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趙左《溪山無盡圖卷》:寫盡江南真絕色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3040

趙 左(1573-1644) 溪山無盡圖卷 手卷 設色紙本

1612-1613年作

題簽:

1.明趙左溪山無盡圖卷。

2.董題趙文度山水長卷真跡。小長蘆館珍藏。

鈐印:慈溪嚴信厚印

題識:壬子春三月之朔,餘過吳興寫子久溪山無盡圖,成於癸丑秋前二日也。趙左。 鈐印:趙左、文度

題跋:

1.趙文度筆法師大痴,佐以黃鶴山樵,甚有士氣。天啟丙寅(1626),餘遊雲間,購其真本不可得;崇禎戊辰 (1628)冬再覓之,得八小幅,製一冊,作拱璧藏之,終苦易盡。壬申(1632)元月,又得此卷,結構之工,筆法之妙,可謂傾海出珠矣。時董宗伯舟泊邗關,相與歎賞竟日。鄭元勳識。 鈐印:元勳私印

2.趙文度初為小景,以元季為師。及遊長安,嘗過餘苑西邸舍,觀所收董巨、宋人名跡,遂翻然一變。此圖殆盡其伎倆,今亦不可復得矣。其昌題。

3.予藏程松門畫《滄江蕭寺》一幀,自題雲“自予寫一邱一壑,往往設色淺絳,大痴追蹤不及,幸得師大痴之趙文度師之。”然觀松門所作,深邃幽古,氣勢蓬勃,其所以稍遜文度者,時露猛筆耳。文度之筆,金剛杵也。讀是卷者,自能知之。筱舫觀察鑑家令題,即求指教。癸卯 (1903)二月,吳俊卿。 鈐印:苦鐵、聾

鑑藏印:鄭超宗珍藏、俠如、士介、潤州戴植平生欣賞、古潤戴植培之氏一字芝農鑑藏書畫記、芝農、戴培之家珍藏、倍萬樓主人、慈溪嚴氏小長蘆館珍藏、小長蘆館主人、慈溪嚴氏筱舫收藏金石書畫之印、筱舫經眼、曾在沈劍知處

說明∶

1.鄭元勳、鄭俠如兄弟皆為董其昌好友。鄭元勳(1598- 1645),字超宗,號惠東,其原籍為安徽,後居揚州。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後請假歸鄉,次年授兵部職方司主事。工詩善畫,為江東名流。善山水,宗吳鎮,尤工山水小景,措筆灑落全以士氣得韻。崇禎五年(1632)卜得城南 廢圃,築別業奉親。董其昌見其園蓋在柳影、山影、水影之間,故書“影園”二字為贈。然鄭元勳英年早逝,徐沁《明畫錄》雲“因悍鎮分地臨揚,欲紓難而出語小誤,為眾擊慘死,時論惜之卒年四十八”。鄭元勳家族本世居安徽歙縣,先人於萬曆年間到揚州從事鹽業。到鄭元勳這一代,鄭氏由商而儒,博學能文,名重海內,而且,鄭元勳加入了聞名遐邇的文人結社——復社。此卷鄭元勳題跋詳述得其經過,並倩董其昌題跋:“壬申(1632)元月,又得此卷,結構之工,筆法之妙,可謂傾海出珠矣。時董宗伯舟泊邗關,與歎賞竟日”。

2.鄭俠如為鄭元勳四弟。鄭元勳之父鄭之彥,字仲雋, 號東里,年十九,補揚州郡秀才。有子四人,即元嗣、元勳、元化、俠如。鄭俠如字士介,號休囤,明崇禎十二年(1639)貢生,授工部司務。“迨超宗死難,士介徒步入應天,哀泣上書得白”,可知其與二兄鄭元勳最為相善。入清後歸裡,築“休園”,“二畝之間,及王氏園,超宗有影園,贊可有嘉樹園,士介有休園,於是兄弟以園林相競矣”。揚州詩文之會,以馬氏小玲瓏山館、程氏筱園及鄭氏休園為最盛。康熙間,以其子鄭為光貴,賜翰林院庶吉士。

3.戴植(清道光間,19世紀), 字培之、芝農,江蘇鎮江人。清道光年間人。富收藏,精鑑別。

4.嚴信厚(1838-1907),字筱舫,以字行,浙江慈溪人。精於商務,頗為李鴻章、榮祿賞識。經營票號、鹽運,晚年任上海商務總會首任總理。 雅好書畫,收藏甚富,以“小長蘆館主人”聞 名於時.。

