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看死君:意大利著名導演埃曼諾·奧爾米昨日去世,享年87歲。據說,自從四年前拍完《高原激戰》後,他已生病多時,上週五剛被緊急送往Asiago醫院,直到離世。

回溯意大利影史,有太多重量級導演。相比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帕索里尼等光芒閃耀的大師,埃曼諾·奧爾米的名字似乎有點鮮為人知。但要說起“誰是世界上最樸素、最生活流的導演”,埃曼諾·奧爾米必定榜上有名。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無疑,埃曼諾·奧爾米導演為後世留下了不少影史傑作。大家最為熟悉的,自然是1978年榮獲戛納金棕櫚大獎的《木屐樹》,距今正好40週年。而奧爾米早年的代表作《工作》以及《米蘭心事》,同樣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經典。此外,還有1988年威尼斯金獅獎《聖潔酒徒的傳奇》、1987年銀獅獎《女士萬歲》等等。

豆瓣影迷@開羅紫玫瑰 說:“奧爾米是金棕櫚金獅得主,他一去世,目前還在世的拿過三大節其中兩大金獎的導演就只剩八位了:李安(雙金獅雙金熊)!張藝謀(雙金獅一金熊)!波蘭斯基(金棕櫚金熊)!邁克·李(金棕櫚金獅)!馬力克(金棕櫚金熊)!戈達爾(金獅金熊)!帕納西(金獅金熊)!吉安弗蘭科·羅西(金獅金熊)!”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金 棕 櫚 · 木 屐 樹

銀幕化為田野,日常成了詩歌

作者| 衛西諦;首發| 衛西諦照常生活

去年上海電影節,有幸重看了奧爾米的《木屐樹》。那天起大早跑去影院,本分而樸素地坐著看了三個多小時,作為觀眾沒有多餘的內心活動,悲傷和喜悅也是波瀾不驚的,因為導演就是如此本分而樸素。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這部影片拍了19世紀末期意大利北部貧困的農村生活。主角是幾個佃農的家庭。標題來自一個其中故事:一位佃農的兒子去學校讀書,作為農民的孩子已經非常不易。某天孩子放學時木鞋壞了。沒有鞋子就無法上學,父親只好偷砍一棵農場的樹,連夜為兒子做了一雙木屐,但也因此他們全家數口人被無情的地主趕了出來。但是影片不止這條情節線,有無數佃農生活的場景和生活的細節纏繞在這條線,如同一副宏大又細膩的壁畫。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三小時長,沒有戲劇力量,古老又貧困的鄉村生活,實在讓人望而生畏。但是坐在影院裡,隨著時間緩慢推移,銀幕竟化成了田野和村莊,我們也像是生活在那個年代、泥濘的土地上。感受鄉土的氣息,意大利過去的天氣,農婦的晚唱從遠處傳來,和佃農們聚集在一起聽鬼故事,感受人們的喜怒哀樂。儘管時代不同了,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像是永恆的,生活中總是存在一些不幸,但日子又繼續。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電影《木屐樹》之所以堪稱偉大,並不是奧爾米讓我們目睹了一百多年前意大利人的生活怎樣、怎樣。而是讓我們看見了人類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鬥爭,看見人所遭遇的屈辱,以及人的尊嚴。偉大的導演在塑造生動的個體生活時,也總是在塑造整個人類的處境:既艱辛、又美。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電影是在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大區下面的貝加莫省低地拍攝,奧爾米也出生在那裡,故事來自他爺爺講的關於鄉村人民的故事。佃農們的家,是帕羅斯科境內的一座16世紀的一種四方形的庭院建築。這也是佃農們真實生活過的地方。影片全部由當地的非職業演員出演,他們說著貝加馬斯克方言,並在影片中唱起聖歌和民謠。環境和聲音也都真實地還原了當時的生活。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埃曼諾·奧爾米的電影出名的並不多。早期有名的是《工作》和《米蘭心事》,屬於新現實主義。我對他不熟,看簡介,他曾在米蘭的愛迪生·伏特電力公司工作,“1952到1959年拍攝了約40部紀錄片,題材大多為工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我想這些都奠定了他日後的一些風格。

阿城在《威尼斯日記》裡寫到過奧爾米,兩人交好,說電影《木屐樹》“攝影非常樸素,是凝視。中國電影裡只有臺灣侯孝賢的電影是這樣的,內地的電影攝影總有一種攝影腔”。他特別問奧爾米,這部電影的攝影師是誰,奧爾米的“臉一下紅了,說,是我。”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如果不經查看幕後資料,一定想不到這部看起來非常鴻篇鉅製的電影,是由導演親自掌鏡(也親自剪輯)的。奧爾米將35毫米的手持攝影機,固定在帶輪子的三腳架上,可以自由移動,而水平不會高於或低於自己的視線。

觀眾所看見的,就是導演本人所看見的。而觀眾所感受到的,就是導演本人所感受到的。奧爾米從來不用濾鏡修正自然環境中的色調,他說:“所有美好的東西和情感都必須用與現實最接近的表象呈現出來。”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當我看完《木屐樹》,也明白了一件事,所謂“真實”,不僅取決於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也取決於導演能否喚起我們真實的情感。

