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后,才知道追悔莫及的滋味

留学第五年,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异常想家。看着网络上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仿佛自己就在家乡,跟着爸爸妈妈围着饭桌,吃着饺子,感受着年味儿。

留学后,才知道追悔莫及的滋味

但是,每年都因为在外面上学或者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

第三年的时候,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问我最近忙吗。我说还可以。爸爸就没有说什么。互相寒暄了几句就像往常一样挂了电话。

这一次的突然,是因为爸爸总是算着时间给我打电话,从来不会在我这边的半夜给我打电话。但是,这一次却是三更半夜。

没过几天,爸爸的电话又打来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生病了,希望我能回来一趟。我当时非常着急,急忙问爸爸什么病,但是爸爸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希望我能尽快回家。

所以,我就查了机票,记得很清楚,为了省下一点钱,我定了晚了一天的票。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一天的时间有多珍贵。

等到我到家的时候,等待我的只有冰冷的母亲。爸爸说,妈妈已经尽自己努力撑了很久,但是真的撑不住了,希望我不要怨她。

那一刻,我的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天崩地裂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最爱我的人,走了。再也见不到了,再多的想念已经是徒劳无功了。

妈妈做的红烧肉我再也吃不到了,妈妈关切的唠叨我再也听不到了,再也没有一个人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了。我,真的变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

那些天的我仿佛一副空壳,哭着哭着睡着了,睡醒了想起来我再也没有妈妈了,继续无休止的流泪。再多的劝说在我听来也都是无用功,都没有妈妈的怀抱来的实在。

在处理完妈妈的后事之后,我走了。嘱咐爸爸照顾好自己,下定决心有一天把爸爸接到身边。

所以,回去之后,我拼了命的努力。以前的我更爱social和健身,可是那时候的时时刻刻都不敢放松,到了ddl或者期末的那段时间,彻夜不睡都狠得下心。

刚刚失去妈妈的那一段时间,室友每次开party都是我非常崩溃的时光。外面热闹非凡,可是我却心如死灰。

留学后,才知道追悔莫及的滋味

外面的吵闹纷嚣跟内心的孤立无援那一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多想对着家门也说一句:“妈妈,我回来了!”可是从此,说完这一句都不会再有回音了。

以前每一次走,都异常匆忙。匆忙的连一次好好道别都没有,一次好好说再见仿佛都来不及。直到有一天这些告别变成了永别,想要告别变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和父母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虽然他们曾与我同行,但是总会下车。或早或晚,或者猝不及防。

虽然父母愿意送我们远行,但是心里的牵挂还是一分不减的。希望,大家也能多花一点时间跟父母多视频几次,唠唠家常,说说自己的日常。

随着留学时间越来越长,对家乡总有一种难以明说的眷恋。有时候会打开地图,看看实景,看看自己家门口的路是不是有了变化。

虽然想要安慰自己理想实现了的时候,他乡亦是故乡。但有时候自己的追求,对家人的爱,仿佛总是陷入不断拉扯的角力,难以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留学生过得很幸福,可以各国游荡,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与美好。但是有美好就也有艰难。

只是那些难过与不安,我们不曾与他人诉说。因为人生总是有很多无可奈何,可是我们总要接受。

我们都知道,只要放弃努力,只要不再过多的追求。生活就会顿时比现在轻松很多,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呢?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风景你未曾见过,还有许多滋味你未曾品尝,还有许多人你未曾相遇。所以,你会有想要遇到更大的世界的欲望。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但是成长路上就要告别舒适区,直到有一个天,努力到可以在周末轻松飞个来回。

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赋得永久的悔》曾有这么一句话:

“一旦当我懂得了珍惜的时候,本该珍惜东西早已悄悄从这个世界溜走了。”

留学后,才知道追悔莫及的滋味

希望我们的遗憾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