畫心:28×605 cm. 11×238 1/4 in. 約15.2平尺

題跋:28×127 cm. 11×50 in. 約3.2平尺

估價 RMB: 30,000,000-50,000,000

下面請橫過手機,

不要著急,

平心靜氣,

慢慢欣賞,

滿紙舊時山水——

趙左《溪山無盡圖》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這幅《溪山無盡圖卷》,畫如其名,特點就是長長長長長,溪山風景無盡頭。

這種手卷,就適合放在案頭,一個人安安靜靜欣賞。展卷看完一幅畫,彷彿不出門也能欣賞一路風景,這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人們自娛自樂的方式。

但畫家趙左,對於不瞭解中國美術史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實,他算得上是明末松江畫派的開山之人。

你可能會問,松江派最有名的不是董其昌嗎?

實際上,董其昌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當官,政治地位高,身份顯貴,門人多。

趙左雖然畫得好,但一生都很窮,為了賺錢,還曾經給董其昌代筆。

但查閱史料,我發現,趙左只是現在沒有董其昌名氣大,他在世時,還是很受明末畫壇認可的。

明末清初,收藏家周亮工在《讀畫錄》裡寫:“趙文度,名左,華亭人,與董文敏同郡同時,筆墨亦相類,世人謂開松江派者,首為屈指”。

藍瑛、謝彬在《圖繪寶鑑續纂》中也說 : 趙左,字文度,華亭人,善山水,筆墨秀雅,煙雲生動,烘染得法,設色韻致, 吳下蘇松一派,乃其首創門庭也。

這些人話裡話外都傳達出一個觀點——趙左山水畫得好,開創了松江派,實力扛把子。

藝術史是很公平的,不會辜負真正畫得好的人。仇英如此,趙左也如此。

趙左的山水畫,最早學董源,後學米家山水、元四家。他被黃公望圈粉最深,成了他的鐵桿迷弟,畫了好多仿黃公望的作品,比如北京故宮藏《摹子久富春大嶺圖》,上海博物館藏《仿大痴秋山無盡圖卷》、廣州市美術館藏《仿黃子久山水卷》,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仿子久溪山無盡》。可見他有多愛黃公望的山水。

湊巧,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那幅,《仿子久溪山無盡》,正在展出,而今天我們介紹這幅《溪山無盡圖卷》,兩幅畫不僅名字像,連構圖也很像。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上)趙左《溪山無盡圖卷》局部

(下)趙左《溪山無盡圖卷》局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美國版畫於1611年,而北京保利這一版《溪山無盡圖》畫於1613年,也就是前後兩年。

我們估計,趙左先畫了美國大都會這一版《仿子久溪山無盡》,畫完已經到了1612年。他細看已經畫完的長卷,覺得後半部分的溪流畫得不好,這對於有“完美強迫症”的趙左來說,無法忍受。

於是,他又花了一年時間,在1613年中秋節前兩天,完成了北京保利這一版《溪山無盡圖卷》。

花了這麼長時間,不僅因為趙左在當時有名,要各種應酬,替人捉刀。更是因為他要精益求精,盡力將這幅長卷畫到最完美。

走進趙左《溪山無盡》圖卷,畫面分為三段。

開篇首段,是一段綿延密緻的山麓。山石林木之間,村落、小橋、流水若隱若現。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一老者持丈,緩緩過橋,走向山中人家。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如此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高士最愛泛舟湖上,一派悠然。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延山麓水波一路向左,紅牆古寺在一片密林之後顯露出來,古樸靜謐,將煩囂隔離天外。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石高聳,樹木蓊鬱,沿蜿蜒山路而上,在半山亭流連一會兒,聽溪過,看雲起,最是雅緻。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麓盡頭,是一片煙波浩渺,江上幾粒漁舟,周圍群山環抱,山間多亭臺樓榭,寫盡水鄉之秀美。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這村社儼然是江景別墅,打開窗就能看到山嶺連綿,隔江而望。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寺、古柏、紅葉、漁舟,相映成趣。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進入長卷第三段,江左又見群山逶迤。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腳屋舍,可坐觀山澗瀑布,飛馳而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林泉靜流,古意盎然,餘韻悠遠。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趙左向來“惜墨構思 ,不輕涉筆”。因此畫卷筆筆都是精心鋪陳,一卷觀完,確實是山長水遠,無盡秀美。