奧爾米自己說,“生活的特別之處和神秘感,在於我們不可能瞭解生活的全部。”所以,當銀幕上出現某幅畫面時、某個時刻時,他總能我們的思維總是能想到其餘的畫面、其餘的時刻。那種真實就像長河一樣在內心流淌。在真實感之外,還有一種美妙的神秘感,也會在看見和思想之間的間隙油然而生。日常生活就變成了詩歌。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遺 作 · 高 原 激 戰

戰 爭 是 一 頭 醜 惡 怪 獸

作者| 君偉;首發| 小眾先鋒

2014年,年過八旬的埃曼諾·奧爾米導演根據父親小時候講述的一戰回憶,拍出戰爭片《高原激戰》,次年來到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意大利影展單元展映。

與眾多戰爭大片不同,影片《高原激戰》沒有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去呈現炮火連天的戰場,去呈現罪惡的戰犯劊子手,去極盡鋪陳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對愛情的摧殘。它將影片背景置於一戰時期,描述的是雪域高原一夥意大利士兵堅守陣地的生活。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影史上往往這樣區分,上世紀六十年代,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分支後,埃曼諾·奧爾米導演成為基督教這一方向的重要力量(另一支為安東尼奧尼的馬克思主義方向)。

秉承新現實主義原則,埃曼諾·奧爾米的創作一向觀照底層人物,在基督教的崇高中,生髮出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崇尚信仰的力量。其巔峰之作《木屐樹》(也是“生活流”作品名作),在巴赫讚美上帝的崇高配樂下,徐徐鋪展農夫的日常生活,讚美這些普通大眾的美好心性。《高原激戰》這部反戰電影,仍能看到導演自始至終貫徹的一些藝術堅守。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片中沒有絕對的主角配角,就像芸芸眾生中你我一樣,大家生而平等,平凡而普通;影片中也沒有故事,一撥士兵堅守在陣地上,完成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天的生活處在戰爭的陰霾之下,導演截取的只是這些士兵的生活片段;影片也沒有歌頌英雄或者怒斥戰犯,它只是在記錄戰爭對人的戕害,它的重心是人。這些新現實主義傳承下來的準則,更多的不是一種美學原則,而是一種道德立場。

電影《高原激戰》的英文譯名“Greenery Will Bloom Again”,中文譯名為《萬物復甦》,就像影片中的一位士兵所感嘆的,“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而我們就像是從未來過一樣,如雲煙般消散”。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但他們的事蹟,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後來的人,即使我們身處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即使地區衝突只發生在世界局部,但如果不警惕,人類命運仍會重蹈覆轍,我們也會如片中那些士兵,面對鏡頭,訴說著戰爭帶來的內心悲苦。

在《高原激戰》中,雪地、松林、夜空、山崗,廣闊的遠景下靜謐無聲,而突兀地槍響在音效上震顫著每一顆心靈。這是一種大音希聲的境界,銀幕上的一望無邊的雪地、一片靜謐甚至靜得有些慎人的夜晚,卻在觀眾心中升騰出一種死亡降臨的恐懼,一種戰爭的殘酷。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所謂的“激戰”,只不過是片中截取的一小段士兵的生活片段,爆炸後的聲響、爆炸後房屋掉下的塵屑、士兵們或屏息或逃脫的情狀,這些與他們平日收到家信、接受執行上級命令,是一樣的存在,平等的存在,生活的存在。

“激戰”的戰爭場面給予的震撼只是蜻蜓點水,而“激戰”之外的戰爭生活,才是讓觀眾們的心靈防線潰不成軍的最強一擊。導演一直未讓鏡頭離開這片雪原,未將鏡頭擺到敵方陣地,只是在這侷限的空間,延展最廣闊的戰爭陰霾。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埃曼諾·奧爾米以剋制、極簡的方式,記錄著這些士兵的日常,配以空鏡頭營造的清冷意境,讓觀眾像穿越時空,來到戰場一樣感同身受。

那些士兵的口述,以不讓人察覺的方式貼近我們。片中角色打破第四面牆,不是《黃金時代》那種生硬地間離,而是在觀眾沉浸在戰爭的恐怖氣氛中,鏡頭緩緩推進士兵面部的特寫,而士兵的眼神也緩緩看向鏡頭,看向你我。不單是物理的靠近,更是心靈間的私語。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那些痛徹心扉的簡短講述,成為與我們最為親近卻又冷酷的交談。一個士兵說,自己最渴望的,是全家坐在一起吃飯的畫面。一個士兵回到家中,發現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睡在了一起。一個軍官說著自己的學識、理想和青春都被戰爭剝奪。一個士兵說著明年春草生長,他們經歷的苦難如雲煙般消散。這些看似僅僅是戰爭對人性的摧殘的驚鴻一瞥,但卻如此真實,如此有力。

導演將此片獻給自己的父親,影片中的這些人這些事,來自導演父親的講述。結尾就以某位名人的言語做結:“戰爭是一頭醜惡的怪獸,從古至今一直存在。”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40年前摘下金棕櫚的他,孤獨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