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明代早期,台阁体书法盛行朝野,书法风格多为雍容华丽的一面,同时也使得明代书坛抹上了一层浓重的应制色彩。张弼正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为摆脱了“台阁体”书法的束缚,开始寻找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显露出了追求真性情的审美趋向。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明朝初期的百余年间,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明王朝在政治上极力强化君主专制,加强封建专制集权,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从形式和内容上限制文人自由思想和创造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以点缀升平和阿谈逢迎为内容的“台阁体”文学,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书法方面,统治者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宋人崇尚意趣的书风遭到了扼制,赵孟頫的复古主义书风得到了发展,使得明代书坛依旧处在元人书风的笼罩之下,帖学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洪武七年(1374)明代始设中书舍人一职,这一职位的设立,更是促成了“台阁体”书法的形成,导致明初书法的发展朝着平和、稳重、少艺术、多工整的一路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明代书法缺乏振作与冲突的能力。张弼正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为摆脱了“台阁体”书法的束缚,开始寻找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显露出了追求真性情的审美趋向。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张弼( 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成化二年 (1466)进士,授兵部主事,晋员外郎,官至南安知府,故人称“张南安’夕0《明史·文苑》称其:“弼自幼颖拔,善诗文,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张弼在他所处的时代,书名显赫,受其书风影响的人也非常之多,如:张骏、萧显等人。但是,后人对于张弼草书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如陈献章云:“好到极处,俗到极处”。项穆甚至将其书法当作是丑怪恶札之作。为何张弼草书会有反差如此之大的评价呢?如何正确的给张弼草书予以定位?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传世的作品进行系统的解读,与其他书家进行对比分析,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予以考察,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张弼草书。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观张弼现存草书作品,其用笔以圆笔为主,方笔为辅,在转折的关键处,偶尔使用方笔,以提高作品的刚劲雄强之气,这或许与他曾对唐、宋,明初书家的借鉴与学习有关。张弼的大幅草书跌宕起伏,神采外露,“下笔若不经意,然气机流动,神思英发。”显然,张弼草书以露锋居多,这或许与他提倡书写草书要以抒发性情为主有关。但是露锋起笔过多会导致作品过于浮滑、轻飘,张弼在书写草书时,应增加藏锋起笔的份量,以使作品更加厚重,不至过于轻飘。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虽然张弼草书晚年师法“张旭”、“怀素”,二者草书酣畅淋漓,落笔如飞,顷刻间笔走龙蛇,满纸烟云,但静而观之,无一失笔。怀素《自叙帖》中更是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奔蛇尬虫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描写以“速”取势的诗句。张弼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他们二者的影响,书写速度也是以疾如闪电,迅如奔雷,以“速”取势。虞世南《笔髓论》中云:“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正如虞世南所云,张弼在学到“速”的同时,笔力的丢失却是张弼草书的一大弊端。张弼只学到了旭、素那豪情万丈的草书性情,却丢失了二者“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既有韧性又有力度的线条,导致用笔纤弱无力,这是张弼草书用笔的不足之处。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张弼所处时代的书风依旧是在“台阁体”书风的影响下,大多数书家的书风受到“台阁体”的限制,走向温润典雅,平和少艺术性的一路,无法展现自己书风的个性美。而张弼却不同,其没有被“台阁体”所限制,走向平和工整一路的方向,而是任情态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癫狂大草,以至后人评价:“世以为张颠复出也。”

明代草书的引领者,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师

张弼是“真正懂得书法的抒情胜的。他在狂草书中杂以秀劲的今草,古朴的章草,显得狂益狂,秀益秀,两相衬托,趣味无穷。他能把张旭、怀素的传统接过来并加以发展,写得‘疾如风雨,矫如龙蛇’可与宋仲温相伯仲。”张弼不被时代书风所影响,而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草书,这对于我们当今的书法创作也是很有启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