畫法上,可以看到趙左吸收了董源、二米、元四家之所長,尤其是黃公望筆意。

比如山石多用長披麻皴: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有時略帶荷葉皴: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他愛用幹筆焦墨畫線條,但又用墨色暈染。山石的蒼茫,得到了水汽潤澤,特別能展現江南山水的靈秀。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而趙左一年前所作美國大都會藏《仿子久溪山無盡》,山石畫法多用荷葉皴,顯得更為厚重蒼莽。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對比《富春山居圖》,可以看到《仿子久溪山無盡》似乎更為接近黃公望筆法。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也不難理解,趙左在畫《溪山無盡圖》時,應該是想要彌補一年前畫《仿子久溪山無盡》時的缺憾,因此畫《溪山無盡圖》時,更突出了他自己的風格,淡化了仿黃公望筆意。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趙左沒有在這卷加上“仿子久”三個字。

但毫無疑問,趙左是非常熟悉黃公望的。當時他與董其昌關係很好,而《富春山居圖》就在董其昌家裡,趙左應該是時常去他家裡觀摹名跡,所以才能畫得這麼好。

1613年,趙左完成《溪山無盡圖》之後,此卷先後由當時的江東名流鄭元勳、鄭俠如兄弟先後收藏。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鄭元勳喜歡趙左的畫,在想買趙左的真跡,但是買不到,後來他買到八小幅畫,製成冊頁珍藏。1623年,他運氣非常好,買到了趙左最好的這幅《溪山無盡圖》,技法之工巧,令人驚歎,當時恰好董其昌過來,和他一起在船上看這幅畫看了一天,讚歎不已。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董其昌看完後也題了一段,當然他比趙左大二十多歲,也是領導一樣的口吻:

“趙文度初為小景,以元季為師。及遊長安,嘗過餘苑西邸舍,觀所收董巨、宋人名跡,遂翻然一變。此圖殆盡其伎倆,今亦不可復得矣。”

這段題跋的重點是:(趙左)直到來我家看了我收藏的董巨、宋人名畫之後,畫藝才大為長進。

不過,他也確實肯定了趙左這幅畫,是“殆盡其伎倆,今亦不可復得矣”,是趙左窮盡自己畢生功力,世間絕無僅有的精品。

此畫後經戴植、嚴信厚、沈劍知等歷代名流遞藏,收藏脈絡清晰,流傳有序。更為珍貴的是,長卷後,有董其昌、鄭元勳、吳昌碩先後題跋。

王時敏《仿古山水冊》:復古的極致

趙左是松江畫派第一人,但董其昌也是很牛的,畢竟是他完發展完善了文人畫體系,並率先提出“山水畫南北分宗”理論。趙左畫藝雖好,但董其昌改變了中國美術史走向。

但董其昌會老,南宗畫派也要後繼有人才行。他認為,王時敏是最佳選擇,“可備傳燈一宗,真源嫡派”。

王時敏是官三代,父親早逝後,是身為萬曆內閣首輔大臣的祖父將他撫養成人。明亡後,他本可以當清朝的官,但還是選擇了隱居,專心畫畫。

跟著傳統的祖父,王時敏也成了“好古之人”。他拜董其昌和陳繼儒等大咖為師,仿古山水畫得越來越好。

南宗畫派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大勢。他開創了婁東畫派,成為“四王”裡的大前輩。後來皇帝也認為他們的仿古山水好,是“正統”,就這樣,四王這組“清朝F4”在畫壇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王時敏的仿古山水好到什麼程度,從下面這套八開的《仿古山水冊》就能看出來。

這套冊頁,是大收藏家王季遷先生的舊藏,1986年,著名鑑定家徐邦達先生看過冊頁後,鑑定為真跡。

看過這套冊頁,才知道王時敏真是仿誰都行,仿誰都能仿得特別好。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3043

王時敏(1592-1680) 仿古山水冊

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題識:

