93%。

對此,中潛股份解釋稱,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該公司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同時計提股權激勵費用攤銷等因素,導致上半年淨利潤減少。

【記者】周歡

【製圖】周美霞

【作者】 周歡 周美霞

【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