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五大技術均被中國掌握 殲20是後來居上 世界領先


 F-35戰鬥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之一,由於採用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最新航空技術,F-35成為當今戰鬥機技術的領導者,除去F-135大推力發動機之外,DSI進氣道設計、以“寶石臺”為代表的先進綜合航電構架、先進綜合射頻和先進電子戰系統、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EODAS和EOTS光電系統和軸對稱矢量噴管AVEN等六大技術成為成就F-35戰鬥機強大性能的支柱。

一、DSI進氣道技術------DSI進氣道,即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

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DSI進氣道,並於FC-1外貿戰鬥機、殲-10B戰鬥機、殲-10C戰鬥機、殲教-9B教練機、鶻鷹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上得到應用,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研製配備DSI進氣道戰機最多的國家,目前已經達到六種。   

 總體來看,DSI進氣道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阻力小、隱形等特點。而且DSI對速度適應範圍很廣,FC1採用DSI後甚至可以取消進氣道後的放氣門,對減輕飛機重量,提高戰術性能有極大好處。

 二、“寶石臺”綜合電子系統構架------“寶石臺”綜合電子系統構架是美國空軍繼為F-22研製的“寶石柱”系統之後,研製的新型綜合電子系統構架 據悉,F-35 戰鬥機上核心處理器的運算速度是F-22A 上處理器運算速度的十倍

 我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F-22的寶石柱系統之後,又在本世紀初開始研究和研製最新一代綜合航電系統架構,這套系統已經在殲10B戰鬥機上應用,殲20已經採用該系統的完整版。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開始以ATF為目標的背景機-第四代戰鬥機預研計劃,其中就有包括機載綜合處理計算機和高速數據總線等項目的航空電子系統研究項目,並相繼研製了數據處理模塊、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系統大容量存儲器等設備

 三、先進綜合射頻和先進電子戰系統------F-35 的機載綜合電子戰系統的綜合化水平是世界上所有戰鬥機中最高的

 F-35 上先進的光纖高速數據總線系統和共用綜合處理器可以處理大量的信息

我國對於CNI系統的關注是非常早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相關部門就將CNI列為重要的預研課題進行攻關,由空研究院組織成立CNI系統方案組

1984年7月,方案通過審定後,各單位即開始研製原理樣機的分機,上世紀80年代末,各單位先後將研製的分機集中到航空電子所。完成系統聯試和性能測試,證明各分機間的連接正確,主要技術指標與方案要求基本一致。

 從運-8航空電子試驗飛機的相關圖片來看,我國此次試飛的機載CNI系統可能與F-22的ICNI相近,採用綜合射頻系統、通信/導航/識別通用信號處理系統

 F-35 的綜合電子戰系統可以為飛機提供全向、寬頻的保護。如果你繞著 F-35 飛機走一圈的話,你不會發現任何外凸的電子戰天線,因為我們將 6 個低可視度電子戰天線內嵌入飛機結構之中

 四、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APG-81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是美軍研製的第四代有緣相控陣雷達

據外媒稱,殲20裝備的是我國研製的第三代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APG-81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擁有同時進行合成孔徑雷達地圖測繪(SAR)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GMTI)的能力,雖然其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遠小於F-22A,但是APG一81的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能力要遠強於F/A一18系列和F-16系列戰鬥機的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

 五、EODAS和EOTS系統------F-35上的EODAS光電系統是指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它能為飛行員提供一個圍繞飛機機身的全景視野,飛行員能夠“看透”飛機的底部和側面,主要用途範圍是對空作戰。F-35上的光電跟蹤系統不僅可以用來探測空中目標,還可以用來探測地面目標。其在對地面目標的前視紅外成像可將目標放大 4 倍,以求得到分辨率較高的紅外圖像。


  殲20的 EODAS 在紅外範圍內工作,它能識別並跟蹤逼近飛機的有危險目標,比如敵方的導彈或者戰鬥機,它極大地增強了飛行員對戰場的全方位感知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