1.仿趙文敏。鈐印:王時敏印 2.仿趙伯駒。鈐印:王時敏印 3.仿趙令穰。鈐印:煙客 4.仿倪高士。鈐印:王時敏印 5.仿北苑。鈐印:煙客 6.仿梅道人。鈐印:遜之 7.仿大痴。鈐印:王時敏印 8.仿黃子久。鈐印:王時敏印

鑑藏印:季遷珍藏

說明∶

1.王季遷舊藏。

2.1986年由徐邦達先生鑑定此作並留有照片資料,在八張照片背面分別簽署了:“(清初)王時敏山水冊,真跡,徐邦達”字樣。

3.上世紀九十年代啟功、傅熹年兩位先生曾目鑑此作, 確認為真跡。

44×28 cm.×8 17 3/8×11 in.×8 約1.1平尺(每幅)

估價 RMB: 15,000,000-25,000,000

這套《仿古山水冊》沒有年款,但從風格上看,應該是王時敏六十歲左右畫的,屬於中期的作品,此時他仿古已經形神兼備,同時也開始比較自如地添加一些個人筆墨情趣。

前三開分別是仿趙孟頫、趙伯駒、趙令穰。雖然這三位都不是很“南宗”,甚至偏“北宗”,但董其昌很推崇他們,王時敏也跟著模仿,並都能get到精髓。

仿趙孟頫這一開,筆墨溫潤儒雅,充滿文人氣質。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仿趙伯駒青綠山水。山石樹木,一筆一劃,工巧纖細如牛毛。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仿趙令穰,夏天小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後面主要仿元代諸家,加了個董源,大部分是水墨。

仿倪瓚,就是要惜墨如金,枯筆幹墨。點苔是小橫點,又叫“鼠屎點”,精打細算,多一點都不肯點。把簡單、孤獨、寂寞、冷淡貫徹到底。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仿董源的水墨山水,線條少,皴擦點苔多。畫山是點點點,畫樹是點點點,但濃墨點還是淡墨點,大一點還是小一點,疏一點還是密一點,裡面有很大的學問。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仿吳鎮。吳鎮學的是董源長披麻皴,但他喜歡用中鋒和側鋒,淡墨溼筆暈染點苔。這裡的點苔,王時敏比吳鎮的圓點要細長一些。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最後兩開都是仿黃公望。

這一開是水墨山水,筆墨紛披而下,松秀清潤。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這一開是仿黃公望的淺絳山水。淺絳山水始於董源,盛於黃公望,色彩淡雅,明快,清透,比青綠山水更多了文人意趣。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這套冊頁雖然是王季遷的舊藏,但之前很少有人知道。相反,更有名的是一套收藏在故宮的王時敏山水冊頁。

從構圖、題款,到尺幅,和保利這套幾乎是差不多的。(“故宮本”尺寸:縱44.6 釐米, 橫29.6 釐米;“保利本”尺寸:縱 44 釐米,橫 28 釐米)。

那是王時敏六十一歲時,給他女婿畫的《摹古山水》十二開。有確切的年款,裡面除了仿以上諸家,還有仿巨然、米芾、王蒙。著錄於《中國古代書畫圖目》、龐萊臣《虛齋 名畫錄》,最早著錄見於晚清藏書家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録》卷二。是經過其八子王掞、晚清龐萊臣遞藏的珍品冊頁,而且是故宮收藏的“一級品”。

一級品是什麼概念?故宮有14萬件收藏品,一級品只有幾千件。

那兩套冊頁其中的絕大部分,是高度相似,甚至相似到“雙胞胎”程度。

對比是最好的鑑定方法,我們不妨把北京保利《仿古山水冊》和故宮本放在一起,找一些不同之處。

一、仿趙令穰:

首先,路的曲折蜿蜒程度,是保利本更復雜也更合理。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右圖“故宮本”;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下“保利本”;右圖上、下“故宮本”

院門的建築結構,保利本是正確的,右邊四根豎線形成裡面,斜進去一根豎線,代表門半開。而故宮本這個建築結構是不合理的,缺了一根。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右圖上“保利本”;左圖下、右圖下“故宮本”

保利本有風的流動,柳葉都有走向,而故宮本相對雜亂。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左圖下“保利本”;右圖上、右圖下“故宮本”

保利本的草更加自然挺拔,而故宮本則偏瘦硬單調。

二、仿趙伯駒:

