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總書記的書 讀總書記讀的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感

讀總書記的書 讀總書記讀的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感

切實做好“訪惠聚”群眾工作

——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感

巴州黨委黨校駐焉耆縣焉耆鎮解放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李效華

學習是改造思想、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是淨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更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終身任務。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只有不斷從書籍和理論中汲取力量,才能不斷克服危機感,不斷獲得自我成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靈魂所在。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開展好“訪惠聚”駐村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地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訪惠聚”工作隊隊員要將其作為迫切需要的思想武器,深入思考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教材。黨員幹部不僅要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系統深入學,更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握精神實質,領悟貫穿始終的馬克思主義精髓。

一、人民至上

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的根本要求。“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是這樣認識的,也是這樣實踐的。在回應人民的期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方面體現以人民為中心。

作為“訪惠聚”幹部,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言行體現在落實總目標上,按照自治區黨委“1+3+3+改革開放”總體工作部署和“四句話”“4+1”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到“1+2+5”各項工作任務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鬥爭精神

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還要勇於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止在一個場合,不止一次談到“革命”。從“革命理想高於天”到“不忘革命初心”,再到“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革命的情懷溢於言表。

作為“訪惠聚”幹部,鬥爭精神就是時刻緊繃穩定之弦、消除鬆懈麻痺思想和厭戰情緒,時刻不忘鬥爭,時刻不忘危險和暗流,始終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聚焦總目標,打好“組合拳”,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全面、長期穩定,確保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幸福安康。

三、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國泰然後民安,“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飽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豁然站在了文化和世界的高度,讓思緒一步步走出小家,胸懷新疆,感恩祖國,放眼天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時刻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是每一位共產黨人的最高追求目標。

作為“訪惠聚”幹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始終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黨興黨,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用自己的忠誠、責任和擔當築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

四、知行合一

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最鮮明的特徵就是知行合一。

作為“訪惠聚”幹部,知就是明確“訪惠聚”的責任和目標任務,行就是遵守組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廉政紀律,有新擔當、新作為,把責任始終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知行合一,就是聚焦總目標、貫徹落實總目標。

人民至上、鬥爭精神、家國情懷、知行合一,這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集中體現。也正是這些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煥發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自參加“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三年來,我最深切的體會就是:老百姓是最善解人意的,我們只要用真心真情去做群眾工作,把群眾當家人,只要為他們做點滴實事、好事,他們就會深深地記在心裡,就會積極地配合和支持我們的各項工作。基層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但只要形成幹部與老百姓的良好互動氛圍,把工作做細、做深、做實,老百姓就會全力支持和擁護我們共產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