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大会(民间故事)

阴深深的宫殿的牌匾上刻着三个大字“幽冥界”。

大殿上。

崔判官位尊坐于上座,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笔,一副铁面无私相。左侧坐着赏善及罚恶二司。赏善司,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罚恶司,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察查司,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坐于右侧。座下两旁各站立着五大阴帅,左为鬼王、日游、夜游、豹尾、鸟嘴,牛头,右为无常、夜游,、黄蜂、鱼鳃、马面。

“传受判者!”崔判官一声令下,阴间之气瞬间凝固。

牛头马面领命退下,遂押入首位受判者。

“报上名来!”

“禀判官大人,吾乃世界上最好的演说家!”

“汝愿来世成为何物或何人?”

“余穷极一生,以三寸不烂之舌,以凡间无上智慧,鼓舞芸芸众生,与之以希望,授之以智慧。纵观此生,可谓至善,可谓功德圆满。来世应享尽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则已。”演说家已陶醉于自身,赏善司也笑着点了下头。

“恐不然!汝且看身后!”

演说家回头一看,傻了眼。身后成千上万的士兵,一片哗然指责。

浑身血淋淋的士兵指着他骂道:“当初听信你的话,抛下父母妻儿,赶赴战场,当敌剑刺入我胸膛那一刻,我才知道我被你的妖言蛊惑了,所谓的战争并不是为了和平,只是君王间的打斗取乐,而我只是斗兽场的奴隶罢了。”

“不是这样的。战争即和平哪。没有战争哪来和平?汝等误会我了!”演说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崔判官:“判你下一世为听他人演讲的士兵,无议。自领孟婆汤去。”

孟婆手端孟婆汤在奈何桥边等了演说家许久。

“下一位!”

“报上名来!为何一副受打相,何人大胆先对汝用刑?”

“禀判官大人,小生乃受万人景仰的小说家。进入地府时,被自己所著之书绊倒,随即再被自己写的万卷书所砸,才成此番模样。”

“汝愿来世成为何物或何人?”

“小生花尽一生心血,写有趣之事悦人,著人间疾苦省人,述君王,,记历史,聊民生,偶谈鬼神,与凡人慰藉。一生所做,也可谓功德无量!来世为一听书之执扇公子足已!”

“恐不然!汝且看身后!”

一个衣衫褴褛的,身上长满脓疮,一头散乱白发的老头,用棍子狠狠地敲着地板。

“你是?”

“我是你笔下的那个在路边乞讨的人物。因为你,我当了一生的乞丐,毫无尊严生活可言。你怎么如此狠心?”

“我是你笔下那位无法得到真爱的大家闺秀。你还记得吗?你让我与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相见,然后相恋,最后却不能白头偕老。你还把我嫁给了恶贯满盈的地主儿子,让我痛苦一生,生不如死。”

接下来要说话的是一个穿着得体的公子爷,小说家一眼就认出他了。惊恐的心情暂时得以舒缓,“你应该是唯一一个来感谢我的,因为我记得你这一生都没什么挫折,皆是富贵享乐。”公子爷扇了扇折纸扇,语气随和道:“是应该感谢你的赐予。可是我的富贵享乐,让我在每天的空虚中活过一生,身边尽是些狐朋酒友,连个枕边得以倾诉之人都没。我这一生只是你眼中的享乐,而我越享乐越空虚。”

“啊!你!”

崔判官:“判你下一世为某作家笔下的一个角色,无议。自领孟婆汤去。”

孟婆手端孟婆汤在奈何桥边等了小说家许久。

“下一位!”

“报上名来!”

“我是无恶不作的大恶人,还望判官大人手下留情。下一世做牛做马都行,请不要让我忍受孽火与毒冰。”罚恶司怒视大恶人许久。

“恐不然!汝且看身后!”

一个妖娆的青楼女子:“小女从小被卖去青楼为歌妓,常为人所欺凌,被您赎回的时候,您还不是个恶人。只是后来您变了。”

崔判官:“本该判汝下十八层地狱,不得为人。现决定判汝为青楼歌妓,无议。自领孟婆汤去。”

孟婆手端孟婆汤在奈何桥边等了大恶人许久。

“最后一位!”

“报上名来!”

“在下杨镛,无名之辈。”

“汝阳数未尽,回阳间继续历练去吧!退堂!”

大殿依旧冷冷清清,留下一人。

杨镛:“原来阳间只是地府的一间收容之所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