保利本的樹木根部生長抓地感強,而故宮本就是在山石間擱著的感覺。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右圖“故宮本”

下面這四個立柱的前後遠近關係,哪一本處理的更合理,就非常明顯了。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右圖“故宮本”

我們找到靠譜的無異議的王時敏作品中畫亭子的細節,可見王時敏不太會弄不清楚遠近關係。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溪山亭子圖》浙江省博物館藏(參考圖)

右圖《仿黃公望浮巒暖翠圖》青島市博物館藏(參考圖)

三、仿趙孟頫:

橋柱的關係,故宮本也沒有處理好,看上去像是危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上圖“保利本”;右上圖“故宮本”;

左下圖《山水圖軸》上海博物館藏(參考圖);

右下圖《為奉山作山水圖軸》上海博物館藏(參考圖)

像房子窗戶結構這種細節,故宮本則略去了。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中圖“故宮本”

右圖《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六》上海博物館藏(參考圖)

四、仿巨然、北苑:

點苔代表著一個畫家的功力,點苔的位置、層次、自然感,都是功力的體現。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故宮本這裡又是失掉了不少細節。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右圖“故宮本”

五、仿黃子久:

故宮本不少建築結構的遠近關係上都出了問題。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下“保利本”;右圖上、下“故宮本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保利本”;右圖“故宮本”

六、仿梅道人: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間一條曲折蜿蜒的路直接省掉了。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下“保利本”;右圖上、下“故宮本”

七、仿黃子久: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下“保利本”;右圖上、下“故宮本”

這裡建築的不同倒不是結構的問題,而是用筆的問題。明顯保利本的用筆相對高級。

八、仿倪瓚:

遠山和江邊山石的處理,保利本的更加符合倪瓚“枯淡”的美學,和方筆的特點。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左圖上、下“保利本”;右圖上、下“故宮本”

這兩套冊頁,一前一後,均被徐邦達先生鑑定為真跡。

1986年,徐邦達見到了“保利本”之後,不僅拍攝了照片當作研究資料,還在八張照片背面分別簽署了:“(清初)王時敏山水冊,真跡,徐邦達”。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不僅如此,1990年代,啟功、傅熹年去美國拜訪王季遷時,也一致鑑定保利本為真跡,並留下“佳”的評語。

這兩套冊頁,在保利本出現之前,沒有人懷疑過故宮本。

但比對之後,我們都不免打下一個問號,至少,保利本的精彩程度,是高過故宮本的,而王季遷又收藏的是這一套,徐邦達、啟功、傅熹年都認定過。

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研究的地方多著呢。這也是收藏古畫的魅力之一吧。

清初四王裡,王時敏留下的作品,本來就是最少的,而精品大多都被公立文博機構收藏研究。在民間藝術市場上,能見到北京保利春拍呈現的王時敏《仿古山水冊》這樣保存完好,完成度高的精品冊頁,實在是非常難得,拍場上肯定會有精彩的表現,值得期待。

傅山《草書七言詩》:生命力在蒸騰

百代標程今季收了一件傅山的書法。

傅山我們講過好幾次了,明末清初的一個奇人,但實際上他的本色,還是一個文人。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他是鴻儒,經史子集,無所不通,能詩善畫。被譽為“清初第一寫家”,草書和他的暴脾氣一樣,張狂怪異。

他總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 寧直率毋安排”的理論,被當做“醜書”的祖師爺。

他的書法更能征服日本人。

日本很早就有了傅山研究會,博物館和私人藏家也喜歡收藏傅山的作品。

日本傅山研究會代表今川鷗洞曾說:“傅山作品會在日本流行下去,年輕人喜歡傅山書法,被其書法作品中線條的躍動感和生命韻律感所震動”。

這種線條,在下面這幅《草書七言詩》中就能見到。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3041

傅 山(1607-1684) 草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綾本

題識:風花霧柳恕分明,勉一擁書老眼瞪。無可奈何難字過,藞傞漫引杜先生。傅山。

鈐印:傅山印

出版:《傅山の書法》山內観編,第22頁,二玄社, 1994年4月5日初版發行。

詩文著錄:《霜紅龕集》十三,第332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1×49.7 cm. 79 1/8×19 5/8 in. 約9.0平尺

