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好幾篇類似於“你見過凌晨3點的北京嗎?”“凌晨3點醒著的人擁有了整個上海”這類文章,有朋友評論說這焦慮販賣地她都不覺得焦慮了。

“焦慮”,碩大兩個字散成雨滴灑在每個人頭上,一時說不清這雨是從西伯利亞還是哪裡來,但個個早就全身溼透。

問過身邊的朋友,在我們24往上30未滿的年紀,能讓人焦慮到見凌晨4點北京的,也就只有兩個字:“沒錢”

這幾天看了一個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講的是在深圳最底層掙扎的那群年輕人,沒有固定工作,以做零工為生,一天掙50塊錢,就花50塊錢,今天不掙錢,那就不吃飯。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那群年輕人的人生好像都只有今天,只要我把今天過完了,明天那是下一世的任務。“打一天工,可以玩三天”是他們的人生信條。什麼造就這麼一批年輕人的出現,那又是社會另一些問題的存在。

他們是城市打工者第二代,我們也是,都在為所在的城市燃燒精力,耗費青春,只不過他們比我們更早一步選擇“放棄”。

而我們因為手上的資源相對來說更多,所以一直在這個環境裡自我糾纏,遲遲不願就此得過且過。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與朋友交談,唏噓不已。雖處在不同的環境,但掙多少就花多少這種觀念卻大同小異,甚至我們可以在花唄信用卡的幫助下花更多。

但生活總有起風起浪的時候,長期在這種消費方式下,遲早會被拍倒在沙灘。和紀錄片裡的被採訪者之一東東一樣,也曾上騙子的當,也曾報警,警察讓去法院,再之後也就不了了之。

“普通人被騙個幾萬這種案子多了去了,人家還有被騙幾百萬的,人家也著急啊。”確實警察也很無奈,現實是如果我要去追被騙的錢,花掉的錢和精力幾乎等於又被騙一遍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我的消費觀念改變全靠那個騙子,多虧了他我才知道自己那麼下去遲早會餓死街頭,也多虧了他讓我整整一年都在還債。

他把半年的房租全都捲走,當時的房子不能住,只能再找,新租房押一付三,當時上半年的房租還在陸續還款,也就是說,那一段時間我要一個月支付3份房租,而我只能每天祈禱自己不要生病。

信用卡支付寶各種倒,一發工資先把最近的坑給填了,然後繼續挖個新坑填另一個坑,就這樣不停地在人民幣的使喚下,我青黃不接地活了一年,直到上週才把所有債務清空。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沒有存款,就像每天走在被幕布遮住的懸崖邊上,你不知道哪天這幕布會被人掀開,一個踉蹌跌哪兒全看命

前段時間奇妙突然開始看關於保險的東西,說今年打算把她媽媽給自己買的保險接過來,自己續。也很湊巧,當我們說到這個話題時,電腦網頁正停在《當你開始考慮買保險時,證明你要走進成年人的世界》。

那時候我才感受到,真正讓人焦慮的不是錢了,是責任。在這之前,我們甚至可以以涉世未深為藉口逃避很多責任,但當你必須一個人全權來掌控自己人生和你被人需要時,就再也躲不掉,牆角沒有岔路給你逃跑。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我就這麼活著吧,是好是壞都行。”這話現在我再也說不出口。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很長時間都回避家人,已經算不清拒絕了多少個家裡發來的視頻,每次都以在加班或者沒回家為由。

並不是害怕無事可說,而是害怕接通的那一刻,爸媽問你第一句話,無論是什麼話,都有讓人坍塌哭成爛泥的魔力。

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怎麼做都夠不到往上蹬的那層臺階,那種無力而憤怒的樣子就像用力合上的車門被安全帶卡住,再一次用更大的力關上時,車門卻反彈過來砸到自己腦門。

不是凌晨4點的北京讓我感到焦慮,因為即使是下午4點焦慮也不會消失。

北京的鳥4點醒,4點半天就亮,而那時的自己,就像被月亮嚼碎的星星落在床上,顧不上怎麼發光,努力讓自己變回原樣。

一個騙子教會了我怎麼花錢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10年前我也在考場流著汗答題,那個時候我一定想不到10年後自己會從南方的小城來北京工作,自己每一個選擇都在重新定義人生。

那時候連一個小小的選擇題也不想放過,即使最後一道大題不會也要多寫兩行,想著哪怕能多得1分說不定就能超過幾萬個人。

要是現在自己用那種心情過日子,巨大的焦慮感也許就在為“多寫一行”的過程中消磨成沙礫。

圖 / 網絡

文 /阿飄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找到我:

微博:@胡辛束

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