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議》:構建民用航空「命運共同體

《北京倡议》:构建民用航空“命运共同体

圖:中國民用航空局總工程師殷時軍宣讀《北京倡議》。

3月22-23日,以開創民航新時代共享安全和諧天空為主題的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長遠發展發表精彩演講,就無人駕駛航空器熱點話題進行廣泛交流,並通過了《北京倡議》。

《北京倡議》

近年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呈迅猛發展態勢,作為新興業態,受到各國政府及航空業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無人駕駛航空器給社會經濟發展眾多領域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對傳統航空監管體系提出了巨大挑戰,如何保障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高效運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在本次由中國民航局舉辦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與會各方分享了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法規標準、交通管理、關鍵技術支撐等領域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一致認為各方應進一步攜手合作,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運行管理,促進全球範圍內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健康發展。倡議如下:

1.加快推進以安全運行為核心的法規標準體系

在政府的組織推動下,在產業界、科研機構、院校和目標用戶等多方參與下,共同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安保、環境和隱私等方面逐步完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模式。

2.加快構建基於風險的運行管理與服務體系

各國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應針對典型的運行環境和情景創新示範項目,整合、共享相關係統信息資源,逐步推進傳統有人和新進無人駕駛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的融合。基於運行風險,逐步建立將無人駕駛航空安全平穩運行、和諧持續融入國家空域系統的監管與服務體系,推進無人駕駛航空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

3.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引領無人駕駛航空器持續發展的動力源。無人駕駛航空器相關科研機構、院校與產業界應深度合作,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關鍵技術支撐方面不斷推動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加速技術發展進程,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加快形成規範、有效、開放和可操作性強的行業技術標準。

4.攜手共建支撐全球範圍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有序和協調運行的生態系統,構建民用航空“命運共同體”

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整體框架下,各國民航秉承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合作,加強溝通和經驗分享,攜手共建支撐全球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有序和協調運行的生態系統,構建民用航空“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