估價 RMB: 3,000,000-6,000,000

這是傅山典型的草書,滿眼不按常理出牌的彎彎繞繞,反叛,卻充滿生氣。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轉彎回環處,氣勢不斷,牽絲速度感極強,筆力是刻意控制的,所以結字不鬆散。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對比一下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七言詩》,雄強流暢的氣息,也是相符的。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傅山 七言詩 200.5X50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北京保利這件《草書七言詩》應該是傅山晚年的作品,書風已經很成熟,確實能夠體現出他的草書水準。而且由於保存得當,品相非常好,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傅山作品中,此件草書也屬於精品力作。

1994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傅山の書法》的書籍。編者是日本書法家山內観,他看到這幅字時,寫下了這段話:

“我看過蜘蛛吐絲的樣子,吐絲時,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而且不停地出現小小的搖動。看到不停地變化的這幅書法作品,不得不要考慮生命的最後一刻。突然想起來十九世紀末的異才畫家克里姆特的《向日葵》。生命是無常的。但是,形態是永久不變,又是靜謐,又是奢侈,甚至很像波德萊爾唱歌那樣的肉慾的樣子。如果我能窺視永恆的形態的縫隙”

乍一看,好像他描述得很誇張。實際上,這幅草書在手機上是看不出效果的。

這首七言詩,被寫在綾絹上,有兩米多高,半米寬,你要在現場,看實物,看它懸掛在牆上時,那種自由的線條,去感受那種生命力在蒸騰的氣勢。

石濤《品茶圖》:“北漂”前的快樂時光

清初四僧,都有一段國破家亡的故事。但四個人裡,石濤年紀比較小,國破家亡時,他才三歲,並沒有很深的“亡國恨”。

所以初出茅廬的石濤,並不甘心青燈古佛過一生,他多次試圖躋身上流社會。

他決定北上進京當“北漂”,好把一身才藝“貨與帝王家”。但在1687年,石濤受邀先去揚州參加雅集,北上行程暫時延後。

在揚州交遊期間,偶然的機會,讓他畫下了這幅《品茶圖》,回憶他和好朋友胡孟行1686年一起喝茶的情形。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3042

石 濤(1642-1718) 品茶圖

鏡心 水墨紙本

1687年作

題識:半晴半雨襟難披,榴花蒲葉枝枝奇。節佳何與道人事,笑支瘦骨臨窗西。叩門者誰數行字,岕山之茗妙新至。一介持贈手自封,烹傍爐香聊自試。何以當此雙眉開,淪鐺然炭先悠哉。永寧吸水莫問價,玉川分椀還勝杯。白隱碧漾雪何翠,心從舌沁詩漸催。吟成數語半難就,須待先生同結構。來朝雨霽興如何,一棹涼風滿懷袖。丁卯搜得丙寅重午前雨中解元胡孟行先生以岕見贈一稿,來朝清爽,一與岕同烹即熟矣,畫筆隨就, 併成短句,未知有當於七椀兩腋以供一笑否?今用書此畫,自是清湘一家言。石濤濟道人廣陵樹下。

鈐印:法門、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孫臣濟之章、老濤

鑑藏印:寶研齋、嵋南、高培蘭印、香舲秘玩、蘇氏伯安珍藏

出版:

1.《石濤:清初中國繪畫與現代性》,187頁,三聯書店, 2010年4月,[美]喬迅著。

2.《石濤研究》第二版,51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著。

3.《傳世石濤款作品真偽考》674頁、104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著。

著錄∶《石濤詩文集》,12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輯注。

說明∶

1.胡任輿(?-1704),字孟行,號芝山,南京上元人,康熙二十年(1681)鄉試第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以狀元登第,金陵著名文人。

2.高佩蘭,字杏林,號香林,同治光緒年間人。知湖北應城、蔪水等縣。

3.蘇伯安,民國時期著名藏家。

122×55 cm. 48×21 5/8 in. 約6.0平尺

估價 RMB: 6,000,000-12,000,000

胡孟行是貨真價實的江南大才子,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了狀元,但他和石濤喝茶聊天的時候,還是南京解元。他們一起喝的是岕茶,比龍井、雲霧還珍貴,據說是貢茶。

