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江南盡日大雪,玉樹瓊枝,天地皆白。早起推窗觀雪,忽然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黃庚,字星甫,號天台山人,浙江天台人。出生於南宋末年,早年曾習舉子業,入元后,由於蒙元統治者廢止了科舉,他入仕無望,不得不長期以遊幕和教館為生,於是“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又與南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清代的厲鶚因此把他列為宋遺民,把他的詩作歸入宋詩;而其實據學者考證,宋亡時黃庚尚年幼,他大部分時間乃生活在元代,所以嚴格來講只能算作元代詩人。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黃庚活了八十多歲,晚年他把自己的詩作編輯為《月屋漫稿》存世。其中收有兩首關於“雪”的詩,雖然不甚知名,卻都寫得“風致婉約”,頗有幾分晚唐詩的韻味。其一為《雪》,其二為《聽雪》。全詩如下:

《雪》

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遠岸未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

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詩中有“老鬢”云云,推測當是黃庚晚年作品。我尤愛頷聯“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兩句,覺得其氣象宏大,意境開闊,放入唐詩中都毫無遜色。尾聯“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兩句,既是當時蒙元貴族冬日生活的寫實,也表達了詩人的心志,流露出他對於當時粗俗無文的蒙元貴族統治階層的鄙視之情,更表示自己要清操自守,絕不與之同流合汙。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聽雪》

撲簌敲窗紙,寒齊剡水濱。

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

耳靜聲逾細。心清趣自真。

愛梅情更苦,恐壓一枝春。

詩中的“剡水”,當是指剡溪,浙江紹興嵊州境內的一條主要河流,《世說新語》所載晉王子猷(徽之)雪夜訪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條河上。黃庚曾長期在紹興的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擔任幕客西賓,推測這首詩應該是寫於他在嵊州任塾師期間。寒夜雪落,詩人輾轉反側,“孤枕未眠”,耳聽得雪打窗紙撲簌有聲,心中該是在慨嘆自己懷才不遇,命運多舛吧。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因為大雪,偶然間想起了黃庚這位“非著名”詩人和他的兩首“非著名”詩作。其實頂真來講,黃庚並非沒有傳世名詩,比如他的《臨平泊舟》,就曾多次被選入各種古詩詞選本。詩云:

客舟繫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氣涼。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詩描寫了詩人夏夜泊舟所見的景色,對仗工整,詩境空曠悠遠,堪稱佳作。只不過很奇怪,似乎很少有人能記住它的作者是黃庚。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詩人黃庚及其詩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