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毫无疑问,马云是这个时代最能创造新概念的企业家。在创造出全世界最大的电商平台之后,马云这一次并没有重提电子商务,而是抛出了新零售这一全新的概念。就在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久,外界就对其做了各种的解读,如果简单来理解,新零售的本质依然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不禁让人疑问,新零售会不会是整容之后的O2O呢?

电商自从诞生以来就经历了一个被实体零售行业看不见、看不起以及惹不起的过程。尤其是在最近的这几年,在零售行业中,电商和实体零售商从相杀进入了将触角伸向彼此地界的变化,两个不同的零售业态从原来的水火不容到现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相杀到主动拥抱对方这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一个结果。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渠道为王的传统零售业

在电商出现之前,无论是零售业还是制造业,渠道在商业竞争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产品是不是足够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把产品送到周边的小卖铺或者超市。

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谁能搞定经销商谁就能赚钱,不论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都不得不依赖于层层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将产品分发出去。曾经的饮料巨头娃哈哈,在全国的一级经销商就有八千多家,而到了二三级,这个数字可能要达到5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分销商。凭借着如此密不透风的渠道管理体系,才保证了当年有人的地方就有娃哈哈。

在这种严密的商业体系之中,一件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需要经过无数的中间渠道,传递的效率极低,价格则在一层层的加码之中变得越来越贵。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从搞定经销商到砍掉中间商

在渠道为王的传统零售时代,谁能减少甚至是砍掉中间商,减少商品的转手率,降低商品的价格,谁就能赢得商业机会。正因如此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渠道,所以比拼的是谁的产品货真价格低,谁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将商品送到消者手中。

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算得上是第一个做出尝试的。为了解决中间商盘剥和货运的问题,从1962年开始,沃尔玛开始选择5000-25000人的乡镇开设自营品牌的沃尔玛超市,由于沃尔玛将赛道选择在了大零售商不愿意来的农村市场,其在农村的扩张便非常的快速。与此同时,沃尔玛可以避开中间商开始直接和生产商谈判、进货。使得沃尔玛迅速建立起了价格优势。

沃尔玛砍掉所有中间商的模式给零售行业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对以连锁经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零售企业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将低价留给消费者,颠覆了长久以来的零售秩序。使得行业变得更加的高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沃尔玛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巨头。

电商的逻辑和沃尔玛类似。只不过电商用来砍掉中间商的工具是互联网,电商企业借助于互联网搭建起的平台,使得消费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对话,同时派生出点对点的物流配送体系。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从逆向O2O到电商实体双双跨界

曾经有一段时间,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冲击称得上是势如破竹。甚至还流传出电商取代线下实体零售的传闻。再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些线下的零售巨头开始试水线上。万达曾联合百度腾讯启动了俗称腾百万的电商项目。

在线下零售企业将脚伸向线上的时候,电商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放在线下。在电商以低价策略逼死线下实体零售,大批线下零售商纷纷关店,线上的电商巨头却开始大肆走向线下,经营实体。这也被看作是对O2O模式的逆向尝试。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联合或者控股线下实体零售。

线上企业一反轻资产的传统,大力布局线下,发展实体,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电商自身的发展面临着增长空间和购物体验的短板。物流能力就成了制约电商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但是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物流系统只能覆盖到一二线城市,再往下,三四线以及农村的物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而在一二线城市,电商已经趋于饱和甚至过剩。

与实体零售相比,电商平台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分别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缺乏了实体零售的人格背后,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也一直被人所诟病。所以尽管实体零售要经历中间商的层层盘剥。但是商品流动的环节却有据可查。实体零售的优势依然存在。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新零售开启电商积极拥抱实体的大幕

尽管实体零售业一直在遭受着电商的冲击,经过多年的厮杀,双方谁也不能杀死谁,电商与实体零售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双方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对整个零售行业来发展来说,两者实现互补融合,不断提升商品的传递效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才是长久之计。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新零售的核心是实现线下实体零售和电商的互补融合,实体零售的信用资产、库存信息和售后服务能力加上电商企业的物流、移动支付以及消费者数据的优势,最终打造出一个无缝隙、可信任、体验友好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零售商业系统。

电商成为旧零售寡头时代

新零售让电商与实体从相杀变为相塑

今天电商已经成为旧零售,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寡头的时代”,就是190的时代。在阿里巴巴的经济体上面,这个数字经济体里面已经诞生了接近4万亿销售规模,这家公司把整个电商行业90%的利润席卷一空。

我们都知道,京东去年好不容易有50亿人民币的盈利,但是他要超越阿里巴巴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年前,阿里投入去做盒马鲜生这个新的市场的时候,这个背后意味着什么?阿里巴巴过去把自己定义成为只是一个技术设施的服务商,今天他们也开始热情地拥抱线下的实体店。

今天盒马鲜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平效基本上相当于永辉的3倍。去年,他们的实体店销售额大概有70%都是来自于线上的订单。如果你认为盒马鲜生只是一个线下店的话,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认知。

当2000个线下店开起来的时候,每一个盒马鲜生的店都是一个物流的网点,都是一个仓库的网点,他不再是一个大规模的中央仓库建立吞吐量的菜鸟物流,他们在一个5公里的商圈里面建立了自己新的根据地,实现仓配一体化,这一切才开始改变。

很多人认为盒马鲜生只不过是倚靠互联网的流量大,其实他的背后更是他的产品好。他们没有过夜的猪肉,他们没有过夜的蔬菜,卖的都是当天的最好的,最新鲜的,这一切激发了消费升级。大家对价格不是特别敏感的时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东西。所以新零售的背后并不仅仅只是数据赋能,并不仅仅只是数字化转型,而是这些商品仍然是我们认为新零售的力量。

我们看到小米何以能够从一个手机的公司诞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智能电器的这么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一切的背后仍然是商品。所以当新零售+X如雨后春笋般绽放了一大群新物种的时候,就跟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些新的技术开始大规模在整个消费宇宙爆炸的时候,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从60后、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都产生了新的机会。

你们去上海,可以去看看喜茶店,有的年轻人甚至排一个小时为了喝一杯喜茶。我们再看名创优品,去年他们已经开出了2800个店,这家公司迅速的成长起来了。小米之家的店面设计看起来就像在纽约第五大道苹果店,因为他们是一个设计师。金盔甲,这是有一天我在宁波,我在路上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的一个店。这一群小伙子兴高采烈的在那儿洗车,放着很好听的音乐。然后这个车主在隔壁咖啡馆里面免费喝一杯咖啡,等到车给你洗好。

今天当我们再发现这些新物种,这些超级物种重新站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其实他们都对未来不仅充满了信心,他们对未来也产生了新的认知,我们对未来怎么看取决于我们希望未来会成为什么。

大家读过尤瓦尔教授的《人类简史》,其实就是讲人类社会的未来就是一个发达的、不断的探索未知。在讲故事的伦理基础上虚构一个未来,这是我们刚才谈到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对未来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