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爲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翡翠風雪夜歸人

說起“風雪夜歸人”翡翠掛墜,許多翠友都無比熟悉——那個"100塊買回來的廢料,成品最後賣出360萬"的作品。今天筆者老生常談跟大家聊聊雕刻師在翡翠行業當中的重要性。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在行內人眼中,它是不列等的低檔貨,因此人們對它不屑一顧,誰也不知道它將要與大師結緣。具體哪位大師,筆者不好在這裡多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望各位看官理解。某天大師在閒逛時,看到一個商家在處理這種邊角料,就花100元買了一塊回來。這塊玉料本身的種水並不好,還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斑點和雜質,業內稱為"米芯子"和"綿"。反正,就是很一般,估計很多人都看不上的廢料。

可是,為何他偏偏就選了這一塊呢?我們只能說,玉是有神性的,它註定要與具有慧眼和靈性的知音結下不解之緣。

這塊料子買回來之後,被胡亂閒置了一年。某天,大師想到唐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一句時忽然來了靈感。於是手起刀落,對著這塊料子就雕琢起來。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經過近兩年時間對這塊料子的驚巧雕刻,大師將料子原本的雜質變成了天空中飄揚的風雪,同時根據料子的色彩差異,更是巧妙的將“樹”“帶著斗笠的老人”“山體”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眾多翡翠愛好者面前,這個已經雕刻完整的翡翠把唐詩裡的意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後來,一個朋友花2萬元入手了這件作品。這塊原本100元的廢料完成了第一次漲200倍的華麗蛻變。再後來,這件作品在香港拍賣行被一位富商以360萬元的價格收藏。從100到3600000,這塊廢料就這樣漲了36000倍!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這個故事相信很多接觸翡翠行業 的人都知道,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一段傳奇了。年前筆者有幸從一位朋友手中收得一塊通體裂紋的小料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看其質地還是不錯的,能達到糯化糯冰,只是裂紋也很明顯,本來筆者都已不報 什麼希望了。後來經朋友介紹一位國家級美工大師的徒弟。讓筆者領教了什麼叫玉不琢不成器。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料子分解以後

開始細細琢磨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其中的一塊小料

經過大師一番細緻分解開始慢慢呈現出翡翠原有的美,最終經過十多天的耐心等待後,成品出來了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一塊不起眼的翡翠邊角料如何在雕刻師手中變廢為寶

完成後的樣子

筆者手中的這塊料子一共出了5件成品,這是其中一件,也是筆者貼身佩戴之物-三足金蟾。圖片拍的不好,見諒哈。成品看起來水頭更好,這也是翡翠的一個魅力所在,種老的翡翠起貨加一分。希望喜愛翡翠的朋友在碰見不太滿意的料子時不要覺得虧了,只要有一位好的雕刻師精心設計雕刻,依然能體現出翡翠原有的價值和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