半晴半雨的天氣,倆人坐在坐在窗邊,一邊觀景,一邊談詩論畫,一邊煮著新到的岕茶。心情怎麼樣?石濤在《品茶圖》裡自題:“來朝雨霽興如何,一棹涼風滿懷袖。” 一言蔽之,爽。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這次和友人的會面,景好,茶好,心情好,所以畫也是相當好。畫完《品茶圖》,石濤意氣風發地開始了他的北漂之旅,後來雖然失敗了,但從另一方面講,卻是藝術史的大幸事。

《品茶圖》畫的是半晴半雨的山色,因此石濤用了溼筆淡墨,小心翼翼地暈染,營造出一種雲霧瀰漫的感覺。山石的線條,用了中鋒長皴,細密交錯,以重墨密集點苔,凸顯山勢蒼茫。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僅靠水墨變化渲染,便將雲霧的輕柔,與山體的厚重融為一體,讓人身臨其境,可見石濤對自然觀察之細,筆下表現力之強。

此時石濤長期與文人畫家交遊,閱歷漸長,他不願意再學董其昌,再摹古仿古,他想畫自己的風格。《品茶圖》已經開始有點兒“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傾向——打破傳統,筆墨自由蒼莽。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卷》 1691 年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對比一下公藏機構石濤的作品,風格相近。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山窗研讀圖》皴法苔點(上海博館藏)

《品茶圖》經過清代官員高培蘭,民國著名書畫收藏家蘇伯安先後遞藏,並有過多次出版記錄。

這幅畫,不僅是石濤藝術創新過渡階段的代表作,也成為石濤在揚州交遊時期的重要參考資料。

張宗蒼《雲棲山寺》:

香火鼎盛的當年,如今只能畫中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3045

張宗蒼(1686-1756) 雲棲山寺

手卷 設色紙本

題識:臣張宗蒼恭寫。

鈐印:張•宗蒼

題跋:

1.汪由敦(1692-1758)題:一碧萬竿翠,雙流百折澄。竹泉行處盡,門徑得來登。磬禮悲心佛,疇諮苦行僧。鍾魚守本色,拳拂謝多能。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斷燈。蓮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御製雲棲寺六韻。臣汪由敦敬書。 鈐印:臣•由•敦

2.乾隆(1711-1799)御題:偶逢粘壁宗蒼畫,更見由敦書有詩。原是雲棲所舊作,可當禪偈以觀之。神來腕運者何在,泉韻峰容故若斯。裝卷石渠庋佳跡, 珍其人往自為嗤。辛丑(1781)九秋,御題。 鈐 印:古稀天子、猶日孜孜

鑑藏印: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乾隆御覽之寶、 乾清宮鑑藏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洗盡塵氛爽氣來、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著錄:

1.《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石渠寶笈續編》第四冊,第772頁,北京出版社,2003年。

2.《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第七冊,第612 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3.清·胡敬輯《國朝畫院錄》(《歷代書畫錄輯刊》 第一冊,第440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4.《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賞溥傑書畫目》)第十四頁,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

5.福開森著《歷代著錄畫目》第26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

6.《國寶沉浮錄》第41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修訂本。

說明:

1.乾隆帝御題,汪由敦題御製詩。

2.清宮原裝裱,玉別子完好。

46×230 cm. 18 1/8×90 1/2 in. 約9.5平尺

估價待詢

乾隆十六年,杭州五大叢林名剎之一的雲棲山寺,迎來了南巡到此的皇帝。乾隆四次到杭州,八次駕臨雲棲山寺,可見他有多鐘意這個風水寶地。

乾隆不僅在寺中禮佛,也深深被此地美景所吸引。寺中更有他的愛豆董其昌留下的墨寶——《雲棲碑記》一冊和《金剛經》一卷。每次到寺中,乾隆都會欣賞一番,忍不住手癢,還在《金剛經》上題字題詩,以表達他的喜愛之情。

就在這一年,一位叫張宗蒼的畫家,為乾隆進獻了《吳中十六景》。當時宮廷畫家一味追求工細華麗,而張宗蒼的畫充滿野逸氣息,讓乾隆眼前一亮。

龍顏大悅,66歲的張宗蒼得以成為宮廷畫家,而且待遇超級好,剛一進宮就被封為一等畫畫人,“每月錢糧公費著照餘省,丁觀鵬一樣賞給”,丁觀鵬當時已經是畫院一等畫家了。

好吃好喝地供著張宗蒼,乾隆就是為了讓他專心畫畫。

七月十二日,太監拿來條畫宣紙一張, 冊頁宣紙十二張,手卷宣紙六張,並傳旨:“俱著張宗倉畫,趕出外時一定要得。欽此。”

