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腦殼都痛!廣場舞擾民還需綜合治理

提起腦殼都痛!廣場舞擾民還需綜合治理

近日,廣安論壇不斷有網民發帖投訴廣場舞擾民問題。過去,我們也曾為此進行過該話題的討論。這的確是個“老大難”問題,令各方感覺到“腦殼痛”。感覺,這廣場舞跳得實在是有點不像話了。

提起腦殼都痛!廣場舞擾民還需綜合治理


作為一種大眾性的娛樂活動,參與者眾多,且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政府拿它也有些不太好辦。這些年來,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與被廣場舞噪音影響的居民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一直在加劇:打砸音響,投訴,發生口角,甚至打架鬥毆衝突升級猶如敘以局勢令人不安。有人為此作了一個民意調查和投票,顯示受訪民眾和網民大多站在反對跳舞一邊。

跳一跳廣場舞實則有助於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鍛鍊鍛鍊,其本身無可非議。然而,這一群人在這跑馬圈地的過程中不斷翻新廣場舞的地點、形式和花樣,板眼多得死人,就顯得讓有些讓人感覺不舒服了。有的組織者裝備了高級音響及擴音設備,放音樂時聲音震天,站在思源廣場能聽到城北濱江路上的廣場舞,站在兔兒山上也能聽到摩爾春天附近的縱情歌唱,其擴散到江湖上猶如“蝗災”一般,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於是,就有人不甘心地責怪和投訴有關部門了。

公平公正的說,這個看上去有些討人嫌的廣場舞屬於群眾自發性的娛樂活動,很難有統一的政策要求和規範標準,尤其是對廣場舞的場地、規模、人數、音量等也難以有所約束。過去,一些廣場舞擾民嚴重,有群眾報警後,出警民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城管執法也不太好辦,大多是勸說一下他們把音量放小一些,早點結束,或者換地方等,你還能把他們啷個辦?可問題是,待執法人員一走,這一群體還是“留下一段真情 讓它停泊在“楓橋邊”。附近的居民呢,只能是“無助的我,說個實話,已經嘿們討厭這份情感 。

說來也是的,這留連的歌聲總是在敲打著我們的無眠。廣場舞擾民已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市民中也早已形成了支持和反對的兩大對立群體。

愛好者:跳舞是自由,想啷個跳就啷個跳,旁人無權干涉。至今好像還並沒有一部法律對廣場舞加以禁言,也就是說法無禁止皆可為。

反對者:哪個不准你跳嘛,關鍵要分場合、分時段、不擾民噻,刷存在感不是嘞個刷的噻,嘔人得很,跳來跳去跳啥子?。

我說哈,這現實就是現實,不曉得是哪個年代遺傳下來的興跳這個舞。你就算把統戰部的領導喊起來也難得統一戰線,叫上宣傳部的領導來也還是難得統一認識。兩者很難有思想認識上的統一,更難以達成和諧相處的共識。如果說,我們為此去責怪有關部門不作為那的確是有點冤枉人。

那麼,到底啷個辦?如何治理?綜合各地經驗和考慮各方觀點,僅供參考。

一、先規範。各個街道、社區及屬地派出所可對轄區的廣場舞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看看有多少個廣場舞群體、日常參與人數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擾民的種類和程度,然後約談廣場舞組織者、牽頭人,指出其存在的問題,開誠佈公,約法三章,並簽訂不擾民協議,以此加強廣場舞愛好者的自律。

二、後治理。加大日常的監督管理力度,在先期約談、告知的基礎上,對違反協議的廣場舞組織者實施警告和經濟處罰,逗硬不遷就。

三、創新方法多管齊下。對於廣場舞,既要保護群眾自娛自樂的積極性,又要管理好,做到不擾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如果說,完全禁止廣場舞顯然不現實也不可取,一弄就又是矛盾。但是任由其擾民也不行。所以,基層管理部門要開動腦筋,創新方法,多管齊下,通過有效的管理儘可能使廣場舞愛好者與周圍居民和平共處。還需提醒一下,倘若你家有跳舞者也請您不妨打下招呼。

個人認為,一個宜居的環境首要的條件應該是安靜。安靜之所以能被稱之為高貴的品質,其雋永能為世人所迷戀,那一定是因為它給人以心靈的自主。 “跑馬圈地”、音量超大,厲害了我的鍋! 關於廣場舞,還真的不曉得究竟啷個說,那麼,就請您也來說一哈。有什麼好的招支持一下,請跟帖吧!

提起腦殼都痛!廣場舞擾民還需綜合治理


―――――

民生透視、熱點分析、擁抱自由、獨立思想。謝歌說事,以最卑微之追尋,換社會點滴之改變,以發癟言的形式演繹麻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