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1990年,由李雪健主演的片子《焦裕祿》在全國上映。這部片子按照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同志的真實事蹟改編而成。上映之時,不曉得有若干好多不雅觀不雅觀眾哭紅了眼睛。固然,讓人們打動的不僅僅是片子的劇情,更多是對焦裕祿同志動聽事蹟的回憶。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經典片子《焦裕祿》海報)

焦裕祿的名字永久和蘭考連在了一起,他把本身全數的能量釋放在了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末了一刻。

蘭考,位於河南省東部,本地天然劫難非常嚴峻。“冬東風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勞半年糠,扶老攜幼逃荒去”。這成為那時蘭考人民磨折餬口的真實寫照。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60年月的蘭考)

1959年到1961年,三年天然劫難令蘭考的災情落井下石。蘭考那時的天色幾乎天天都是風沙,只需刮起來一點風,那就是滿臉灰土,牙齒一嚼都嘎巴嘎巴響。糧食幾乎絕收,而哀鴻每人一天只需兩到三兩的紅薯片津貼。那時38萬生齒的蘭考約近五分之一的人都逃荒到了外省,甚至連率領幹部都不肯意來蘭考工作,不少本地的幹部都在設方法往外調。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蘭考大量村民逃荒到外埠)

蘭考的情形,引起了黨中心的高度正視,中心要求在最短的時辰內改善蘭考的場合排場。不外,誰才能挑起這千斤重擔呢?選來選去,剛剛40歲的焦裕祿成為了最佳人選。

從1949年開國到1960年間,焦裕祿曾在洛陽礦山機械廠當過車間主任,還在河南省尉氏縣擔當縣委書記,有不少下層經歷。並且,在尉氏縣,有膽有識的焦裕祿還清剿了本地最大的匪徒惡霸。除此之外,最重要的緣故緣由是,焦裕祿是所有候選人中唯逐一個主動提出申請的幹部。他要求構造把本身放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磨鍊。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年青時代的焦裕祿)

一些老同事曉得情形後,勸他不要接收此次調任。但焦裕祿卻笑著回覆:“如今有實力的時辰不為黨和人民多做點事,將來老了,只怕想幹也幹不成了!”1962年12月6日清晨,一列火車漸漸駛進蘭考縣火車站。焦裕祿揹著揹包,從火車上擠了下來。今後踏上了被有的幹部視為畏途的蘭考大地。

一下火車,焦裕祿就看到了讓他震動的一幕:密密層層的人群擠在站臺上,良多都是一家長幼。只需有火車進站,他們就蜂擁而上,拼著命地往車上擠。焦裕祿趕忙上前往問,你們這都是去哪啊?去幹啥啊?一些擠不上火車的老百姓說,火車開到哪是哪,這裡其實呆不下去了。焦裕祿這才曉得,他們都是出去逃荒要飯。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村民爬火車逃荒)

看到這一幕的焦裕祿默然了許久,隨後一小我揹著行李消失在了風雪中。第二天,焦裕祿就馬不竭蹄地下鄉調查災情。土地龜裂、房倒屋塌,村民家的鍋裡都落滿了黃沙。看到這些氣象,焦裕祿的神色越來越沉重。他把村民們調集起來,對大師說:“解放前,我也逃荒過、要飯過。那時辰的情景一些群眾可能沒見過。可是,我可以告訴大師,如今的蘭考,比解放前強多了。只需大師團結,我們必定可以改變蘭考。”

焦裕祿來到蘭考後的第一件事,竟是親自幫老百姓“要飯”?

焦裕祿把外逃的群眾調集起來,對他們說:“你們別去要飯了。你們在家勞動,我去給你們要飯。”焦裕祿的話,大師都不敢信託。堂堂一個縣委書記,怎樣可能去要飯呢?沒想到,焦裕祿真的說到做到了。

那麼,焦裕祿現實是若何改變蘭考近況的呢?請繼續關注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