張宗蒼就在畫院日夜不停地畫呀畫,在職五年,有一百多件作品著錄於《石渠寶笈》,成為作品被收入《石渠寶笈》數量最多的宮廷“院畫家”。

乾隆喜歡張宗蒼的畫,不止是嘴上說說,每件作品畫完他都要好好觀賞,一高興就題詩,光《石渠寶笈• 續編》著錄乾隆御題張宗蒼作品就有47 件!所題內容就是大誇特誇,比如“藝苑於今誰巨擘,中吳宗蒼真其人。”

當然,“雲棲山寺”也歸張宗蒼畫。

畫中山巒起伏綿延,草木茂盛豐美,隱藏在雲山深處的雲棲山寺,悄然展現在我們眼前。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通過此手卷,確實可以看出,張宗蒼的山水畫風格比較蒼茫渾厚,不同於當時的院體畫家的華麗柔媚。

他畫山石,多用幹筆皴擦,線條雄健有力。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而畫樹木時,多用淡墨,乾溼並重,層層積染,不急不躁。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因此看這幅畫,山堅實厚重,樹綠意潤澤,寺廟沉靜悠遠,絲毫沒有浮躁之氣。

但是這樣好的畫,卻沒有裱成手卷,而是做了貼落。

貼落是清宮的叫法,其實就是類似於壁畫,直接貼在牆上,沒有裱成畫軸的。故宮至今還有很多宮殿,保留著當年用於裝飾沒有揭下的貼落畫。

所以你看這幅手卷頂部,有一條寬約2釐米的白色部分,我猜測是當貼落時,被框子或者牆紙壓住的部分,所以氧化程度不嚴重,而畫心風吹日曬,就氧化的比較嚴重。

張宗蒼去世後,七十多歲的乾隆偶然間看到《雲棲山寺》這張貼落,感懷故人,讓人把畫揭下來,重新裝裱成手卷,做了一首五言排律詩“御製雲棲寺六韻”,讓大臣汪由敦題在畫卷上。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本卷 汪由敦題 御製詩 雲棲寺六韻

從乾隆御題“偶逢粘壁宗蒼畫,更見由敦書有詩。”可以看出,《雲棲山寺》創作完成後,是被當做“貼落”,裝飾在皇宮內室。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本卷 乾隆皇帝 御題

這麼好的畫,當然要著錄在《石渠寶笈 • 續編》中。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石渠寶笈著錄頁影

後來《雲棲山寺》手卷一直珍藏宮中,據《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記載,是末代皇帝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帶出宮外。

此卷流出北京,先存放在天津靜園,後輾轉運至長春“偽宮”,即小白樓,和其他成百上千件國寶,儲藏在一起。抗戰勝利後,溥儀匆忙離去,《雲棲山寺》再次散落民間。

楊仁愷在所著《國寶沉浮錄》中,記載了“張宗蒼《雲棲山寺圖》, 《石渠寶笈重編》著錄。真跡。在吉林省公主嶺私人手中”。

幸好上天眷顧,這本手卷幾經磨難,依舊裝池完好,卷前宮廷造辦處御用八達暈錦包首宛然若新,題寫“幹隆御題張宗蒼畫雲棲山寺” 玉別子完好無損。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雲棲山寺始建於北宋,乾隆時期空前興盛,到民國已年久失修,建國後曾有一段時間被改建成工人休養院,總之物換星移,現在已經找不到古代寺廟的痕跡。

幸好張宗蒼還留下了這幅《雲棲山寺》手卷,讓我們依稀感受一下當年寺廟鼎盛時期的模樣。

炫富不如炫畫

轉發分享本文章,提升朋友圈美學品味

你見過沒見過的江南絕色都在《溪山無盡圖卷》|畫事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能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抽根菸冷靜一下,猜猜這幅達芬奇能賣多少億?丨畫事

看完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感覺說都不會話了丨畫事

他活了九十多歲,一心一意當了一輩子“花痴”|畫事

這兒有一片拍賣的藍海,最最適合撿漏!|畫事

魯迅筆下,阿Q打進尼姑庵沒搶到的宣德爐,有啥好?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